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01年5月,孙恩企图从海上偷袭东晋都城建康。
当时,刘裕巧妙设伏,以少胜多,成功击败了孙恩。
孙恩的军队四处溃散,很多人坠入海中或悬崖,他自己也狼狈地登上船逃走。
这次胜利让东晋政权得以喘息,但国家的情况并不乐观。
北方前秦灭亡后,各个割据政权忙于内斗,无暇南顾。
而南方的东晋,在经历了孙恩起义之后,原本富庶的三吴地区变得一片荒芜,朝廷财政枯竭,国力大损。
桓玄看到这个机会,开始在荆楚地区扩充势力,试图趁机掌控更多权力。
桓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自己的控制。
他任命哥哥桓伟为江州刺史,驻守夏口;派部将皇甫敷、冯该驻守湓口;设立武宁郡和绥安郡,安置流民。
这些举动引起了朝廷的不安。
为了试探桓玄的反应,朝廷征召广州刺史刁逵和豫章太守郭昶之进京,结果被桓玄扣押,这显然是要对抗朝廷的节奏。
此时,东晋朝廷由司马元显主政。
说起司马元显夺权的过程还挺搞笑,他是趁着父亲司马道子喝醉酒时,让朝廷解除司马道子的职务,自己取而代之。
司马道子醒来后虽然恼怒,但也无可奈何,大小政事便交给了司马元显处理。
张法顺作为司马元显的智囊,建议立即出兵讨伐桓玄。
他认为桓玄刚刚取得荆州,人心未定,正好是进攻的好时机。
就在他们商量对策时,庾楷派人来报信说愿意当内应。
庾楷曾是桓玄的手下,但他觉得桓玄有反心,心里不平衡,所以决定投靠朝廷。
司马元显派张法顺去见刘牢之商议具体行动计划。
刘牢之本来是猛将,却突然犹豫起来,含糊其词。
张法顺回来后建议先除掉刘牢之,以免坏事,但司马元显认为还需要依靠刘牢之对付桓玄,便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司马元显决定亲自率军征讨桓玄,提升自己为骠骑大将军,并任命刘牢之为前锋都督。
桓玄得知消息后,起初打算死守江陵,但在长史卞范之的建议下,决定主动出击,发布檄文历数司马元显父子罪状,率兵东下。
二月初七,晋安帝在西池为司马元显壮行,可由于心里发毛,迟迟没有下令开船。
桓玄这边虽然出发了,心里也害怕,担心以下犯上,人心不服,直到过浔阳时才壮起胆来。
桓玄到达姑孰后迅速攻克历阳,俘获了豫州刺史司马尚之。
而此时的司马元显还在指挥船上等待,刘牢之按兵不动。
刘牢之顾虑消灭桓玄后会被司马元显猜忌,因此犹豫不决。
桓玄抓住机会派刘牢之的族舅何穆前去游说:“历史上君臣能相互信任的例子不多,多数都是鸟尽弓藏。
不如调转戈矛,保住富贵。
”刘牢之听从劝告,决定倒戈。
他的儿子刘敬宣和外甥何无忌极力反对,但刘牢之坚持己见。
刘牢之带着北府军冲禁军喊话,司马元显的人马瞬间溃散。
司马元显骑马跑回府里,身边只有张法顺一人一骑跟随。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司马道子只能放声大哭。
桓玄进入建康后,矫诏自命为总百揆,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等职位,随后展开清算行动,处死了司马元显等人,流放会稽王司马道子,不久将其毒杀。
刘牢之被安排外出做会稽内史,连京口也不让他回去了。
刘牢之意识到大祸临头,又想造桓玄的反,召集部众讨论。
参军刘袭直言不讳地说:“将军一生反三次,如此没节操,如何立足?
”说完扬长而去,其他将领也纷纷离他而去。
刘牢之颜面尽失,最终上吊自杀。
刘敬宣与宗室司马休之等人逃奔了后秦。
桓玄称帝后,刘裕暂时投靠了桓玄,担任中军参军。
桓玄的妻子刘氏曾劝他尽早除掉刘裕,但桓玄认为需要刘裕平定中原,等时机成熟再做打算。
与此同时,桓玄计划解散北府军,处决一批旧将,北府军面临灭顶之灾。
刘裕暗中串联,准备利用手中这支劲旅推翻桓玄。
元兴三年二月,刘裕以打猎为名聚集北府军残余兵将1700余人,在京口举义,占领京口后传檄四方,各地纷起响应。
刘裕进展神速,很快攻占广陵,杀死青州刺史桓弘,随后直扑建康,沿途又斩杀前来抵抗的骁将吴甫之、皇甫敷。
桓玄被刘裕吓得魂不附体,急忙召来方士作法,试图以巫术对抗刘裕。
他还问众臣僚:“朕会失败吗?
”从事中郎曹靖之回答:“神怒人怨,臣实在害怕!
