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宗人物》之五:文化书社人才群体
书中大部分人物都配有照片或画像
扉页人物毛泽东
潮宗街文化书社故址碑
毛泽东(1893—1976),文化书社创始人、特别交涉员。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创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在长沙《大公报》刊载《文化书社缘起》,指出“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任湘区委员会书记。1927年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1935年长征途中遵义会议上确立其在红军和党中央的地位。从此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家主席、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有《毛泽东诗词集》行世。
易礼容(1898—1997),文化书社发起人、经理。湖南湘乡人。早年参加新民学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马日事变”后,任中共湖南临时省委军委书记、代理省委书记。1926年初出席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写信给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谭延闿,请求拨款维持文化书社,随及谭延闿拨了400银元给文化书社。1928年,易礼容脱离中国共产党,1935年任上海市总工会工运人员训练班教务长。1937年回长沙,任湖南省政府秘书。1940年初到重庆,历任三民主义研究会专员、国民党中央图书审查委员会审查员、中国劳动协会书记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劳动保护部部长。为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常委。
彭璜(1896—?),文化书社发起人、筹备员。字殷柏,又作荫柏。湖南湘乡人。五四运动时任湖南学生联合会会长。加入新民学会后赴上海,主编《天问》周刊,宣传驱逐军阀张敬尧。1920年8月,与毛泽东等创办文化书社,成立俄罗斯研究会。在《对于发起俄罗斯研究会的感言》中,歌颂十月革命,指出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在过渡时期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劳农政府”。是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在1921年新民学会新年大会上,主张建立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因精神失常,不知所终。
何叔衡(1875—1935),文化书社发起人。湖南宁乡人。清末秀才。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18年在长沙加入新民学会。1920年参加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曾任湖南中山图书馆馆长、水口山矿务局监理等职。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7年赴苏联学习,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1931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工农监察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等职。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水口附近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熊瑾玎(1886—1973)。文化书社发起人。又名楚雄。善化县张家坊(今属长沙县江背镇)人。初为小学教员,被举为乡董。1918年加入新民学会。1924年加入国民党。大革命时期任国民党长沙市党部常委、长沙县财产保管处处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在上海任中共中央机关会计,负责建立中央政治局会议、办公与通讯联络的秘密机关。1931年赴湘鄂西苏区,任省苏维埃宣教部部长、秘书长。1937年任《新华日报》社总经理。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日报》社副总经理、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是全国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著有《熊瑾玎诗草》《革命老人徐特立》等。
陈章甫(1894—1930),文化书社发起人。名昌,字章甫。浏阳镇头土桥村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加入新民学会。1922年加入共产党,后以浏阳金江完小和长沙湘江学校教员为社会职业,从事革命活动。国共合作时,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1926年去水口山矿从事工人运动,次年任国民革命军三十五军二师政治部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回浏阳坚持地下斗争。1929年冬,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赴湘西协助贺龙工作,途经澧县时被捕,次年2月牺牲。
陶毅(1896—1932),女,文化书社发起人。字斯咏,湖南湘潭人。出身富商之家。周南女中师范科毕业,与向警予同窗。毕业后曾留校任教。在周南女校,与向警予、蔡畅被称为“周南三杰”,时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加入新民学会,为20世纪20年代初长沙学界的风云人物,任湖南学生联合会与湖南各界联合会副会长。思想开放,与毛泽东过往甚密。主张“教育救国”,也支持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口号。毛泽东创立文化书社时,她赞助十块银元,成为文化书社的注资者之一。陶毅终身未嫁,1932年病逝。
罗宗翰(1896—1926),文化书社发起人。湖南涟源伏口镇人。191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任一师学友会庶务部长。1922年秋,任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主事。1925年,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成立,罗宗翰当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1926年任湖南省政府建设厅秘书,并出席国民党湖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罗宗翰“身兼数职”“勤不告劳,恒至废寝食”“一夕编报于民报馆,卒患咯血”,掷笔于桌,人事不知。同事将他送进“秋明诊所”,旋转入湘雅医院。然而“毫无好转”“竟尔暴卒”,时年30岁。毛泽东赠挽联:羡哲嗣政教长才竟成千古,叹吾党革命先锋又弱一个。
