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从惊艳到心寒,加拿大,你究竟怎么了?

静雅桃林映日嫣 2025-03-06 16:27:43

加拿大,曾被描绘成一个遍地黄金的乐土,一个“文明社会”的典范。然而,22年的亲历,让我对这个曾经的“梦想之地”有了截然不同的理解。从2003年初到渥太华时的惊艳,到2024年目睹的社会变迁,文明的幻象逐渐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对未来莫名的恐惧。

我初到加拿大时,对这里的秩序和礼貌印象深刻。那场突如其来的停电,反而凸显了加拿大人的素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车辆井然有序,互相谦让,驾驶员间的眼神交流比任何交通规则都管用。陌生人之间,礼貌和帮助随处可见。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构成了我最初对加拿大“文明”的认知。那时的“sorry”如同空气一般,自然而然地流淌在社会肌理中,如同轻柔的春风,拂过我的心田。

然而,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如今,同样的停电场景再次上演,我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IKEA路口变成了一个混乱的战场,车辆争先恐后,喇叭声此起彼伏,秩序荡然无存。一个简单的十字路口,我竟然等了近20分钟,而前方仅仅排着五辆车!文明的秩序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场撕裂,曾经的和谐与友善被粗鲁和自私所取代。

更令人心惊胆战的是发生在417高速公路上的经历。一辆巨型卡车突然变道,鸣笛声刺耳地响起,差点让我冲进应急车道。起初,我以为是它在提醒旁边车辆,但当我惊魂未定地超越它后,那卡车司机再次疯狂鸣笛,我才意识到,它两次都是故意将我逼进危险地带。那种置人于死地的冷漠和肆无忌惮,深深震撼了我,也让我对加拿大的交通安全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除了交通安全,犯罪也是让我寒心的另一大因素。我遭遇了诈骗,骗子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并非个例,而是这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风险。更让我绝望的是,即便赢得了民事诉讼,也很难追回损失,犯罪成本之低令人咂舌。这让我对这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转变?是新移民的涌入降低了整体素质?还是老一代加拿大人,其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发生了某种不可逆转的改变?抑或,是我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对“文明社会”的理解过于理想化?

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或许,这是一种社会整体的转变,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或许,是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共同造成了这种文明的“坍缩”。

但无论如何,我亲眼目睹了加拿大社会在短短二十二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并非简单的“好”与“坏”的二元对立,而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的社会转型,它需要我们以更客观、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 这种转变,也让我对“文明”的定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它不再仅仅是表面上的礼貌和秩序,更重要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尊重和共同遵守的规则。 而这些,似乎正在慢慢消失。

加拿大,也许,正在失去它曾经引以为傲的光环。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老移民,更在默默地改变着这个国家的面貌和未来。而我们,只能在迷茫中,继续前行。

0 阅读:4

静雅桃林映日嫣

简介: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