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我打工还债,路过村花家修水管,她爹说:报酬就是她

念之随心生活 2024-11-25 18:06:49

■作者:最新事件 ■素材:陆根生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1987年的那个夏天,我和很多出门打工的年轻人一样,背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去县城打工的路。那时候,我才25岁,人们都叫我陆根生。说起我的名字,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贱名好养活”。可我这个“根生”,却一点也不好养活,因为我还背着一笔沉重的债务。

那年,我娘得了重病,需要住院。在我们新社这样的小山村,一个人要是得了重病,就跟天塌了一样。我爹早年因为修房子从房梁上摔下来,落下了一身的毛病,干不了重活。这个家,就全靠我一个人撑着。

说到这笔债,就不得不提到新社的李富贵。这个李富贵啊,是我们新社有名的富户,家里开着一个农机店,专门给村民修理农用机械。在我们这个穷乡僻壤,能开店的人家,那都是有钱人。我娘生病的时候,就是找李富贵借了3000块钱。

3000块钱啊,在1987年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那时候在工地上干活,一天也才挣3块钱。我一边在工地上搬砖,一边学着修水管电线,就是想着能多挣点钱,早日还清债务。

我这个人啊,生来就是个老实巴交的性子。村里人都说我:“陆根生这娃子,心眼实在,就是命太苦。”可我觉得,人这一辈子,能活得明白,活得清白,就挺好。

那天,我正在工地上搬砖,听工友说新河村杨木匠家的水管坏了。说起杨木匠,那可是远近闻名的好手艺人。他女儿杨小红更是远近闻名,那可是新河村的村花,追求她的后生,都能从新河村排到县城去。

我寻思着,修水管能赚个十来块钱,够我吃一个礼拜的咸菜稀饭了。于是,我跟工头请了假,背着工具包,往新河村去了。

那是个闷热的午后,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新河村的路不好走,一路上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我的裤脚上沾满了黄泥巴。远远望去,新河村掩映在一片青翠的竹林中,炊烟袅袅升起,倒是有几分诗意。

走近杨木匠家,我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叮叮咚咚的木工声,夹杂着几声婉转的山歌。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姑娘站在晾衣绳边,正在晾晒衣服。阳光透过竹林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她的身上,那场景,就像是老人们说的“林间仙子”一般。

“请问,这是杨木匠家吗?”我站在院门口,有些局促地问道。

那姑娘回过头来,我这才看清她的模样。瓜子脸,大眼睛,眉毛弯弯的,鼻子小巧,嘴唇红润,一头乌黑的秀发扎成一条马尾辫,身上穿着一件略显褪色的碎花布衣裙,却丝毫不减她的俊俏。

“是啊,你找我爹?”姑娘的声音清脆,像山涧的溪水一样悦耳。

我知道,这就是新河村远近闻名的村花杨小红了。听人说她长得好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过我可不敢多看,赶紧低下头,说明来意:“我听说你们家水管坏了,我是来修水管的。”

“哦,你就是新社的陆根生?”一个浑厚的男声从屋里传来。抬头一看,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脸膛黝黑,身材魁梧,手里还握着一把木工刨子。这就是杨木匠了。

我连忙点头:“是啊,杨叔。我在县城工地上干活,顺道来帮您修修水管。”

杨木匠把刨子放下,擦了擦手上的木屑:“早就听人说你在县城干活,手艺不错。来来来,进来坐。”

我跟着杨木匠进了院子,杨小红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听见厨房里传来淘米的声音。院子里种着几棵桂花树,树下放着几块木料,看样子是杨木匠正在做家具。

“小红,给陆根生倒杯水来!”杨木匠喊了一声。

没一会儿,杨小红端着一个青花瓷碗走了出来。我接过碗,里面是一碗冰凉的井水,还飘着几片桂花叶。这是我们乡下待客的规矩,用最好的碗,给客人倒一碗最凉的井水。

“陆根生,我听说你在给李富贵还债?”杨木匠突然问道。

我一愣,手里的碗差点掉在地上。这事在村里不是什么秘密,可被人当面提起,还是让我觉得有些难堪。

“是啊,杨叔。我娘生病,借了李富贵家3000块钱。”我老实答道。

杨木匠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说:“李富贵家的儿子前些日子来提亲,想说给小红提亲。”

我心里咯噔一下。李富贵家的儿子李大头,在县城开了个副食店,那可是实打实的“万元户”。这么说,我这是来给未来的东家修水管来了?