方维夏(1879—1936),文化书社发起人。号竹雅。湖南平江人。早年入湖南优级师范。曾参加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赴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学习,参与同盟会活动。1911年回国,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监,兼授农业、博物。后曾任湖南省教育会会长。1920年与何叔衡、毛泽东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在平江筹办文化书社分社。1922年为避免赵恒惕缉捕,出走广州。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五师党代表,随军北伐。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旋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国,历任闽西红军军事学校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总务厅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长等职。1934年坚持湘赣边游击战,转战湘南一带。1936年在桂东沙田战斗中牺牲。
赵运文(生卒年不详),文化书社发起人。又名鸿钧,长沙人。是民国初期湖南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1914年9月,湘雅医学会选举赵鸿钧为湘雅医学会干事部执行干事,主持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招生和开学等事宜。是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首届招预科生18名,于9月正式开课。12月8日,在长沙市潮宗街举行了学校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1920年8月2日,文化书社发起人在楚怡小学开会,会议主席为赵运文。1920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迁至麻园岭,改名湘雅医学院。赵运文仍任湘雅医学院的庶务主任。由赵运文介绍,把原湘雅医学专门学校3间房屋租佃给了毛泽东等创办文化书社。
朱剑凡(1883—1932),文化书社发起人。曾名家纯。湖南宁乡人。是曾任四川、贵州、甘肃提督的周达武之子,是曾任两江、闽浙总督的魏光焘之女婿。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毁家兴学,利用其父私家园林——蜕园创办周南女子学堂。1919年投入“五四”运动,创立健学会,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资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1920年选为省议员,参加国民党“一大”,历任国民党长沙市党部常委、湖南省政府委员、长沙市政筹备处主任等职。“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抄家和通缉。1930年随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自由运动大同盟。后患胃癌去世。
李抱一(1887—1936),文化书社发起人。名景侨,字嗣循,号抱一。湖南新化人。15岁入新化大同学堂,研读经史地理古文辞,并参加科试县考。17岁入读省城高等学堂预科,因成绩优异,清廷例奖拔贡。长而受书岳麓,师从经学大师善化皮锡瑞问学。1912年入《湖南公报》,担任国内新闻编辑兼撰小说。1915年,他与贝允昕、李晋康诸人创办湖南《大公报》,馆址初设长沙犁头街,后迁仓后街。被推为总编辑,兼编中外新闻。又与李晋康、易策勋等人合资开设彰文印刷局,承印《大公报》,直至1936年因病辞世。
王正枢(1867—?),文化书社发起人。又名王立庵,别名栎菴。长沙府浏阳县人。1913年8月至1920年7月任湖南第一师范数学教员。王正枢公馆位于都正街。王正枢系电影明星王人美的父亲,也是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数学老师。1917年夏,青年毛泽东曾住在王正枢家。王人美在她的回忆录《我的成名与不幸》一书中写了她记忆中的青年毛泽东:“我父亲对毛泽东很是偏爱,经常在我们几个孩子面前夸毛泽东,说他刻苦、勤奋、有才华、有见识等等。加之我的几位哥哥又与毛泽东是同学,因此毛泽东与我们一家的关系也就非同寻常。有一年夏天,毛泽东就住在我们家里,当时,我们家就在天心阁旁的古城墙下。”
匡互生(1891—1933),文化书社发起人。字人俊,号务逊,别名日休。湖南邵东天台山人。在驻省邵阳中学求学时曾参与辛亥革命攻打巡抚衙门的战斗。191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肄业,与同学周予同等组织“同学社”“健社”“工学会”等团体,出版《工学》杂志,宣传抗日救国。1919年五四运动中以“火烧赵家楼”而一举成名。1919年夏回湘在楚怡小学任教,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次年夏,任湖南一师教务主任,加入新民学会,参与创办文化书社等活动,并聘请一师附小主事毛泽东到一师任教,开展教育改革活动。1921年后,任教于浙江、上海等地。
熊梦飞(1895—1962),文化书社发起人。字仁安。湖南宁乡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北师大学生会主席,投入五四运动。1920年回湘后,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和创建文化书社。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马日事变”后,参加组织湖南省救党委员会,起草反共通电。1930年后,历任上海劳动大学秘书长、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省立第一师范校长、省立第一临时中学校长、三青团湖南支团部干事、国民党国大代表等。重庆解放前夕,与共产党工作人员建立联系,做过一些策反迎解工作。1953年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1959年保外就医,直至病逝。1984年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定,认为此系错判,予以纠正。
张平子(1885—1972),文化书社发起人。字启汉,别号平生。湖南湘潭人。就学长沙私立经正学堂和湖南高等专门学校预科。加入同盟会。1911年任《湖南公报》记者。1914年参加宏文编译社《公言》杂志编辑工作。1915年刘人熙等创办湖南《大公报》,张与龙兼公任主笔,所撰社论时评,多抨击军阀政治,反映民众疾苦。1920年参与发起文化书社,并在《大公报》上宣传报道。1927年3月《大公报》被封,避居武汉。1929年5月该报复刊,回长沙任社长,直至1947年底《大公报》停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将其保存的一整套湖南《大公报》捐献国家。
