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搬到小院前后,变化是非常大的。她从前期对庄家人忍气吞声,变成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破罐子”。
甚至,黄玲为了庄图南能够有一个安静的备战高考的环境,不惜一个人对抗庄家四个人的软硬兼施的围攻。黄玲为何搬进小院后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从黄玲与宋莹的交谈中得知,黄玲的父亲是中专生,黄玲家早早就有了电视机。当林栋哲听说庄筱婷能在外公外婆家看新闻联播的时候,那真的是羡慕不已。
换句话说,黄玲家当年一定是被批斗的对象。这也就解释了这样好的家境,为何黄玲只念到初中便进厂当工人;更能解释黄玲为何在没搬到小院前,到婆家做了一天的年夜饭,却最后连上桌吃饭的机会都没有。
可以说,黄玲当年之所以嫁给庄超英,与庄超英家里纯粹的工人身份是分不开的。否则,按照中国人门当户对的观念,黄玲是绝对不可能嫁到庄家的。
黄玲和宋莹先后搬到小院的时间是1979年,也就是国家刚刚结束阶级斗争,且把经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的第一年。
庄超英作为首批批卷子的老师,都受到了大家的尊重。黄玲娘家的社会地位自然也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黄玲自然也有了底气。
黄玲刚结婚时受到了蒙骗。蒙骗黄玲的是谁?
庄超英和庄家二老。
刚结婚的时候,庄超英把工资都给了爸爸。
庄家二老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供庄超英读书,庄家欠下了一屁股债。而当时需要庄超英的工资来还债。甚至,庄家二老还希望能以此理由扣下黄玲的工资。
黄玲当时虽然很感动,但还是留下了自己的工资,没有上交给公婆。
那庄超英又是怎么欺骗黄玲的呢?
因为,庄超英应该是知道父母把自己的工资要回去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别忘了,庄超英是数学老师,又是家中的长子。他能算不出来这些年父母到底还没还完家中的外债;他能不知道,父母扣下他的工资是为了给弟弟赶美娶媳妇?
但是,庄超英就是不告诉黄玲,就是在黄玲面前保持沉默。庄超英任凭父母“表演”,以此换来自己孝子的好名声,这不是欺骗,又是什么呢?
没有到决定孩子们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黄玲之前没有和庄家人翻脸,是因为庄家人的行为只是侵犯到了她的经济利益。
孩子们少吃口肉,自己少做件衣服这些小事,黄玲还都能忍。
但是,如果向鹏飞住到了家里,势必会挤占庄图南的学习环境,分散庄图南的学习精力。在这件事情上,黄玲是绝对不能退步的。
因为,在黄玲的心目中,只有儿子和女儿是她值得爱的人 。
黄玲自身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随着工龄的延长,黄玲的工资也是在逐年上涨的。还有,一家人居住的房子本来就是黄玲的。
加之,庄图南和庄筱婷已经长大,黄玲不用分散更多的精力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
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又都非常优秀,不用黄玲过多的操心,她自然有底气独自抚养孩子们。
别忘了,黄玲的娘家经济条件很好,爸妈也很疼黄玲这个女儿。
只是,黄家二老是拎得清的人,不想也被庄家人利用和盘剥,之前才没有过多的帮扶黄玲。
如果黄玲真的离婚,还带着两个孩子,父母又怎会看着黄玲和两个孩子受苦呢?
黄玲没有遇到宋莹,看到另一种生活方式。宋莹一直奉行的准则就是:该说的话得说,该骂的人得骂。
宋莹宁可被别人所成“刺头”,也不会让自己受半点委屈。
宋莹和林武峰过得也是大大方方“谈钱”的日子。
这一切,都让黄玲羡慕不已,更让黄玲的“自我”意识慢慢觉醒。
黄玲与庄家人翻脸一次后,也开始喜欢上了有话就说,快快乐乐当“破罐子”的感觉。
宋莹不仅自己活成了黄玲向往的样子,而且还是黄玲最坚强的后盾。
当黄玲为了庄图南安心高考与公婆闹翻的时候,是宋莹喊了一句:“玲姐没事吧?我和武峰都在家呢。”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宋莹给了黄玲反抗的勇气。
怪不得,宋莹走了以后,黄玲难过了好一阵。因为,再也没有护着她,替她说话的人了。
女人宁可做泼妇,也不做怨妇。
这句话的精髓,在宋莹的陪伴下,黄玲也慢慢体会出来了。
黄玲不惯着公婆,就算是图南的升学宴上,黄玲也是直接怼婆婆道:
“我也是人,我也有嘴,我也要吃饭。”
“筱婷正在长身体,你和老三媳妇分一碗吧。”
听了这些话,宋莹直忍不住趴在林武峰的肩膀上笑个不停。
也是,宋莹本来就是被黄玲叫过来看笑话的。
在不同的年纪,要演不同的自己,不必讨好别人,也不用迷失自己。
委屈半辈子的黄玲,终于在宋莹的启发下,做回了自己,一切都刚刚好。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