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军力排行:中国仅排第四,第一不是美国,有什么依据吗?

伊伊的日记 2024-11-27 15:18:05

近期,美媒公布的世界军力排行榜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花。

在这份榜单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仅位列第四,这一结果实在令人费解,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讨论。

一、榜首之惑:俄罗斯还是美国?

美媒《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将俄罗斯军队评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美国屈居第二。

这一排名甫一出炉,便遭到众多质疑。

俄罗斯的确拥有庞大的核武库,这是其在军事上的重要威慑力量。

然而,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军队的常规军力表现却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强大。

其空军和海军在与乌克兰的对抗中,虽有一定优势,但与中美两国的强大海空力量相比,仍存在差距。

尤其是在现代化作战体系和装备技术水平方面,俄罗斯的空军和海军似乎稍显滞后。

反观美国,年度国防预算超过 8000 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国防预算的总和。

美军拥有强大的海军、空军、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更是美国无可比拟的战略资产,为其全球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从军事技术发展来看,美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F - 35 隐形战斗机、航母打击群等先进装备彰显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

在后勤补给和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能力方面,美军也具备全方位的优势。

尽管近年来美军的影响力和军力有所萎缩,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在整体军事实力上仍应是世界第一强军。

二、以色列排名第三?荒谬至极

在这份军力排行榜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以色列竟然被排在世界第三。

从军队规模来看,以色列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无法与中美俄等大国相提并论。

其陆军实力甚至不如岛内台军,海军更是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以色列的优势主要在于其空军,拥有一定的打击力量。

然而,仅凭空军的优势就将其列为世界第三强军,实在是缺乏合理性。

以色列在与哈马斯的战斗中,持续一年却未能完成清剿任务,自身还伤亡惨重。

此前“北伐”真主党的武装行动也进展缓慢,一个月仅仅前进 3 千米,在遭到真主党痛击后不得不草草宣布终止行动。

这些都充分暴露了以色列军队在实际作战中的局限性。

从兵力规模、作战能力和全球战场投送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以色列军队显然无法与拥有庞大国防预算和跨区域作战能力的中美俄相提并论。

三、中国军力被低估,实不应该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次排名中仅居第四,这无疑是对中国近年来军事建设成就的严重低估。

解放军拥有超过 200 万的现役兵力,规模为世界第一。

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也为国家的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装备现代化方面,中国取得了显著进步。

“福建号”航母的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向蓝水海军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和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能力方面的成就更是令人瞩目。东风系列导弹,特别是东风 - 21D 和东风 - 26B,被称为“航母杀手”,是解放军对抗敌方海上力量的利器。

新军改后,歼 20 等各类型新锐装备部队入役,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在军队建设方面,按照美国军事媒体《军事观察》的统计,解放军的陆军远超美军,在现代化水平上也已经超过了美军,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陆军第一强军。

中国海军总吨位早已突破 200 万吨,正在直追 300 万吨,实力仅次于美国,妥妥的世界第二。

空军方面,虽然在战略轰炸机方面与美军存在差距,但在战斗机方面,解放军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大规模、最先进的重型常规战斗机机队,在隐形战斗机的数量上也在直追美国,目前中国空军列装的隐形战斗机数量只少于美国。

综合来看,解放军空军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空中作战力量。

在全球兵力投送方面,中国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尽管与美军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相比,中国的海外军事存在较为有限,但通过在吉布提设立保障基地,以及与柬埔寨等国的密切合作,已经显现出逐步增强的全球部署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还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远洋补给舰队、空中战略运输机机队和两栖作战力量,以增强其在全球进行有效力量投送的能力。

在核威慑力量方面,近年来,中国的核力量进入了快速扩充阶段,094A 核潜艇、东风 - 41 洲际弹道导弹、空射高超音速核弹等核打击力量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的二次核打击能力,中国也具备了初步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

随着“可靠、有效、反制”的核战略的实施,解放军在威慑体系上日趋完备,不惧域外势力的任何核威胁。

在我看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无论是从规模、装备现代化、战力投送,还是从核威慑能力和区域拒止能力上来看,都具备了成为世界第二强军的实力。

美媒的这份排行榜充斥着主观偏见和不合理的夸大,尤其是对以色列的夸大最为明显。

这样的排名完全无法真实反映当今世界各国军事的基本情况,只会误导民众对各国军事实力的认知。

中国的军事建设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并非为了争夺所谓的排名。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军事领域仍需不断努力,持续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0 阅读: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