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梅花烙》,没有判断能力,最讨厌的角色的当属“公主”了。总觉得是公主拆散了吟霜和皓祯,因为她男女主才落得个悲惨的命运。看似,公主无疑是剧中最大的“反派”。多年后再看才发现,她,才是这部剧中最大的“BOSS”。
她,就是王府的大福晋,吟霜的亲母,皓祯的养母。
福晋出身大户人家,嫁给王爷后一直备受恩宠。可她一连生下了三个女儿,却未能给王爷一个儿子,王爷动了纳妾的心思。王爷纳妾之时,正是福晋怀第四胎的时候。为免正妻的位置落入小妾手中,福晋偷偷地把四胎女儿丢弃,买了个男孩给王爷报了喜……
王爷不知福晋新生的“儿子”非亲生子,一直对他疼爱有加。“母凭子贵”,福晋靠着儿子争来的地位,一时无人可以撼动。那一边厢,那个被丢弃女孩被一对卖唱的夫妇收养,跟着养父母走南闯北,过着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孩子,因为福晋一念之差,有着天壤之别的境遇。
20年后,这两个孩子竟然相遇、相爱了。正当皓祯要禀告父母迎娶吟霜之时,皇帝却下旨给皓祯指了婚。皓祯本想跟皇帝说清楚另有所爱,但福晋却看准了这个“攀龙附凤”的机会。她劝说皓祯迎娶公主,跟他说明利害关系,如果做了驸马,那家族是何等的荣耀。至于吟霜,她的身份低微,王爷根本不可能答应让她做正妻。传开来,他和吟霜根本就没有未来。与其和王爷争个头破血流,不如就顺了皇上的意,娶了公主,日后再找个机会纳吟霜为妾,岂不两全其美?
最后,福晋以带吟霜进府为由,如愿让皓祯娶了公主,实现了自己“攀龙附凤”的心愿。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并没有,狗血的还在后头呢……
皓祯和公主完婚后,一直心不在焉。他不愿意与公主同榻而眠,甚至不愿踏入公主房一步。公主是个聪明人,自然是看出了端倪。通过观察,她终于发现了吟霜的存在。
为了夺回丈夫的心,公主偷偷把吟霜带回公主房,开始没日没夜地虐待吟霜……那一段,说是童年阴影也不为过啊。但公主还是太年轻,最后行径暴露,反正让吟霜顺利地当上了皓祯的姨太太。
吟霜因为怀孕,深受福晋的喜爱(此时的福晋并不知吟霜是亲生女)。同样是儿媳妇,公主却没有吟霜的那般好运气,能得丈夫和婆婆的呵护。想想对公主也是挺不公平的,先不说皓祯对公主如何吧,就说福晋,公主是她主动要求娶的,却没有给到她和吟霜同样的待遇。她没有想过偏帮吟霜就是伤害了公主。同为正妻,她却默认儿子“宠妾灭妻”,她对吟霜的喜爱已到了失去理智的时候。
这一切,可以理解为“母女天性”。但福晋自从得知吟霜的身份后,一系列的神操作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因为皓祯和福晋对吟霜超乎常理的好,让空虚的公主起了疑心。公主怀疑吟霜是只白狐,才有能力迷惑丈夫和婆婆。公主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了病,宫里的皇帝心疼公主,下令赶走吟霜。此时的福晋对吟霜爱进了骨子里,她不愿让吟霜离开,当众揭开了吟霜的身世。
福晋公开了吟霜身份,也就公开了当年“偷龙转凤”的真相。吟霜是王府的四格格,那皓祯就是个假贝勒。福晋这一神操作,直接把这一双儿女送上了绝路……
纵观全剧,福晋才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她的每一个操作,虽非她本意,却能改写结局。她算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可最后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她为自己的“欲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