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穷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写8字,皇帝看后落泪:状元就他了

尘厉看历史 2023-09-30 06:37:02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挫折使得清廷不得不面对国运的衰退和国土的缩小。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刻,一个出生于贫困之家的年轻人,骆成骧,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韧的意志,成为了清朝最穷状元,而他所写的八个字,不仅触动了皇帝的心弦,还改变了自己和整个国家的命运。这8个字到底是什么字?为何会如此震撼?

骆成骧,生于1865年,出生在四川资中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他的祖辈都是务农为生,家中没有读书人,更没有人做过官。然而,他的父亲骆文廷对他的学业格外关心,尽管家境贫寒,但仍努力供养骆成骧读书。

从小,骆成骧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勤奋。他明白农民的辛苦,也明白自己的责任。在9岁时,他随父亲搬迁到成都,进入锦江书院学习,师从魏西棠学习诗赋。

17岁时,他参加了资州州试,一举夺得秀才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案首”,受到知州高培谷的赏识。高培谷推荐他进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

在尊经书院,骆成骧深得山长王闿运的器重,拜王闿运为师,系统学习经学,进德修业。尊经书院中,他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名叫谢泰来。虽然家境贫困,但他们都是勤奋好学之人,一起探讨学术、切磋对联,成为了知己好友。

有一次,他们在学术探讨中创作对联。谢泰来出了上联:

“至穷无非讨口”

而骆成骧的下联却颇具气魄:

“不死终得出头”。

这对对联传为佳话,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情和志向。

1893年,骆成骧参加了四川乡试,考中秀才第一名。他接着入京参加会试,但次年的恩科会试表现不佳,只得留在北京谋生。他以优秀的文才和学识留在八旗官学教书。

然而,他的机遇即将到来。1895年,骆成骧再次参加会试,中榜成为进士,获得了参加光绪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资格。这个机会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他展现自己的舞台。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考试,试题往往涉及国家大政,军政经济等重要议题。骆成骧深知国家的危局,他在策论的开头写下了八个大字: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这八个字,虽然简短,却充满了深意。他言辞间指出,如果国家出现问题,是皇帝的责任,而臣子应为皇帝分忧,承担国家的耻辱,甚至不惜为国捐躯。

正考官徐桐将前十名的试卷呈送给光绪帝审阅,但光绪帝看到骆成骧的策论开头的八个字时,内心被深深触动。这八个字道出了他自己的内心痛苦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光绪帝明白,这个年轻人不仅有卓越的文才,还有坚韧不拔的品格,他是一个愿意为国家和皇帝分忧的臣子。

正考官和副考官对于骆成骧的试卷争执不下,其中副考官李若农认为骆成骧的试卷应当点名次。正考官徐桐则认为骆成骧的字迹不佳,不应点名次。争执之际,其他考官也纷纷表态,情况复杂。

最终,经过副考官们的调解,骆成骧的试卷被放在第三名的位置。次日,光绪帝亲自审阅试卷。他看到骆成骧的策论时,被这八个字所吸引。这个年轻人不仅有卓越的文才,还在关键时刻提出了建议,为国家的未来出谋划策。光绪帝意识到,他需要这样的人才来帮助挽救国家的命运。

最终,光绪帝决定将骆成骧点名状元。这个决定不仅是对骆成骧个人才华的认可,更是对他那句“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忠诚和坚持的认可。骆成骧以他的八个字,触动了皇帝的心弦,也触动了整个国家的未来。

今天,我们回顾骆成骧的故事,不禁为他的坚韧和忠诚所感动。在充满挑战的时刻,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挺身而出,为国家的未来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中国才能克服一次次的危机,走向繁荣和强大。

骆成骧的故事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我们怀揣忧国忧民之心,坚守正义和真理,就有机会改变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命运。每个人都有改变历史的力量,只要我们勇敢前行,为了正义和公平而奋斗,就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你有什么梦想?你为了实现梦想付出了什么努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为梦想加油!

1 阅读:6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