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游本昌现在咋样了?他从卖房到直播,还有多少故事没讲完?

历史勘探设 2025-02-19 14:41:17

有些人说,老戏骨的舞台到了晚年就该谢幕了,毕竟岁月不饶人;也有人认为真正的演员哪怕年纪再大,也能在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

92岁的游本昌用自己的经历给出了答案。

他没有急着和时代道别,而是选择继续在不一样的舞台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从早年的佛寺生活,到演艺生涯中的“济公”,再到卖房筹资和如今在短视频平台里与年轻人互动,游本昌走过的路,总是充满故事和坚持。

早年成长:从寺庙沙弥到话剧舞台

你能想到吗?

在游本昌的童年记忆里,并没有太多喧闹的玩伴时光,而是潜藏着青灯古佛的静谧。

他出生时体弱多病,家人甚至准备了“小殓衣”。

为了给他养身体,父母把年幼的他送进了寺庙。

小小的他做过沙弥,跟着师父打扫寺院、听晨钟暮鼓。

这段特殊的经历,不仅养好了他的身体,也埋下了一颗关于“济公”的种子——几十年后,当他装扮成济公、徒步烂巷市井的时候,这份独特的气质让他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济颠和尚。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更没想到了。

从寺庙里的小沙弥到话剧舞台的主演,游本昌的人生选择跨度很大。

他在上海戏剧学院学的是导演,但最终选择站在台前表演。

他常说:“演戏可以让人看到另一个生命,这比站在幕后更有趣。

”于是,他在人生的前半段,依然在舞台上默默无闻却热爱着演戏。

但直到40岁,游本昌还在饰演一些不起眼的小配角。

为了一个农奴的戏份,他翻烂了几本厚厚的参考书;为了一个几秒钟的舞台转身,他练习了数十个小时。

这些琐碎看似不起眼,却为他日后的厚积薄发铺垫了基础。

塑造济公:一次经典探索的背后付出

游本昌的转折点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

当初,导演在春晚上看到他的无声表演《淋浴》,这位50岁的大叔以诙谐又松弛的表演征服了导演。

于是,一份拍摄电视剧《济公》的邀约来了。

但济公的拍摄并不好过。

拍摄过程中,他的道具是发臭的肘子,而高温的夏天并没有什么“冰冷”的布景或细腻的后期滤镜。

在四十摄氏度的天气里反复咀嚼变质的肘子,嘴里还要保持天真又癫狂的微笑,这种矛盾感让他累到不止一次中途呕吐,但镜头前的济公还是那个逗乐的活佛。

为了能演好挨板子的戏,他坚持不用道具,结果重拍了十几次后,背上早已淤紫。

别人问他:“用假动作不行吗?

”他回答:“济公这些挨打的事是真实的情节,假动作观众看得出。

”这种“较真”让游本昌的济公成为80年代不可替代的经典形象。

人生起伏:卖房筹资金,只为戏剧梦想

演艺事业本该借着《济公》的势头一路高升,但命运却始终伴随着苦难。

就在《济公》走红之后,他的妻子被查出癌症,那时游本昌毫不犹豫推掉了所有的片约,每天守在医院照顾她。

医生护士都见多了这个老艺术家在手术室外席地而坐、苦读医书,为的就是尽己所能缓解妻子的病痛。

后来,妻子病情稳定,游本昌转而忙着筹拍表现弘一法师的影视剧。

这成为他人生另一个挑战。

在那之后,他将房产变现,用于他的影视剧公司筹资。

而即便作品首演时座无虚席的情况没有发生,他也不抱怨。

依然笑着说:“就算只有少数人愿意来听,这也是舞台存在的意义。

这份执着让人们不仅看到他对艺术的追求,也看到了一种坚持信念的坦然。

舞台转直播:九十岁依然活跃的新方式

如今的游本昌虽不再高频出现在影视作品里,却把自己的生活搬到了短视频里。

有人好奇,年过九旬的老艺术家为何会选择这样一种接近年轻人的社交方式?

可他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这里是文化新阵地,我喜欢尝试,也不怕出丑。

在视频里,游本昌有时教人练太极,有时穿济公的戏服讲些人生小道理。

他还用视频回应一些特殊粉丝。

一次,有位抑郁症患者留言说自己的低谷期难以熬过,游本昌亲自录了一个视频,告诉对方:“我这小破扇子跟了我40年,还没坏呢,你也能挺下去。

”这样的语言不是书面上的“大道理”,而是他最真实的声音,给网友莫大的温暖和陪伴。

游本昌曾说过:“人生其实就像一场连续剧,每一集都应该演好,不管好坏,要真一点。

”从青涩而瘦弱的少年,到舞台角落的小配角,再到无数人记忆中的济公,他没有选择放下热爱的事业,而是将自己的人生与表演绣在了一起。

人们问他晚年过得如何,他说:“我还在演戏。

”正如他跨越时代参与短视频、面向不同舞台的观众,他用90多年的时间证明,真正的演员不只是一个身份,而是一种活法。

0 阅读:4

历史勘探设

简介:温柳依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