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都叫不出来这个东西是啥?这都是老一辈农民的宝

零峰说说 2024-12-11 17:13:25

这个类似像船锚的东西,放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应该都不知道他是什么吧,还有人说它就是船锚

其实这东西在以前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最常见,只要有田有地的,几乎家里都会有这个东西,它叫做“犁铧”,也是农民耕田的好工具,它是配合着牛使用的,在过去的农村,老农民种地,都离不了牛,那这个“犁铧”就是绑在牛后面的

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耕地,少的几亩,多的十几亩。这些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一家人的吃穿用度,都指望着从地里刨出来。而耕地的主力,就是牛和犁的组合。

以前我大伯家那头老黄牛,一身黄毛油光水亮,两只角弯弯的,长得非常好看,它的个头也很大,但是脾气也有点倔。每次要套犁耕地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的。先把牛牵到田边,给它戴上牛套。这牛套啊就是用麻绳做的,套在牛的脖子和肩膀上,既能让牛使上劲,又不会勒伤它。

那这个犁一般都是木头做的架子,下面安着个铁犁铧。这犁铧尖尖的是专门用来破土的。还有个犁壁,是弯弯的,能把翻起来的土块打碎,翻到一边去。整个犁看起来有点笨重,但那个时候在老农民手里都是个宝贝

耕地的时候,就站在犁后面,一手扶着犁把,一手拿着根鞭子。这鞭子时不时抽一下牛屁股,只是给它个信号,吆喝一声“驾”,老黄牛就开始往前走,它一用力,那犁铧就插进土里,慢慢的把土翻起来。还得时刻盯着“犁”的方向,要是歪了,这一垄地就耕不直了。而且,还得根据土的软硬,调整犁铧入土的深浅,其实这都是农民的经验活,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

耕完一垄地,到了地头,就得吆喝牛转弯。这时候,就得小心了,牛转弯不太灵活,得提前拉着犁把,给它带个方向。有时候,老黄牛累了,或者心情不好,就不太听话。它会站在那里不动,任你怎么吆喝,它就像没听见似的。也是非常有脾气,特别是它看人的眼神,仿佛就像说:你爱耕不耕,不耕拉倒

有时候一天下来,也耕不了几亩地。如果牛发起脾气来真的是一点招都没有,不过说来也怪,那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个在屠宰场杀牛的大叔,如果村民在耕田的时候,自家的牛不听使唤,都会叫这个大叔过来,大叔来了以后,牛自然就听话了,这也真够奇怪的,难道牛它能看出大叔身上的这股杀气吗?我见过好几家都有这样的,看来能不能把田耕好还得牛来决定

那时候,村里的老人都是种地的好手。他们一辈子都在这片土地上劳作,对土地和农具的感情,那是深到骨子里了。他们有时候也会跟我们晚辈讲,这“犁铧”从古代就有了,经过了很多代人的改进,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在他们眼里,这犁不仅仅是个农具,也是一种传承,一种农村生活的象征,而且家家户户有这个东西的,通常都会放在门口旁边或者是挂起来

如果到了冬季农民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把犁收拾收拾,检查检查犁铧有没有磨损,木头架子有没有松动。要是犁铧钝了,就得拿到铁匠铺去重新打制。把犁铧放在炉火里烧得通红,然后用大锤子一下一下的敲打,经过铁匠师傅的巧手,钝了的犁铧又变得锋利无比,这也是为来年做准备的

除了耕地,这犁有时候还能派上别的用场。比如在地里挖个沟,或者把土堆起来。只要稍微调整一下犁的角度和深度,就能达到不同的效果。

再来看看现在,农业都现代化了,很多地方都用拖拉机耕地,那犁地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很多老农民还会想起以前用牛和犁耕地的日子。那些日子虽然辛苦,但是充满了乐趣和希望。

那时候,可能天还没亮就得起来,牵着老牛,扛着犁去地里。老牛慢悠悠的走,还时不时停下来啃几口路边的青草。到了地里,把犁套在牛身上,一声吆喝,就跟着牛的节奏,一步一步的耕地

中午休息的时候,看着老牛在旁边吃草,心里特别踏实,一个农民,一头牛,现在回想起来都特别的有回忆感

现在也见证了农村的变迁和发展,我觉得不管农业怎么发展,这一段历史,都不应该被忘记。

现在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牛犁地是啥样了,应该也让他们知道老一辈人的不容易,知道粮食是怎么从土地里一点点长出来的。而且啊,那种人和牛一起劳作的默契,那种对土地的敬畏和珍惜,是永远值得我们记住的。哪怕以后都是高科技种地了,咱们也不能忘了根,不能忘了过去的岁月。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