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稻蛙共作一季双收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6-12 11:11:07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姜雪飞、艾德雄)仲夏时节,走近保康县马良镇紫阳村稻蛙共作基地,便听到此起彼伏的蛙鸣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代诗人辛弃疾笔下的诗意田园,如今在保康乡间随处可见。

“饲料是高蛋白的,要定量,喂多了肝脏受不了。”这几天,养殖户邹涛和饲养员正一头扎在稻田里,侍弄黑斑蛙。

夏季是邹涛最忙碌的时候。新一茬黑斑蛙放入稻田才一个多月,昼夜温差大,容易生病;去年秋季投放的黑斑蛙进入育肥期,不能有半点闪失。

30亩稻田被分割成方形区域,上方、周围有围网,预防鸟类、蛇类侵害,也防止黑斑蛙跳出稻田外。小精灵们蹦蹦跳跳,或隐于水中,或在岸上晒太阳,十分可爱。

“现在一亩地有二十多万只,到九十月份一亩地控制在四五万只左右,再有个把月稻秧就封行了。”邹涛边走边介绍。

今年42岁的邹涛,技校毕业后到外地打拼,十年间掘得人生“第一桶金”。六年前,为了照顾家庭,他选择回乡发展,开始种植无公害大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稻蛙共作”的种养模式,立即产生了兴趣。

创业不是一帆风顺的,邹涛也不例外。头一年,看到黑斑蛙不吃也不动,他没当回事,没想到一夜就死了十多万只,两三天死了一大半。“我连夜开车跑到潜江,找到水产养殖专家请教,这才把病防住了。”邹涛回忆说。

稻养蛙,蛙护稻。稻田是青蛙上好的栖息场所,稻秧为青蛙遮阴挡雨。青蛙以虫为食,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青蛙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反过来给水稻提供所需的养料。邹涛说,这样种出来的大米更加清香,青蛙的口感也更加鲜美。

“不打药,也不施化肥,一亩地能节约五六百块。”邹涛掰着指头算细账,虽然一亩地只能产五六百斤稻谷,但大米能卖10块钱一斤,收入四千多元,一亩青蛙能卖四五万块。

稻蛙共作需要精细管理,所需劳力也成倍增加。“常年有六七人在基地务工,生产旺季有二十多人,每年付工资就得四五万块。”邹涛说。

“我把家里的农活儿做完了就到基地务工,一年能挣两万多块钱。”邹涛的邻居杨绪婵高兴地说。

看到30亩稻子、200多万只黑斑蛙长势不错,邹涛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有望产3000公斤大米,收入6万多块钱,青蛙收入80万元不成问题。”

歇马镇三坪村发展200亩稻鱼共作基地,寺坪镇樟木沟村林下套种黄金等中药材300亩,马良镇西坪村打造800亩生态种养基地……近年来,在党委、政府支持下,保康广大农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土地山林资源,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种地获得可观的收益,更为绿色农业增添了“活水”。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