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管理五步法,陌生人员限接触,转行养鸵鸟新手,参观须隔观察窗
在养殖这个大领域里,很多朋友都想尝试新的养殖项目。鸵鸟养殖就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种。鸵鸟啊,可是个很有特点的动物,它体型巨大,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一只成年鸵鸟身高能达到2.5米左右,体重能达到150公斤左右呢。
鸵鸟的经济价值很高,这可不少朋友都对它心动的原因。它的肉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味道也很鲜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鸵鸟皮更是高档的皮革材料,制成的皮鞋、皮包那都是相当有档次,价格也不低。鸵鸟的羽毛也很有用,可以用来做装饰品。不过呢,对于新手来说,尤其是转行来养鸵鸟的朋友,这里面门道可不少,也有不少痛点。
就说应激反应这方面吧。鸵鸟是比较敏感的动物,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应激反应。比如说突然换个环境、听到很大的噪音或者遇到陌生的人靠近,它们可能就会有应激反应。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事儿。在广东的一个鸵鸟养殖场,这地方温暖湿润,是典型的南方气候。养殖场的王老板转行养鸵鸟没多久,在一次对外展示鸵鸟的时候,来了一群参观的孩子,那些孩子特别兴奋,叽叽喳喳地围着鸵鸟跑来跑去,还时不时的大喊大叫。那些鸵鸟本来在平静地吃着东西,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得到处乱窜,有的甚至撞到了围栏上受了伤。这就给大家提了个醒,对于鸵鸟养殖,应激管理很重要。
说到这应激管理啊,有个五步法很实用。
第一步就是要给鸵鸟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不管是在北方的干冷地区,还是在南方湿热的地区,鸵鸟的生活环境尽量保持规律。比如说在鸵鸟养殖场的建设上,要是北方冬天比较冷,在鸵鸟舍的保暖上就得下功夫,可以采用厚垫料,像麦秸之类的,既保暖又能起到一定的隔离湿气的作用。在南方湿热的地区呢,鸵鸟舍要保证通风良好,避免那种闷热潮湿的环境,不然鸵鸟很容易生病。而且鸵鸟的养殖区域布局也要合理,像喂食的地方、栖息的地方、活动的地方都要规划好,让鸵鸟能习惯自己的小天地。
第二步就是要对鸵鸟进行规律的饲养管理。鸵鸟的饮食和生活作息规律了,它的应激反应就会减少。比如说,每天定时定量地喂食,我有个朋友在河南养殖鸵鸟,他就特别注重这个。他每天早上7点,中午12点和下午6点准时喂食,而且饲料的数量也基本固定。鸵鸟慢慢地就适应了这个节奏,生长得也很好。还有鸵鸟的光照也很重要。如果光照时间突然变长或者变短,对鸵鸟也有影响。在冬季日照时间短的时候,可以考虑适当补充光照,在夏季日照时间长的时候,可以设置遮光措施,避免鸵鸟过度受到光照刺激。
第三步就是要和鸵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就像人和宠物之间的感情一样。鸵鸟是群居动物,你可以每天多花点时间在它们中间,轻轻抚摸它们,虽然它们可能不会像小猫小狗那样亲近你,但时间久了,我们能感觉到它们对我们就没那么陌生和害怕了。我听说在山东有个鸵鸟养殖户,在鸵鸟还小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和鸵鸟互动,到后来,鸵鸟见到他就特别温顺,就像老朋友一样。
第四步就是要做好鸵鸟的健康监测。定期检查鸵鸟的身体状况,看看有没有疾病的迹象。这就涉及到不同绿植种植的一些思路了。你想啊,养殖场周围种上不同的绿植,像薰衣草这种可以散发舒缓气味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鸵鸟的紧张情绪。还有薄荷,它在夏季有清凉驱虫的作用。相比之下,薄荷和薰衣草和薰衣草在应对鸵鸟场环境方面就有不同的作用。薄荷适应夏季高温潮湿环境能力强,薰衣草在温和干燥的环境中表现更好。我们要根据养殖场的地域气候选择合适的绿植。如果是在寒冷的东北地区,那么像沙棘这种比较耐寒的绿植就很适合,它在养殖场周围成片种植的话,不仅可以改善小气候,还能起到一定的隔离防护作用。而在温暖的云南地区,可以种植更多的花卉类绿植,像三角梅,既美观又能给鸵鸟营造一个比较惬意的周边环境。
第五步就是做好陌生人员管理等应激源的控制。这就像标题里说的,陌生人员限接触,参观须隔观察窗。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四川的鸵鸟养殖场的经验分享,他们为了防止陌生动物的闯入,鸵鸟场的围栏都做得比较高而且牢固,周围还养了一些牧羊犬作为警戒,防止其他野生动物接近鸵鸟群。而且他们规定除了必要的工作人员,其他人员参观要隔着一定距离的观察窗,如果要近距离接触鸵鸟,那是要经过严格消毒程序和专门的指导培训的。
