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发起“反黑公关”,车企终于忍无可忍?

新媒科技评论 2023-07-26 20:18:33

车企跟网红大V 之间,真的杠上了。

近日,比亚迪法务部的官方账号发布消息,称新浪微博用户“龙猪-集车”长期发布大量不实信息,恶意诋毁、贬低侮辱比亚迪,对比亚迪品牌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为此,比亚迪决定正式起诉“龙猪-集车”,要求其删除相关侵权言论、公开道歉并赔偿500万元人民币。

事实上,早在2021年底,比亚迪就曾悬赏最高500万元收集对公司进行黑公关的证据,可见在反击黑公关一事上,比亚迪已有充分准备。

除了比亚迪之外,蔚来、小鹏、零跑等新能源车企的法务部,也在近期纷纷开通社交媒体账号,并亲自下场对恶意抹黑公司的行为进行维权。

车企自建发声阵地,并轮番向网红大V发起“起诉战”,如此一套组合拳下来,能否敲山震虎,让“黑公关”知难而退?

1

车圈大V“口不择言”?

在比亚迪发布的声明里面,其提到“龙猪-集车”账号长期恶意诋毁、贬低侮辱比亚迪品牌。回看“龙猪-集车”之前发布的内容,其提及比亚迪的次数确实远比其它汽车品牌要多,比如在其最新微博中,其就转发了一则汽车自燃的新闻,并直接@比亚迪,并称比亚迪是“(自燃)常客”。

另外,在“龙猪-集车”发布的内容中,也有关于其它汽车品牌的广告及测评,但提及比亚迪的内容,则大部分都是负面新闻或负面评价。至于这些负面评价到底是“实话实说”还是“为黑而黑”,恐怕就得交给法院来评判了,但在过往的车企起诉案中,似乎大部分都是车企占理。

早在2020年底,特斯拉就曾起诉北京品西互动科技侵犯公司的名誉权,源于大V账号“品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特斯拉中国乱象揭盅》系列报道,称特斯拉管理方式过于粗暴,并表示上海特斯拉工厂已经沦落为“血泪工厂”等。最终,法院判决品玩需要向特斯拉公开道歉并赔偿。

特斯拉将公关部搬到微博上的操作,似乎也给了国内车企启发,目前多家车企都已经将法务部搬到了微博,而且在近几个月开始接连重锤出击。

蔚来法务部发布微博称,由于徐某某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了数万条蓄意抹黑、侮辱、污蔑蔚来等内容,目前蔚来已经发起起诉。而仅仅过了一天,蔚来便表示已经收到徐某某正式签署的道歉信,并表示会删除账号并向蔚来作出经济赔偿。

零跑法务部也在7月初发文,称自媒体“紫财经”在多家平台账户上发布针对零跑汽车的文章和视频,并对其提出起诉,此案经法院受理后,“紫财经”已在各平台发布声明致歉。

极狐汽车也在微博“手撕”车圈大V袁启聪,因其在个人社交账号中称极狐汽车“烂”、“差”,并表示买极狐汽车的用户“有病”,为此,极狐要求袁启聪发布相关视频并发布道歉声明。

袁启聪也很快做出了回应,表示该车是其自费购买并测评,其本人只是以车主的身份自嘲,绝无攻击其他车主的意思,但的确有措辞不当的地方,所以向极狐汽车道歉。

但对于汽车其它方面的评价,袁启聪则表示不会删除,不过,作为一名网络大V 却没有谨言慎行,不管是不是“黑公关”,袁启聪也欠公众一份道歉。

诚然,每个人都有表达意见的自由,只是从前网络不发达,大部分人的意见都会被掩埋。现在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谁都有可能因为一句话就成为“舆论中心”,大家的观点到底是言论自由,还是另有所图,也就更难判断了。

2

自媒体反向拿捏车企?

