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京剧现代戏的展示活动,标志着京剧艺术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一事件在我国戏剧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次变革使京剧艺术迈入了服务工农兵、支持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此次演出的成功,不仅是我国文艺领域社会主义文学革新的一大成就,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文艺领域的革命进程,确保社会主义文艺革命的持续深入。
【周恩来:这份顾问名单是报告了毛主席的】
1964年6月5日,北京迎来了一场全国性的京剧盛会。这次活动由中共中央文化部主办,吸引了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的京剧团队参与。这场名为“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开幕式,标志着为期数天的演出正式拉开帷幕。
现代戏观摩大会的开幕仪式由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负责主持,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发表了开场讲话。开幕式上,陆定一、康生、郭沫若、周扬和江青等知名人士也出席了活动。
陆定一在开幕式上指出,京剧现代戏具有三重积极意义。首先,它以革命思想感染和教育了观众;其次,演员通过演出现代戏提升了自身精神境界,主动向工农兵学习并与之紧密结合;最后,这类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时都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总的来说,京剧现代戏取得了显著成效。
紧接着,规模宏大的全国京剧现代戏展演活动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9个剧团、超过2000名演职人员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盛大的演出盛会。这场全国性的京剧现代戏展演活动,不仅展示了各地剧团的艺术风采,也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参与者们通过精湛的表演,展现了京剧在现代戏剧领域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在那段时间里,各个剧团和演员都大展身手,陆续推出了不少经典剧目。中国京剧院带来了《红灯记》和《红色娘子军》,北京京剧团则演出了《芦荡火种》和《杜鹃山》。上海京剧团献上了《智取威虎山》,山东京剧团推出了《奇袭白虎团》。内蒙古京剧团表演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哈尔滨京剧团则演出了《革命自有后来人》。总共有37个剧目轮番上演,场面十分壮观,堪称空前盛况。
在文艺表演期间,毛泽东同志多次亲临现场观看演出。他先后欣赏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和《红嫂》等经典剧目。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同志亲切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与他们一一握手并进行了友好交流。
周恩来总理在指示中明确提出,此次观摩演出及领导小组的组建,需特别邀请康生和江青两位同志担任顾问角色。
在与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和副部长周扬的讨论中,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强调:“北京作为一个重要城市,不能让江青主导一切。我们北京本身就有不少能人,你们得全力以赴,把京剧改革的主导权拿回来。”
经过商议,陆定一、周扬和彭真等人决定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顾问名单中新增几位成员,包括田汉、阳翰生、老舍、马连良、焦隐菊和陈云卫。这一举措旨在增强他们在会议中的话语权。
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立即拨打电话,严肃批评道:“演出顾问只能由康生和江青担任,这是向毛主席汇报过的。未经批准擅自添加人员,后果自负!”
陆定一等人原本计划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顾问名单中增加人选,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想法最终未能实现。
6月27日,毛主席审阅了中宣部文艺局提交的《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的报告(草稿)》,并在文件上向刘少奇、周恩来总理和彭真等人作了批示。
这些组织及其掌控的多数出版物(据说也有个别不错的),在过去15年里,基本上(并非所有人)都没有贯彻党的方针,反而摆起了官架子,远离了工农群众,没有真实反映社会主义的进步与成就。近几年,他们甚至滑向了修正主义的危险境地。如果不进行彻底整改,恐怕有一天会演变成类似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组织。
7月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上决定在文化部、全国文联及各协会开展新一轮整风运动。
会议还决定组建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彭真被任命为组长,陆定一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康生、周扬和吴冷西。这个小组将负责领导文化部及其下属的文艺协会和单位,全面开展整风运动。
1951年7月17日,毛泽东同志亲临剧场,欣赏了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演出。演出结束后,他就该剧的艺术创作发表了重要看法。他指出:"当前剧本中反派角色的戏份过于突出,需要适当压缩。同时,应当强化正面人物的唱段设计,特别是杨子荣这个角色,要避免将其塑造成脱离群众的孤胆英雄形象,而应该着重展现其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这一指导意见为剧目的后续修改指明了方向,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对文艺创作中人物塑造的深刻见解。
在毛泽东观看之前,《智取威虎山》的剧本已经经历了多次调整和修改。创作团队不断地对内容进行打磨,以确保作品质量达到预期。这些改动涵盖了剧本的多个方面,包括情节、人物塑造和对话等。通过反复推敲,创作人员力求呈现出一个更加完善和精炼的故事版本。
这篇文章提到,如果决定删掉定河老道上山的那段戏,我们得好好琢磨怎么填补这个空缺。不能图省事,直接砍掉就不管了,那样会破坏整个作品的艺术完整性。我们得想办法设计出新的、有意思的情节来替代它,让故事依然吸引人。
6月4日,上海代表团抵京的第三天,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小剧场观看了《智取威虎山》的演出。
在表演过程中,一名演员因动作过于激烈,不小心将携带的联络图掉在了台上,引发了一些麻烦。尽管该演员随后尽力补救,但他仍深感自责,认为辜负了周恩来总理亲临现场的期望。
周恩来总理并未对此事表示责备,随后他指示工作人员向代表团传达他的看法,明确指出演员不应为此事承担责任。
周恩来总理还给出了一个实用的建议,他让剧组在演员的坎肩内部缝制一个专门放置图纸的口袋。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无论演员做出什么动作,都能确保随身携带的联络图不会因为动作幅度过大而意外掉落。
不过,这场表演还是出了点小状况:演到第三幕时,幕布被横梁卡住了,负责拉幕的人怎么也打不开。结果,演员们只好在幕布外面完成了这场戏。
随后,多位领导在观看《智取威虎山》后,纷纷给出了有价值的改进意见。经过多次调整,这部戏在1966年6月基本定型,为后来的样板戏奠定了基础。
1967年6月16日晚,毛泽东与周恩来等领导人专程前往人民大会堂三楼的小礼堂,观看了经过调整的京剧《智取威虎山》。
在会面过程中,毛泽东主席对调整后的演出版本给予了积极评价。
毛主席对《智取威虎山》的唱词做了亲自调整。比如,杨子荣的那句“迎来春天换人间”,被改成了“迎来春色换人间”;少剑波的唱词“同志们整戎装飞速前进”,则被改为“同志们整行装飞速前进”。这些改动虽然细微,但体现了毛主席对作品细节的精准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