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芋七月控旺术:山地梯田中的旺长控制之道**
**一、提出问题**
在广袤的山地和梯田之中,菊芋(洋姜)的种植是一门学问。对于许多中老年朋友来说,菊芋种植是家庭收入或者自给自足的一部分来源。在菊芋的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七月这个关键时期,旺长问题常常困扰着种植者们。
我曾走访过不少山区的菊芋种植地。就拿老张在山区的那几亩梯田来说吧,他满心欢喜地种下菊芋,期待着丰收。可是到了七月,他发现菊芋的长势有些失控了。原本应该是植株生长健壮,块茎慢慢膨大的时候,可菊芋却一个劲儿地长叶子,茎秆也长得又高又细,就像一个个瘦竹竿。这种情况在山地梯田中并不少见。
菊芋旺长会带来很多问题。它会消耗大量的养分。菊芋的块茎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如果植株把过多的养分都用于茎叶的生长,那么块茎得到的就会很少。据相关数据显示,正常生长的菊芋在七月,块茎生长吸收的养分占总养分的40%左右,而旺长植株可能只有20%,大部分养分都被茎叶抢夺了。这就会导致块茎生长缓慢,甚至可能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旺长的菊芋植株抗倒伏能力差。在山地梯田这种地形下,本身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就相对较弱,一阵风吹过,那些长得又高又细的菊芋植株就很容易倒伏。一旦倒伏,不僅会影响菊芋的正常生长,还可能会造成植株之间的相互挤压,进一步影响通风透光,加重病害的发生几率。
**二、分析问题**
(一)环境因素
1. 山地和梯田的特殊环境是导致菊芋旺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山地的土壤肥力分布不均匀,在一些局部地区,可能由于之前植被的腐烂分解等原因,土壤中的氮肥含量相对较高。菊芋是一种对氮肥比较敏感的植物,过多的氮肥会促使它茎叶快速生长。就像老张那块梯田,靠近山边的一小片地,之前是一片树林,土壤中的腐殖质较多,氮含量偏高,那里的菊芋就比其他地方长得更旺。
2. 光照和温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七月的山地梯田,阳光充足,温度较高。菊芋在这样的环境下,光合作用旺盛,产生的能量较多。如果没有合理的调控,这些多余的能量就会更多地用于茎叶的生长。在一些向阳坡的菊芋地,植株的生长速度明显比背阴坡的要快很多,旺长现象也更为严重。
(二)种植管理因素
1. 施肥不合理。很多种植者在施肥的时候缺乏科学的方法。有的种植者为了追求菊芋的高产,在基肥和追肥的时候过量施用氮肥。有研究表明,当菊芋种植地氮肥施用量超过每亩30公斤时,旺长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而且在施肥的时候,如果不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也会导致营养失衡,从而引起旺长。
2. 浇水不当。山地梯田的浇水往往比较困难,有的地方水源不足,有的地方则容易积水。如果菊芋在七月生长期间浇水过多,土壤湿度较大,植株的根系就会处于一种相对舒适的环境中,这会促使植株快速生长。如果浇水过少,植株为了获取更多的水分,也会加快茎叶的生长速度,试图扩大水分吸收的面积,从而导致旺长。
(三)品种因素
不同品种的菊芋在生长习性上存在差异。有些品种本身就比较容易旺长。比如,某些早熟品种,在七月的时候可能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生长阶段,但是由于品种特性,它的茎叶仍然会持续快速生长。而一些晚熟品种相对来说对养分的分配更为合理,在七月不容易出现旺长现象。像老张种的那个品种,就是当地比较常见的一个早熟品种,在旺长问题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三、解决问题**
(一)合理施肥
1. 控氮增磷钾。针对菊芋旺长的情况,在七月的时候要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可以将氮肥的施用量减少到每亩15 - 20公斤左右,同时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磷肥可以促进菊芋根系的发育,钾肥能够增强植株的抗逆性,使块茎更好地膨大。可以每亩施用过磷酸钙30 - 40公斤,硫酸钾15 - 20公斤。施肥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可以采用沟施的方式,在菊芋植株两侧开浅沟,将肥料均匀地撒入沟内,然后覆土。
2. 叶面施肥。除了根部施肥之外,还可以进行叶面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控制在0.2% - 0.3%左右。叶面施肥可以快速补充植株所需的营养,调节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一般在七月上旬和中旬各喷施一次,每次每亩喷施溶液量为30 - 40公斤。
(二)科学浇水
1. 山地梯田的浇水要根据土壤的墒情来进行。在七月,如果土壤表面看起来比较干燥,但是用手捏土壤成团,松开后又能散开,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浇水。如果土壤已经完全干透,那么就要进行浇水。浇水的时候要注意量,避免积水。可以采用滴灌或者小水勤浇的方式。在梯田里安装滴灌设备,每次滴灌的时间控制在1 - 2小时,使土壤湿润但不积水。这样既可以满足菊芋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又不会因为水分过多而导致旺长。
2. 对于那些容易积水的山地梯田,要做好排水工作。可以在梯田的边缘挖排水沟,沟深和沟宽根据梯田的规模而定,一般沟深30 - 50厘米,沟宽40 - 60厘米。这样在雨季的时候,多余的水分就可以及时排出,防止菊芋因为积水而旺长。
(三)植株调整
1. 打顶摘心。在七月上旬,可以对菊芋进行打顶摘心处理。就是将菊芋植株的顶端生长点去除。这样可以抑制植株的顶端优势,使养分不再集中供应茎叶的生长,而是更多地分配到块茎上。据试验,经过打顶摘心处理的菊芋,块茎的膨大速度比没有处理的要快20% - 30%。操作的时候,用剪刀或者镰刀在植株顶部距离茎尖3 - 5厘米处剪去即可。
2. 疏枝疏叶。对于那些生长过于茂密的菊芋植株,要进行疏枝疏叶。把植株内部过密的枝叶去除一部分,这样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一般每个植株保留5 - 7个主要的茎枝就可以了,其他的弱小枝叶可以适当剪掉。
(四)选用合适品种
在种植菊芋之前,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对于山地梯田这种环境,如果想要避免旺长问题,可以选择一些中晚熟品种。这些品种在七月的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分配更为合理,不容易出现茎叶旺长而块茎发育不良的情况。有一些经过改良的中晚熟菊芋品种,在山区的种植表现就非常不错,块茎产量高,而且很少出现旺长现象。
(五)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1. 利用昆虫天敌。在山地梯田中,可以引入一些菊芋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菊芋因为害虫侵害而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的旺长。比如,捕食螨可以捕食菊芋上的红蜘蛛,草蛉可以捕食蚜虫等害虫。通过这种生物防治的方式,既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又能保证菊芋的健康生长。
2. 物理防治措施。可以采用覆盖地膜的方式来控制菊芋的旺长。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菊芋根系的生长,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杂草的生长。在七月的时候,如果发现菊芋有旺长的趋势,可以在菊芋植株周围覆盖一层黑色的地膜,这样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降低土壤温度,使菊芋的生长速度适当减缓,从而将更多的养分用于块茎的生长。
在山地梯田种植菊芋的过程中,七月控旺是一个关键环节。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从施肥、浇水、植株调整、品种选择以及生物物理防治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地控制菊芋的旺长,提高菊芋的产量和质量,让种植者们获得更好的收益。就像老张,在了解了这些方法之后,对自己的菊芋种植地进行了改造和管理,第二年,他的菊芋就不再出现旺长问题,产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希望更多的中老年菊芋种植者能够掌握这些技术,在山地梯田里种出丰收的菊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