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什么事,人都是学习学会的,吃穿住用行、语言、生存、技能、社交……皆如此。
睡觉,不需要学习,与生俱来,你我都会。偏偏,这件与生俱来的事,无数人饱受困扰。
“我使劲睡,就是睡不着。”
这是个笑话,却也的确是很多人的痛,仅中国就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更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占总人口近40%。
即便是那些有着睡眠障碍的人,其实可能就是睡眠障碍的患者,也不曾得知,国内很多大型医院,都有一个专门的科室,“睡眠门诊”。
在北京安定医院睡眠门诊的陈群大夫看来,这里聚集的,可能是到医院的人中,最不严重的患者。3月里,一个普通的坐诊日,在10平方米左右的诊室,他先后遇到了27个“最不严重的患者”。
01.一位母亲,代替孩子来开药。孩子厌烦学习,不愿意去学校,常常凌晨一两点还无法入睡。
02.一个中年男子,第二次来到陈大夫这里,带着提前记录好的症状。他不像有失眠障碍的患者,口齿伶俐,表达清晰,答复大夫的问题一板一眼。
“烦躁,和同事吵架,控制不住情绪。伤心,很多事不顺利,别人欠钱不还。去年12月份阳了之后,吃了药也睡不着。最核心的是睡不着,烦。”
03.又一位来复诊的是一位外地即将退休的老师。上次,陈医生给她开了一些有助改善睡眠的药物,效果不错。作为一个常年带高三高考毕业班的班主任,她平时工作压力好大,经常清晨5点就到教室,晚上11点才能回到家,然后还睡不着睡不好,就算睡着了,也要一个两个小时就醒来一次。来复诊前,她向学校申请,不再教课,不再当班主任,退居二线做教研工作。“遵医嘱有用。”
05.这一天,陈医生接待的最后一个患者,是一位做过心脏支架手术的40多岁男性。元旦之后他出现两次突然的不真实感,“看什么都觉得像做梦,意识模糊,好像要晕倒。”从ICU出来,他精神崩溃,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一直哭”。父母妻子不和,他觉得没有人真正理解他,“觉得自己挺努力了,为什么40多岁在ICU体验濒死感?脑子一直想,一个晚上醒七八次。”
“我不想睡,舍不得睡。”
14亿中国人有3亿人有睡眠障碍,剩下的11亿人里,似乎却有更多的人不想睡。也有人舍不得睡。
很多大城市里的年轻职场人,“用最贵的护肤品,吃最好的保健品,熬最深的夜”,是真实普遍的生活写照。虽然,他们每一个人,都无数次感受过熬夜带来的是持续困倦,都更知道熬夜带给身体健康的损害。
01.在大厂上班的王星,习惯于凌晨2点后再入睡,因为只有加班后的晚上,才没有工作的压力,才可以尽情享受自由生活。“刷剧时会告诉自己,再看一集就睡觉,但等反应过来时已是凌晨两三点了。”
03.这是很多人的常态,尤其是当手机已经成为枕头一样的睡前必需品一样。据报道,熬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常态,57.96%的大学生经常熬夜,38.97%的大学生偶尔熬夜,不会熬夜的只有3.07%。
04.每一个城市,即便是富丽堂皇的大城市的CBD里,也会有着烧烤摊或者宵夜摊。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即便在高档写字楼里上班或者当老板的人,也会刚刚结束一场可能甚是高端的酒足饭饱之后,到一个马路边的小脏摊或者高楼大厦角落里的小酒馆开启“二场”,再喝几瓶啤酒。
05.每一个城市,都有着“都市里的暗夜传说”,却也有着一个个不想睡、舍不得回家睡的人。在中国,开车的男性接近3亿人。如果路边摊的夜啤酒,是有倾诉聊天对象的发泄。全世界最贵的中国车库或者小区停车位里,停好车的人,只有那么一小会,是连任何沟通对象都不需要的、可以放下一切的、唯一的稍微松懈。
@cr7crunchfitness:车里挺好的啊,路虎揽胜有座椅按摩,挺舒服的。
@黑土飘起来是沙尘暴:车子熄火静坐那几分钟,贼爽。
有著名脱口秀演员,为这些男人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库里男”。躲在车库里,很多男人宁愿自己待在车里,甚至偷偷地哭,也不会回家给家人诉说。同一时间,他的女朋友或者老婆也可以唯一不受打扰着,刷着男人所无法理解的直播或者“小红书”,也不想睡,也还舍不得睡着。
“困死了,但还睡不了。”
14亿中国人有3亿人有睡眠障碍,有更多的人不想睡,舍不得睡。剩下的,还有很多的,经常“困死了,但还睡不了”。
01.在很多新晋妈妈的社交媒体群里,时不时会出现“突然凌晨两点在群里哭诉带娃太崩溃,她已经连续三天没怎么睡觉了。”的哭诉。“夜晚,家人们都在酣睡时,只有妈妈一个人精神高度集中,来承担喂夜奶和哄睡的重任。”
“同时兼顾工作和照顾娃,真的太难。”
02.有人说,每个女人成为妈妈后,可能都意味着与整夜觉彻底告别。困死了,但还睡不了,不仅妈妈们会如此。在知乎上,一位网友如此吐槽:“上一份工作总是加班,尤其是刚工作那半年,晚上十一点多下班,早上六点半七点,中午没得休,没周末没假期,时间一长,感觉不到自己状态不对,慢慢习惯这种状态,但是真的特别累,特别想睡觉,脑袋一碰枕头就睡,但是奇怪的是睡眠并不好,是一个恶性循环,焦虑,暴躁后来也一直加班,但是没那么变态,晚上九点差不多,慢慢发现自己脑袋不咋灵光了,反应迟钝,身体亚健康,偶尔特别烦躁。”
03.被996折磨的职场人,在抱怨“困死了想睡觉”,有可能被淡淡回复一句:“没事,错峰睡觉吧。”但很多工作,真的就是要错峰睡觉的。 “24小时营业”“24小时在线”之类的地方都是。
昨晚,熬夜加班到凌晨三点,开车回家。车需要加油了。在中国,几乎没有司机深夜里需要加油的时候,会担心加油站是否关门了。
经常去加油站的人,可能感受过,如果在白天,加油员们的嗓门一般都是洪亮、清脆的。他们能麻利地几个加油机之间,把卡插卡、开油箱盖、插油枪、拔油枪、关油箱……最后还不忘说喊一声“95,加两百,请慢走”。
去柜台结账,收银员迷瞪着,没睡着。慢吞吞地,带满困倦地问“几号枪?现金……还是刷卡?”能清晰地感觉到,他们俩,都困了,“困死了,但还都睡不了。”
04.回到车里,听深夜广播。“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在这个日子里,作为广播主持,我却希望此刻的听众,都已经安稳地睡好了,已进入柔美梦乡。”这是有广播主持职业素养的声音,却也是那个时刻,唯一能够掩饰凌晨三四点困意睡意的声音。
睡眠日的深夜凌晨,我睡不着了,你可能也还不想睡,TA还睡不了。所有动物都与生俱来的本领——睡觉,人们似乎不会了。今天睡眠日,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之源”。
希望每一个我你TA,都有好睡眠,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