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毛主席警卫员,1955年授少校军衔,离休后省下来的钱捐给老家

小淇阅览过去 2025-04-19 09:55:12
前言:

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共有35名,这些人都是组织从各支部队挑选出来的能兵善将。

在这其中,杨兴虽然陪伴毛主席时间不长,但那些与毛主席相处的岁月却使他终身受用,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期,他也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何为共产党人的操守,无愧于毛主席的教导。

投身革命

杨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那时的中国正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外部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层层打压,日本更是伺机发动了侵华战争。

即便国家面临如此危急存亡之际,各大军阀还是为了抢夺地盘,不惜大打出手,大搞割据,试图偏安一隅。

如此种种,都在年轻的杨兴心中埋下了种子,他知道,唯有一支为人民的政党才能够改变中国的乱象。

也就是在这时,红军出现在他的耳中,听闻这支队伍奉行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在那片理想国度之中,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吃得饱、穿得暖,没有压迫,更没有阶级剥削,而这种民主自由的思想也让杨兴心驰神往。

14岁那年,杨兴离开了家乡,果断的向队伍提交了自己的入伍申请书。

虽然当时的他尚未成年,望着他那炙热的眼神,组织上还是同意了他的入伍申请。

后来,杨兴也没有辜负组织的厚望,在5次反围剿过程中,他多次跟随部队打出了卓越的战绩。

在25000里长征过程中,杨兴也从未喊过苦、叫过累,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跟随大部队走到了胜利会师那天。

保护毛主席

1942年这天,杨兴正在擦拭自己的枪支,突然,副团长满脸笑容的找到了他。

原来,此次副团长是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杨兴,望着副团长卖关子的模样,杨兴则是有些好奇。

“组织上打算让你去保护毛主席!”副团长揭开了谜底,而这番话让杨兴有些大吃一惊。

要知道,主席可是杨兴从军以来最敬仰的人物,如今这个天大的好事落到他头上,他又怎么可能拒绝呢。

只见杨兴双脚立定,而后敬重的向副团长敬了一个礼,“保证完成任务!”

就这样,杨兴换了层身份,来到了毛主席的警卫班,当时的他虽然已经是一位征战多年的老将,不过在这警卫班中,却个个都是像他这样的人才。

杨兴并没有太过骄傲,而是主动找到了班长,询问有何任务交代。

按道理来说,像杨兴这样刚刚进入警卫班的士兵,应首先熟悉警卫班的事宜,而像杨兴这么着急就接任务的倒是头一个。

当然班长也知道杨兴心中的兴奋,便哈哈大笑的说道:“今晚就让你去站岗。”

就这样,杨兴正式开始了守卫毛主席的工作,而陪伴毛主席的这段经历,也成为了后来指导杨兴革命的指路明灯。

大多数日子里,杨兴只需要和战友们执行好站岗工作,不过,细心的杨兴却发现身兼数职的毛主席,为了革命前途,常常要工作到深夜。

出于担心,杨兴便主动找到了战友,打算让大家伙一起去劝劝毛主席,让他好好休息一下。

不过没想到听到这句话,大家伙却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

原来,早先之前战友们便多次委婉的劝说毛主席要注意适当休息,要注意休息,不过主席对此却总是摆摆手。

“主席有时候整晚都不睡觉。”战友向杨兴解释说道,而这番话也让杨兴对主席的认识又高了一个层次。

在他以前的认识中,那些高官无一例外都是贪图享乐的酒囊饭袋,可进了这支部队之后,他才发现像主席这样的领导人物,他们却从未闲过一刻,几乎是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革命事业。

不过,这件事情很快还是得到了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的重视。

1944年,当时的抗日形势已逐渐明朗,李克农担心主席继续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身体会出现问题,于是便给警卫班单独开了一个会。

会中主要就是一点内容,绝不能让主席在凌晨继续工作。

有了这条命令,警卫班的战士们心里也都有了底,杨兴甚至还为此长舒了一口气。

不过,一心为国的主席又哪里肯休息呢?

在最开始时,战士们面对战士们的劝阻,主席还会听上一听,可时间一长,主席还是忍不住的拿起笔,不停的在纸上写着工作方案。

有好几次,战士们忍不住上前劝说主席要早点休息,不过,回应他们的却只是等一会,再等一会。

主席通过这种方式来尽量的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而像杨兴这样的警卫员们,为了不耽误主席工作,也只好慢慢的把心里的话吞了下去。

当然毛主席给杨兴留下的印象不仅仅只是工作负责,更在平时生活中。

主席的教导

想当初杨兴刚刚来到警卫班的时候,主席还未曾见过他,只不过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

一次,主席工作完后便来到了院子中散步,恰巧这时杨兴也正好在院子里擦拭枪支,见状,毛主席便对着杨兴摆了摆手,甚至还亲切的喊道:“小鬼。”

闻声,杨兴不敢大意,赶忙站起身来,急匆匆的向主席跑了过去,并向其敬了个礼。

不过,主席却没有端起官架子,反倒是亲昵的问他家中情况。

而当听说杨兴1933年便参军入伍之后,主席还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学写字。

因为像杨兴这样还未成年便参加队伍的人不在少数,主席认为,唯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够在将来的革命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主席的引导下,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杨兴才会主动的端起书本来,而这些也成为了后来杨兴在1955年授衔仪式中定职的基础之一。

在熟悉了警卫工作后,杨兴也渐渐开始跟随毛主席外出执行任务,一次,杨兴跟随着毛主席开完会后往根据地赶去,恰巧半路出现了几个伤兵。

就在这时,半路上却出现了几个伤兵,只见他们急匆匆的将主席的车拦了下来。

见状,杨兴不敢大意,赶忙持枪下去询问情况。

原来,这几名战士都是部队中的伤兵,眼下正值冬日,普通的单衣根本无法抵御严寒,这才想要沿途拦车以此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注。

想到车上的毛主席急需休息,于是杨兴便打算让他们向自己的上级领导反映情况。

不过,就在这时,毛主席却主动下了车,而在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后,毛主席却没有当甩手掌柜的意思,反倒是十分果断的向战士们表示,即便是在延安处于封锁的情况下,组织上也一定会为战士们筹措到棉衣。

见到毛主席,这些战士们都惭愧的低下了头,可毛主席却主动向他们道了歉,称是自己的原因才让战士们受了苦。

这些种种经历,都成为了后来杨兴在革命生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宝贵知识。

而在1955年授衔仪式中,杨兴也十分荣幸的被评选为少校军衔,联想起当初毛主席对自己的教导,退休之后的杨兴依旧保持着艰苦的工作作风,甚至还把自己的一切身外之物都交到了教育事业上。

例如苍溪县中土镇小学红星楼便正是杨兴的后代为他所捐赠的。

“老人家在捐钱的时候十分大方。”杨兴的后代在回忆起他的故事时,如是说道。

结语:

不得不说,杨兴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成就,有如此觉悟,也都是受了毛主席的影响。

正所谓伟人千古,毛主席的光环至今仍在影响我们每一个人。

参考资料:

张崇鱼主编;苗勇,张登副主编,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碑文集 下 纪念册,,1999.05,第100页

张崇鱼主编;苗勇副主编,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碑文集 上,,1995.05,第133页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