我们再说说时间元素对鸵鸟养殖的影响。
从鸵鸟的成长时间来看,在鸵鸟出生后的30天内是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的鸵鸟雏需要非常暖和的环境,就像小婴儿需要恒温箱一样。要是在这个时候温度控制不好,鸵鸟雏很容易夭折。所以在北方的冬季,这个时期的鸵鸟雏室温度要保持在30 - 35摄氏度左右。随着鸵鸟长大一点,2个月到1年的这个阶段,鸵鸟的活动范围开始慢慢扩大,对环境和食物的适应能力也逐渐增强。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逐渐增加鸵鸟饲料中的粗饲料比例,像苜蓿、黑麦草之类的。但是在南方的夏季,因为天气炎热,草料的储存和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这个时间段要多关注草料的保鲜,防止鸵鸟因为吃了变质的食物而生病。
鸵鸟养殖1年到3年这个阶段,鸵鸟已经基本成年了。这个时候如果是在南方的广东、广西等地,要考虑每年梅雨季节对鸵鸟场排水系统的影响,不然积水可能会引发鸵鸟的疾病。在北方的河北、山东等地,冬季要把鸵鸟的饲料储备够,因为北方冬季的冰雪天气可能会影响草料的供应。而且鸵鸟到了这个阶段,繁殖能力也慢慢显现出来了。如果养殖场想要扩大规模,就要提前做好种鸵鸟的挑选和配种计划。
我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是在西北的一个鸵鸟养殖场。那里地形比较开阔,气候干冷,在养殖鸵鸟的过程中就遇到了鸵鸟应激的难题。因为附近有高速公路经过,偶尔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让鸵鸟们惊慌失措。后来养殖场的老板采用了应激管理五步法。他在鸵鸟舍周围种了一些耐寒性强的沙棘,既可以防风又可以适当隔离噪音。而且他对鸵鸟的饲养时间都进行固定的安排,每天喂食的时候动作都很轻柔,还和鸵鸟们建立了很好的感情。对于参观的人员,他也是严格按照限制接触的规定执行。慢慢地,鸵鸟们的应激反应就减少了很多。
在鸵鸟养殖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差异带来的挑战可不少。南方的一些地区,像云南、贵州等地,地形多变,有山有谷。在这样的地方养殖鸵鸟,要注意鸵鸟舍的排水和通风,因为山谷中容易潮湿且空气不流通。而北方像内蒙古、新疆等地,地广人稀,鸵鸟养殖场的规模可以大一些,但也要考虑到冬季防寒的措施,毕竟那里冬季很冷。而且不同地区的鸵鸟品种在适应环境上也有一定差异,要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鸵鸟品种。
其实鸵鸟养殖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鸵鸟的蛋,一个鸵鸟蛋超级大,相当于好几个鸡蛋的大小。在北方的一些养殖场,还会把鸵鸟蛋做成蛋雕工艺品呢,这也是一种新的鸵鸟蛋的经济价值开发方式。而在南方的一些旅游景点,鸵鸟养殖场会推出鸵鸟骑行等体验项目,吸引游客。不过这些项目在开展的时候,也要注意对鸵鸟应激的管理。
这里面涉及到的这些养生的知识和养殖经验的分享,是希望能够让大家对鸵鸟养殖有更深入的了解。鸵鸟养殖就像是一场充满挑战和惊喜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比如说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应对鸵鸟生长的各个阶段,如何处理鸵鸟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说到鸵鸟养殖的未来发展,这也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鸵鸟产品的需求可能会不断增加。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如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鸵鸟的福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应激管理,如果鸵鸟在一个充满应激源的环境里生长,虽然可能短期内经济效益还不错,但是从长远来看,鸵鸟的健康和产品质量都会受到影响。那么在鸵鸟养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不同的地理环境优势,结合应激管理等多种养殖技术,让鸵鸟养殖产业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呢?这是我们每个有兴趣从事鸵鸟养殖或者关注鸵鸟养殖发展的人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