今年5月,理想汽车 CEO 李想就一口气发布了多条微博,谈论了理想的营销费用率,并回应了理想为自媒体“充值”一事。

事件源于一位汽车行业博主,其发文表示新能源车企里“充值”最多的就是小鹏。但这一言论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质疑,更有部分网友认为其收了理想的钱在“黑”小鹏,更表示新能源车企中理想才是花钱搞营销最多的。

随后,李想亲自下场回应,表示理想的市场费用率是 0.6%,包含了品牌所有的公关、活动、广告、车展、发布会、车主运营等,而其它主流品牌的市场费用率是理想的 4-5 倍。

但李想的回应也引来了更多质疑,名为“电盒校长”的账号更是言辞犀利,虽然没有直接针对理想,却表示不少KOC经常给车企宣传却没有费用,像是“车企养的狗”,或在暗示为何理想的宣传费用不高。为此,李想再次下场回应,称“电盒校长”在煽风点火,并表示“任何帮助过我们的,我们都有稳定的商业回报”。

这件事情不断发酵,重点已经不是理想的营销费用率到底有多高,而是在李想的多次回应下,似乎也揭开了车企与自媒体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方面,车企跟自媒体之间必然有营销合作,但大部分车企都倾向“投大V不投小号”,因为大部分KOC都“人微言轻”,加上不少车企自带流量光环,认为邀请KOC出席活动就已经是给了面子,自然不会考虑额外花费。

但中小媒体其实也有生存压力,那么会不会有部分媒体为了吸引流量而故意报道差评呢?甚至是想要通过差评来获得品牌方的注意呢?毕竟,通过负评威胁来拿下广告这一做法,在媒体行业内并不算新鲜事。

另一方面,正如李想自己所言,车企拥有选择大V的最终决定权,那些愿意为品牌说好话的,自然能够获得长期的商业合作,这在其它车企中也同样适用。

李想还表示,企业中“吃回扣”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在这些人情、利益因素的驱动下,部分大V跟某些车企有长期合作也就不奇怪,但跟某家车企关系好,是否也意味着它们可能是对家的“黑粉”呢?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龙猪-集车”账号,它为什么会屡次“唱衰”比亚迪,是因为博主真的不喜欢比亚迪,还是受到其它影响呢?这恐怕只有博主自己知道了。

3

车企公关主转向网络战

因此,当下的车企公关其实比从前更难做了。在纸媒时代,大部分车企只需要定期在报纸、户外等地发布硬广,再偶尔通过展会、路演跟消费者进行互动,基本上就能完成车企的品牌宣传了。

但来到互联网时代,这一套打法可就不灵了。传统的营销方式固然还要继续,但当下影响车企品牌力的关键,其实不仅在于品牌曝光度,更在于用户口碑。

这就涉及到车企如何与众多自媒体账号进行博弈,就以极狐与袁启聪之间的纠纷为例,袁启聪自费购车并使用,自然有对产品发表意见的权利。但问题是,袁启聪本人是一位手握200多万粉丝的大V,其对产品的评价必然也会影响其粉丝对这一品牌产品的印象。

因此,从车企的角度出发,如果可以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给类似袁启聪这样的大V一定的公关费用,是不是就能保证大V都能“说好话”呢?

但这里也有一个矛盾点,那就是如果像袁启聪这样的大V,对所有汽车品牌及产品“只赞不踩”的话,对他的粉丝而言,他的内容也会缺乏辨识度和可看度,大家又为何要观看呢?

再加上在自媒体时代,谁都能在自己的账号是畅所欲言,就像李想所言,理想汽车一年的营销费用也就6-7亿元,还包含了所有品牌活动,自然不可能给所有自媒体都投广告。

而且,即便有足够的投放预算,车企能防得住自媒体的“嘴巴”,却不能抵挡千军万马的“水军”。AutoLab曾在报道中提到,几乎所有新能源车品牌都会花钱买水军,高级水军更会混杂在各个社群里,必要时在对家社群散布假情报,煽风点火,引发舆论。

当下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品牌车主群间的敌对意识比较严重,水军一旦占据了舆论高地,甚至能够反向“绑架”车企,车企既是主导者,也是受害者,已经很难摆脱这种恶性循环。

如此下来,车企到底该如何“控评”?一方面,才有了车企法务部亲自下场维权一事,比如此次比亚迪公开索偿500万,赔偿金额如此之大,也是希望能够起到警示作用。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创始人或者高管开始走向“幕前”,方便自己亲自下场回应“黑公关”评论,这一操作既守护了品牌,也抓住媒体焦点,只能说互联网时代的车企负责人,果然是懂流量的。

但总的来说,无论面向车企还是其它行业,整个网络环境的“清朗”,都需要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从业者一起守护。

近日,相关部门也发布了自媒体行业新规,当中也提到了要规范信息来源标注,自媒体平台不能本着“与己无关”的态度来空口说白话,只有大家都管好自己的“嘴巴”,我们才不会被乱带节奏,成为别人的棋子。

0 阅读:2

新媒科技评论

简介:聊聊互联网,不贩卖焦虑,也不制造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