杨绩荪(1891—1965),文化书社发起人。湖南衡州府城(今衡阳市珠晖区)人。早年留学日本,学成后回国。1920年在长沙曾参与发起文化书社。1926年,唐生智在衡阳起义,参加北伐,杨绩荪被委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部机要秘书。1932年后先后任宁乡、宝庆两县县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政训处少将处长,1942年任第五战区司令部政训处长,1945年任安徽省党部书记长,后调任芜湖专区行政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4月任湖南省政府秘书长。1949年冬去台湾,任行政院参议,后任中兴大学文学院教授,1965年病逝于台北。
贺民范(1866—1950),文化书社支持者和投资者。字洪略,号寿乾。湖南邵东人。清末生员。1907年留学日本富士法政大学。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时组织学生支持焦达峰、陈作新新军起义,任湖南省临时议会议员兼秘书长,后任福建同安、宁德县知事等。1918年弃官回湘,任船山中学校长,常将《新青年》向学生介绍。1920年捐资赞助文化书社,并与匡互生等创设文化书社宝庆分社。参加俄罗斯研究会、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介绍刘少奇、任弼时等十四人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外国语学校学习。曾任毛泽东等发起组织的长沙中韩互助社经济部中方主任,为自修大学首任校长。1922年自动脱党,回家乡从事教育工作。“马日事变”后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监禁后隐居故乡终世。
左学谦(1876—1951),文化书社支持者和投资者。字益斋。长沙人。清末生员。1909年任湖南省咨议局议员。辛亥革命前夕加入同盟会,与人共创湘路协赞会、长沙自治公所、图强社等团体,积极从事反清活动。湖南光复后任省参议院议员、省民政司次长。1920年,任长沙总商会会长,曾参与创办湖南电灯公司、湖南实业银行、民众轮船公司等,并经营华楚衣庄、胜利车行。对毛泽东等的早期革命活动、湖南和平解放、社会公益事业,均有资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常委、长沙市工商联筹委会主任、湖南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委员。
易培基(1880—1937),文化书社支持者和投资者。字寅村,号鹿山,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参加辛亥武昌起义。l913年回湘,先后任湖南高等师范、长沙师范、省立第一师范等校教员。1919年参加湖南各界驱逐张敬尧的斗争,任绅商学界总代表,负责联络和筹款工作。l920年6月任省公署秘书长兼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省图书馆馆长,资助毛泽东建立文化书社。同年秋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积极实行教育改革。l923年任湘军总司令部秘书长。随后任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1927年任上海劳动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兼农矿部长。次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l933年因故宫盗窃案涉嫌受通缉,晚年蛰居上海法租界。
姜济寰(1879—1935),文化书社支持者和投资者。号咏洪,善化县干杉(今属长沙县黄兴镇)人。辛亥革命后担任长沙首任知事,与徐特立共同创办长沙师范学校,从事教育事业。五四运动时,姜济寰参与发起俄罗斯研究会,当选为俄罗斯研究会总干事,资助毛泽东等建立文化书社等革命活动。先后担任国民党湖南支部评议员、湖南省议会议员、湖南省财政厅厅长、湘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等。北伐战争时,随军进入江西,初任江西财政处长,江西省政务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六七月间,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离开南昌,遂委托姜济寰代理其职。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人发动的南昌起义,时任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主席。1935年病逝。
陈潭秋(1896—1943),文化书社重要过往者。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陈策楼人。1920年陈潭秋和董必武等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年7月与董必武参加中共一大。此后,陈潭秋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时,曾来长沙,居住在文化书社,因当时书社曾作为中共湖南党组织联络和活动场所。出席了中共三大、五大、六大,1934年1月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执行委员。中央红军长征时,留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领导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留驻共产国际工作。1939年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3年在新疆遭杀害,壮烈牺牲。
刘少奇(1898—1969),文化书社重要过往者。又名绍选、绍基等。湖南宁乡人。年轻时曾在家乡参加反袁驱汤斗争。1918年毕业于长沙育才中学。1920年在长沙加入青年团。1921年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转为共产党员。1922年夏回国,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曾居住在文化书社。参加领导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投入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几十载,功勋卓著。1943年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1980年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