农村的上门女婿

草根爱练剑 2025-04-20 15:56:32
原创 润生小屋 wang和fei 河南 上门女婿,自古有之,又叫"倒插门儿"。 "倒插门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上是这样解释的:俗称男子到女方家里结婚并落户。 男性去当上门女婿,一般是因为家穷、兄弟多、不好找对象。 什么样的家庭想找一个上门女婿?一般是没有儿子的家庭希望找个上门女婿养老。另外,有些家庭虽然有儿子,但是儿子有残疾,需要照顾,于是,父母也让女儿娶女婿。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这个家里有儿子,但是因为女儿有残疾,父母担心女儿嫁到别人家里受苦,就招个上门女婿。 当上门女婿是有门槛的的,农村人总结了当上门女婿的三大条件:第一,得聪明机灵;第二,要能说会道;第三,必须勤快,三者缺一不可。年龄太小、二十刚出头儿的男性是不适合去当上门女婿的,因为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当然,当上门女婿也是需要机遇的。 上门女婿是被人看不起的,不到万不得已,男性是不会去倒插门儿的。在自己村里当上门女婿还好些,去外村当上门女婿是饱受歧视的。 对于上门女婿,一些人认为,"倒插门儿"让那些结不起婚的男性有了个家,比打一辈子光棍儿要好;一些人认为,去当上门女婿被人看不起,太屈辱了,还不如一辈子自己过呢。 上门女婿除了要受周围人的歧视,他在家里也没有地位,孩子一般要随女方的姓,他的工资很可能要上交,家里的重活儿累活儿都要他干。另外,这种家庭也容易产生矛盾,本质和婆媳矛盾一样,婆媳同在一个屋檐下,容易产生摩擦,女婿和岳父母在同一个屋檐下,也容易产生矛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一些人即使没有儿子也不愿意让女儿找个上门女婿了,当然了,一些女孩儿本身就不愿意找上门女婿。现在农村的上门女婿处境好多了,因为长年在外打工,最多收麦收苞谷回来一下,女婿和岳父母不常见面,矛盾自然少得多了,不像以前,成天在一个屋檐下,容易有矛盾。 上门女婿分两种,初婚倒插门和再婚倒插门,这是从女方的角度说的,初婚倒插门是指女方是第一次结婚,婚后两人会生育自己的孩子;再婚倒插门是指女方丧偶后,儿女年幼,她要找一个上门女婿,帮忙抚养子女,这种情况不少女性是不愿意再生育的,也有一些女性选择和上门女婿再生育,这样有利于婚姻的稳定。 "倒插门儿"半路分手的也不少,下面先讨论"初婚倒插门"里分手的情况。比如,有些倒插门女婿因为家里矛盾尖锐,经常吵架,他无法忍受,就主动提出分开;有些倒插门女婿因为懒惰、脾气不好等,被女方及其父母赶走,孩子一般留在了女方家。"再婚倒插门儿"风险系数更高,一般男性去丧偶女性的家里做上门女婿,两个人是不领结婚证的,这样分手更简单。尤其是俩人没有生育、女方和前夫有儿子的这种情况,一些女性等儿子结了婚,她自己不撵男方,但是她让儿子把男方撵走,卸磨杀驴,所以,农村有一些男性,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在女方家里做上门女婿,年龄大了,被赶出来了,回到村里,又成了单身汉。也有一些特殊例子,比如,有一个上门女婿把女方的子女养大成人后,女方的儿子要把男方赶走,女方不同意,女方认为男方为这个家也付出了很多,不应该被这样对待,在女方的坚持下,男方没有被继子赶走,男方去世后,被他的亲侄子拉回自己的村子埋葬。像这种,上门女婿和女方没有亲生子女的,一般去世后,都是由男方的亲侄子等拉回村子埋葬,女方则由她的子女把她和她的前夫埋在一起。 以前的上门女婿,在女方父母去世后,他一般都会带着媳妇孩子回到自己的村子生活。现在不一定了,如果女方家所在地区比男方家所在地区发展得好,那男方就不会再带着媳妇孩子回自己的村子居住了,这样,男方和自己的村子日渐生疏。