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正式下档的消息,让不少观众感慨 “诸神归位”。这部承载着国产神话史诗野心的电影,最终以 12.25 亿票房结束 61 天的公映,成为 2025 年春节档首个 “谢幕” 的作品。尽管成绩不及前作,但它留下的话题和争议,仍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
作为《封神三部曲》的中篇,《封神 2》延续了第一部的宏大叙事,将战场从朝歌搬到了西岐。导演乌尔善在收官之际发文感谢观众,坦言 “每一条鼓励、批评和建议都记在心里”,并透露《封神 3》已完成剪辑,希望观众再给机会。这番表态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支持 “愿意等第三部”,也有人直言 “特效和剧情不改进,很难再买票”。
影片最受争议的当属殷郊的三头六臂法相。这个蓝色皮肤、红发冲天的造型,被网友调侃为 “阿凡达和蓝精灵的结合体”,甚至有传闻称特效仅花 4500 元制作。不过制作方辟谣称,该特效由参与过《星际穿越》的 Scanline VFX 公司耗时 18 个月完成,采用了最先进的 “体积捕捉” 技术。尽管技术复杂,但观众似乎并不买账,豆瓣评分从第一部的 7.7 分跌至 6.0 分,口碑两极分化明显。
除了特效,姬发与邓婵玉的感情线也引发讨论。有观众认为姬发在关键时刻的犹豫是 “恋爱脑”,但导演解释这是角色 “善良本心” 的体现,邓婵玉的觉醒则被赞 “超越花木兰的女性成长”。值得一提的是,台湾观众对邓婵玉的角色塑造尤为认可,称其 “既有战场杀伐的果决,又有守护家园的温情”。
尽管争议不断,《封神 2》的制作依然可圈可点。魔家四将的机械感盔甲、十绝阵的奇幻斗法,以及西岐军民围篝火起舞的温馨画面,都展现了乌尔善对神话史诗的独特理解。电影配乐更被赞 “能封神”,古典交响乐与商周乐器的融合,让观众 “仿佛穿越回三千年前的战场”。
对于《封神 3》的期待,观众心情复杂。有网友表示 “只要特效和剧情不翻车,愿意继续支持”,也有人担忧 “第二部已经透支了信任”。乌尔善坦言第三部特效难度更大,将呈现更多神仙斗法和战争场面,但会 “调整审美,更贴近观众期待”。无论如何,《封神 2》的下档不是终点,而是神话宇宙的又一个起点 —— 毕竟,能让观众在影院里为 “姬发该不该刺那一箭” 争论不休,本身就证明了国产重工业电影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