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将胡适先生的病治好,从此成为中医推崇者,它究竟有多奇妙?

神希园 2024-07-10 16:01:34

众所周知,胡适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由于他留洋多年,所以他早期对于中医的态度,其实是反对的。当然,在那个“西学东渐”的时代,中医不被诸多名流看好也不奇怪,不过,中医自古以来都践行着“夫唯不争”的理念,用自己的“真心实意”一次又一次的帮助天下苍生渡过一次又一次难关。

虽然胡适先生早期对中医持反对态度,但却有这样一味药材就曾将胡适先生的病给治好了,让他从此成为了中医的推崇者,这味药材就是黄芪。说到黄芪这味中药,在过去可能很多人对它不是很熟悉,但对于现代人来说,对它可太熟悉了,黄芪在现代早已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网红中药”。

在1920年的秋季,胡适先生因糖尿病引发了全身性水肿,之后便一直用西医来治疗,但效果却并不佳,症状也丝毫没有得到缓解,后经他人介绍,便请来了一位名医——陆仲安来帮他进行治疗。陆仲安先生在运用黄芪上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经他诊治的病人数量众多,且开出的药方中所使用的黄芪总量也将近有十两之多,而且,陆仲安先生通过黄芪,最终还真的治好了胡适的病症,这令胡适十分惊叹。

胡适先生的病症刚恢复不久,他的好友也罹患了水肿病症,于是他便再次请来了陆仲安先生,陆先生这次还是重用了黄芪,并诊治好了该患者病症。从此之后,胡适便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而且黄芪汤也成为了胡适先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茶饮[1]。

那么,黄芪究竟有多“神奇”呢?其实,黄芪之所以可以很好的治疗胡适先生的病症,往往跟它的药物功效以及药性息息相关。黄芪中的芪在古代被称为“耆”,通常指的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而李时珍也曾说过“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2],黄芪色黄入脾,色白入肺,所以,在针对脾肺病症的治疗上,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有着补益脾肺的作用。

黄芪药性甘温,善入脾胃,而通过胡适的病症其实也可以大致判断出,是脾气虚弱导致的体内水湿失运,体内的水湿泛滥肌肤,便会导致水肿病症发生,促使肢体浮肿。

脾胃在我们的体内统摄着水湿的运行,但脾虚气弱时,就会让津液的输布出现异常,不按照寻常的水道输布,而是在体内流窜,泛滥肌肤,而黄芪的补益脾气之效,就能很好的缓解这一病症,做到利尿消肿,标本兼施,因此,黄芪也被称为是治疗气虚水肿的要药。

而除了胡适对此药钟爱有嘉外,其实在历史上还有另一位名人,也对此药的养生之道格外看重,此人便是白居易,他常用黄芪熬制热粥,或是做成汤剂,以滋补身体,缓解不适。不过,黄芪的药性有些缓慢,是一个“慢热”型药物,往往需要多服用、长期服用,才会见到效果,因此,在很多的著名医方中,对该药的用量都偏重。

参考文献

[1]远胡.胡适为什么天天喝黄芪水[J].国学,2012(8):73.[2]柳长华.李时珍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1 阅读:84
评论列表
  • 哈。中医做为变tai本身就夠奇妙啦。而你宣传变tai行为就更奇妙

  •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有多奇妙。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真是人间之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