有这样一个例子,孙某少年丧父,他和妹妹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身体不好,家里娶不起媳妇,他只好去做了上门女婿,岳父母去世后,他依然留在女方的村子里,孙某的母亲一直跟随孙某的妹妹妹夫生活,后来,孙某的母亲去世,孙某把母亲拉回自己的村子安葬,按理说,应该在村里举行丧礼,但是,孙某老家的房子多年没有住人,早已破败不堪,孙某唯一的伯伯也去世多年,堂兄弟也都不在老家生活,村里没有特别近的亲属,他去做上门女婿将近40年,也很少回老家,于是,孙某在村里找了两个人挖墓坑,然后自己和姑姑妹妹妹夫几个人把母亲埋到自家地里了。孙某在老家一直有地,他承包给别人种了。 一般来说,男性去做上门女婿以后,他主要负责给女方的父母养老,他自己的父母则由他的兄弟姐妹赡养。父母们对于儿子去做上门女婿,大多数是心有愧疚的,觉得让儿子受委屈了,一般会偷偷给儿子一些钱。儿子也会在父母年老的时候给父母一些钱弥补自己不能在跟前尽孝。 有些上门女婿没有等到给女方父母养老送终就回自己村子了。比如,赵某因为兄弟多,做了上门女婿,他和妻子育有一子,一天,他无法忍受在岳父母家的生活,就回自己村儿了,他的妻子无奈,也带着儿子来到了赵某的村子。还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李某红和父亲继母还有哥哥嫂子小侄子一起生活,一次,哥哥和人发生冲突,打死了对方,哥哥入狱后不久因病去世,嫂子带着小侄子改嫁,李某红迫于家庭压力,找了附近村的王某刚做上门女婿,后来,李某红的父亲去世,去世前,李某红的父亲叮嘱女婿王某刚:"一定把你大大(李某红的继母)送走再走,否则我死了也不会放过你!"但是,王某刚并没有遵从岳父的遗愿,很快就回自己村子了,李某红无奈,也带着儿子去了王某刚的村子,留下李某红的继母单独居住,后来,李某红的继母去世,王某刚和李某红把她找了块空地埋了,并没有与李某红的父亲合葬,李某红的父亲和母亲葬在一起。 有些上门女婿因为女方家庭的变故又不是倒插门儿了。比如,李某亮去董某香家做上门女婿,生了一儿一女,不料,董某香母亲病故,董某香的父亲再婚,家庭矛盾日益尖锐,李某亮就带着董某香和孩子回到自己的村子生活,后来,董某香和李某亮离婚,孩子都跟随李某亮生活。 即使是去做上门女婿,男性也有男性的"优待",比如,如果男性做上门女婿中途离婚,他回自己村,他依然有宅基地和田地,但是女性就不一样了,女性离婚后回村里,她没有宅基地,村里只给男性划分宅基地。另外,农村以前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女性丧夫后带着儿子改嫁到外村,后来她的儿子又回到她前夫的村子定居,村里会给他分地,因为村里人认为,他是这个村的人,但是,如果她的孙子回到她前夫的村子,村子里的人可能不给他分地,村民觉得他不是这个村的人,因为他出生在外村。 男性去做上门女婿,婚后和女方及岳父岳母生活在一起,这些男性也体验了一下女性结婚后去男方家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的滋味,但是不完全一样,因为在一些人眼里,女方婚后随夫居住是天经地义,而男方去女方家做上门女婿是窝囊可耻。 去当上门女婿的男性,绝大多数是因为自己家庭贫困,这贫困不一定是他造成的,但是他却要承担这个后果。 根据个人情况和能力的不同,有在自己村或者附近村当上门女婿的,也有去乡镇、郊区或者市区当上门女婿的,也有去外省当上门女婿的,去外省当上门女婿的比较少。 有人说,一些男孩儿和独生女结婚,将来也要给女方的父母养老送终,那不跟上门女婿差不多吗?不一样。首先,通常情况下,上门女婿的主要责任是赡养女方父母,但是,如果一个男性只是和独生女结了婚,那他赡养自己父母的同时赡养岳父母;其次,上门女婿婚后生的孩子一般随女方的姓;另外,上门女婿一般是不需要准备婚房的。 "上门女婿"这个称呼是男女不平等的产物,在男尊女卑的环境下,结婚后女方去男方家生活是理所当然,男方去女方家生活就成了"倒插门儿"。有一天,男女彻底平等了,男性也不用忍受这种歧视性的称呼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