”桓玄急得不知所措,命令桓谦和卞范之率兵2万出城御敌。
桓谦的军队害怕北府军,还没开打就胆怯了,很快就被击溃。
桓玄在派桓谦等人抵抗刘裕时,已经打算逃跑,并暗中命殷仲文备好了船只。
听说桓谦等兵败后,桓玄带着儿子桓升、侄子桓浚,在几千亲信的护卫下仓皇出逃。
参军胡藩拉住桓玄的马缰绳说:“还有八百羽林神射手,就这样抛弃他们了吗?
”桓玄用马鞭指了指天,意思是“听天由命吧!
”然后直奔石头城,乘船西去。
三月初三,刘裕进入石头城,建立临时朝廷,安置百官,并派遣刘毅、何无忌与弟弟刘道规追赶桓玄。
尚书王嘏带领百官奉迎乘舆,又派人捉拿桓玄在建康的宗族成员。
刘裕本是个粗人,刚经历如此大事,一并交由刘穆之处置,刘穆之决策果断,成为刘裕的心腹幕僚。
从此,东晋实权牢牢掌握在刘裕和刘穆之手里,他们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随时都可以取消司马氏皇帝的名号。
刘裕善于打仗,不断取得胜利,逐渐建立了足够的功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三月五日,桓玄在逃亡途中被何无忌、刘毅及刘道规追赶,在峥嵘洲打了一仗,桓玄焚毁辎重,挟持晋安帝司马德宗乘夜逃回江陵老巢。
由于人心离散,桓玄在准备逃往汉中时被益州督护斩杀,首级传回建康示众。
司马德宗在江陵复位。
不久,桓楚余党桓振又攻陷江陵,直到16个月后(405年三月)晋军才再次收复江陵,驱逐桓氏势力,迎晋安帝回建康,改元“义熙”。
这一年,刘裕派使团出访长安,向后秦皇帝姚兴提出归还此前侵占的淮北诸郡。
姚兴乖乖答应将淮北12郡全部归还东晋,刘裕因此获封豫章郡公,食邑万户,获赏绢3万匹。
义熙四年正月,由于王谧去世,刘裕入朝商议继任人选,又获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入掌朝政大权。
义熙五年,新上任的南燕国主慕容超肆意侵犯淮北地区,刘裕亲自率兵发起反击,直捣南燕首都广固,灭南燕,把慕容超及其亲族数千人押回建康审判、斩首。
趁着桓玄作乱之时,卢循占据广州,割据岭南地区。
见刘裕带兵北伐南燕,国内空虚,遂率兵卒10万,战舰数以千计向建康扑来。
刘裕亲率精兵赶回建康,尽管日夜兼程南返,士卒多有伤病,而且疲惫不堪,卢循还是被打得一败再败,最终在逃回广州的途中被交州刺史杜慧度砍杀,随后收复广州。
接下来3年,刘裕先后消灭割据江陵的刘毅、割据成都的谯纵、割据襄阳的司马休之等,统一了整个南方地区。
义熙十二年,刘裕率将军王镇恶、檀道济、沈田子等分五路,水陆并进,进攻后秦,沿途击败北魏10万重兵,收复了滑台、许昌、洛阳等重镇。
次年八月一举攻陷长安,后秦皇帝姚泓率群臣投降,后秦灭亡。
刘裕完成了一系列军事、政治措施,功高至伟,东晋朝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当时社会流传着一则小道消息:“昌明之后有二帝。
”“昌明”是孝武帝司马曜的字,也就是说司马曜之后还要经历两代皇帝,东晋才能灭亡。
刘裕相信了这则谶言,为了应验它,只好让亲信王韶之买通晋安帝身边的工作人员,伺机弑君。
司马德文是傻皇帝的同胞弟弟,他日夜警惕地陪侍在司马德宗身边,担心哥哥被坏人所害。
终于有一天,司马德文累倒了。
就在他出宫养病的某一天,王韶之等人潜入宫里,把晋安帝司马德宗给勒死了。
随后让司马德文接任皇帝一职,是为晋恭帝,改元“元熙”。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迫不及待地命令亲信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让司马德文誊抄。
司马德文欣然接受,说:“桓玄篡位时,晋室已经失去天下了,因为有刘公,才延长了将近20年的国祚。
今天做这件事,是心甘情愿的。
”
两天后,司马德文退居到琅琊王府,百官向晋朝最后一位皇帝告别,东晋至此灭亡。
刘裕称帝建宋后,第二年派人将司马德文毒杀,不久又下令将东晋宗室司马氏尽数诛杀,斩草除根。
刘裕从一个草根崛起,最终成为了东晋王朝的终结者。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还在政治上展现了非凡的智慧。
刘裕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就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他不仅完成了个人的梦想,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裕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不断努力的结果。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有志气,任何人都能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