正想着,就听杨木匠又说:“不过我没答应。那李大头,虽说有钱,可人品不行。整天仗着他爹有钱,在县城里吃喝嫖赌。这样的人,给我一百万,我也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我偷偷看了一眼厨房的方向,只见杨小红正在灶台边忙活,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陆根生,你今年多大了?”杨木匠又问。

“25了。”

“成家了吗?”

“还没有。”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杨木匠点点头:“那水管在后院,你去看看吧。”

我提着工具包来到后院。后院有一口水井,旁边是一根凸起的水管,管子上有个裂口,水一直在往外渗。这种情况我见得多了,很好修。

我正要开工,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杨小红端着一个竹编的饭盒。

“热天干活,给你带点点心。”她把饭盒放在石凳上。

我道了声谢,打开饭盒一看,里面是两个青团,上面还撒着一些白糖。这青团是用艾草和糯米面做的,青绿色的外皮,咬一口能尝到清香。

“你自己做的?”我随口问道。

“嗯。”杨小红点点头,“我娘教我的。”

我咬了一口青团,突然想起一件事:“你娘是王家庄的王氏吧?”

“是啊,你认识我娘?”

“听我娘说起过。说你娘年轻时是王家庄有名的巧手,做的点心是方圆十里最好吃的。”

杨小红笑了:“是啊,我娘的手艺好着呢。不过现在主要是我来做,她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使了。”

我一边吃着青团,一边偷偷打量杨小红。她坐在石凳上,低着头摆弄衣角,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脸上落下斑驳的光影。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觉得心跳加快了。

“你。。。你经常做点心吗?”我结结巴巴地问。

“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会做。有时候赶集,也会带一些去卖。”

“那。。。那个李大头,他吃过你做的点心吗?”这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杨小红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没有。”

就这一个字,却让我心里泛起一阵说不出的甜。

这时,院子里传来杨木匠的声音:“小红,来帮我看看这个家具的尺寸。”

“来了!”杨小红站起身,向院子里跑去。

我看着她的背影,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勇气。我决定要好好修这根水管,要修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好。

修水管的活计并不难,但我格外认真。用钳子把裂开的地方剪平,再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把新的管子接上,用胶布缠紧。做完这些,我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问题。

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知了的叫声也渐渐小了。我收拾好工具,准备跟杨木匠要工钱就走。

杨木匠正在院子里劈柴,看到我过来,把斧头往地上一插:“修好了?”

“修好了。”我点点头,“杨叔,工钱。。。”

没等我说完,杨木匠就打断了我:“工钱?工钱就是她!”

我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你傻啊?”杨木匠笑着说,“我说,工钱就是小红。你要是愿意,我就把小红许配给你。”

我的脑子嗡的一声,差点站不稳。这是什么情况?我一个负债的穷小子,配得上新河村的村花吗?

“杨叔,我。。。我。。。”我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我看你是个实在人,会过日子。欠债不要紧,慢慢还就是了。我这个女儿,就想找个老实本分的人家。”杨木匠说着,转头喊道,“小红,你出来!”

杨小红从厨房里走出来,脸红红的,显然是听到了我们的对话。

“你。。。你愿意吗?”我鼓起勇气问道。

杨小红低着头,轻轻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我和杨小红定了亲。可是好事多磨,当李富贵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找上门来催债。他放出话来,说要是我不还清钱,就要抓我去坐牢。

我没日没夜地干活,省吃俭用。杨小红也帮着想办法,她做的点心在集市上很受欢迎,每次都能卖个好价钱。杨木匠更是四处托人借钱,要帮我还清债务。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们快要还清债务的时候,我在工地上发生了意外,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现在我躺在医院里,看着杨小红端着肉粥走进来,她的眼睛红红的,但还是努力对我笑着。

我知道,我又欠下了一笔医药费。可是杨小红说:“没关系,我养你。”

我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五味杂陈。我不知道这样的爱情,值不值得?我不知道杨小红的选择,对不对?我更不知道,这条路,我们还要走多久?

0 阅读:2

念之随心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