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一纸枕书
编辑|酒酱紫
现在的国产电影市场可谓是一家独大,《哪吒2》票房已登顶全球动画榜第一位,成绩备受瞩目,自然也让其他热映影片感到望尘莫及。
最近《唐探1900》、《封神第第二部:战火西岐》的营销力度明显下滑,想来也是意识到了差距,还不如低调行事。
而《蛟龙行动》更是懂得“见风使舵”,眼看着当下的档期中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赶紧撤档跑路,虽然颜面尽失,但好在能给票房留一个退路。
不过,并不是所有电影的片方都能看清局势,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这不,眼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下简称影版《射雕》)就宣布延长上映到3月31日,这是打算死磕到底?
如果这是一部口碑在线的作品,那不舍得退出竞争也情有可原,但恰恰相反,电影让许多金庸迷感到失望,徐克到底在不甘心什么?
01 打戏靠特效,武侠片要凉凉?一部武侠片的灵魂就在于打戏,这也是当下许多武侠作品所欠缺的地方,曾经刀光剑影的场面,好像很难在电影中看到了。
而这部影版《射雕》最大的问题也是打戏不够对味儿。
尽管徐克当年执导的《笑傲江湖》系列、《龙门飞甲》等多部作品都代表着国产武侠的天花板,可如今的他已然江郎才尽,拍不出当初的感觉了。
新电影的打戏基本就是靠特效,偏偏制作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把九阴真经拍成“原力”,看着假模假样,少了许多武侠韵味。
这种水平别说放在电影中不吸引人,就说《鹊刀门传奇2》的任意一场打戏都可以吊打前者了吧?
万万没想到当下武侠题材的巅峰居然在东北喜剧当中,一群二人转演员派的打戏都能碾压电影咖们了。
人家的运镜、招式设计、氛围营造才是真正的经典感觉,反观徐克拍摄的片段就跟闹着玩似的,也不知道是拍武侠片,还是拍玄幻片。
而且金庸小说不是谁都可以进行改编的。
尤其电影体量与电视剧不同,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想要把故事讲明白不容易,囫囵吞枣般的叙事跟观众平时刷短视频看解说有什么区别?中间掺杂的三角恋戏份更是看得人如芒刺背、如坐针毡。
可以说,影版《射雕》呈现出来的效果远远低于观众预期。
徐克想要拍出侠之大者的气度,家国情怀的恢弘,却做不到立足于原著,改编得一塌糊涂,简直就是辜负了金庸这个名字,而除了内容拉胯之外,选角也是一大短板。
其实影版《射雕》上映前的热度比《哪吒2》都要高,毕竟前者有肖战这样的顶流加盟,直接把流量给拿捏了,以至于最终预售成绩为3.5亿元,影史上排名第五位,在今年春节档排第一。
粉丝们:这把稳了。
然而没想到预售票房并未转化为广泛的路人缘,电影上映后票房涨势乏力,截至目前,累计票房也不过6.5亿。
虽然粉丝们不懂“半场开香槟”的忌讳,但这下也应该意识到自己被狠狠打脸了。
可他们没有将问题归结于故事拉胯,肖战这样的流量演员无法扛票房以及演技达不到还原男主郭靖等种种方面,而是对排片情况相当不满,甚至找影院官方要个说法。
明眼人都知许多粉丝购票是重复购买的,但是线下来的人流量没有想象中多,所以电影院很难给射雕1:1的排片。
而且粉丝多,也意味着黑粉多,难免会对电影口碑造成影响。
一部豆瓣5.3分,评分还没过及格线的电影,与冲进全球票房榜,好评如潮的电影。
换作是你,在只有一张电影票的情况下,你会给谁消费?
至于把票房不佳的原因归结于是资本打压的行为,那就更好笑了,到底谁是资本力捧对象?大家懂得都懂。
路人们还是相当清醒的,只当自己是看了个笑话,不愿意白白浪费钱去看一部烂片,也不愿意看粉丝们自欺欺人的发言。
事实证明,流量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的话,事半功倍。
用不好的话,满盘皆输。
当电影想要用流量演员博眼球,想要依靠粉丝们把握票房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电影圈是极其现实的,电视剧演员与电影咖也存在壁垒,不是凭借流量就可以得到一切。
从《诛仙》到《射雕》,肖战每次踏入电影圈都惨遭票房翻车,恐怕以后片方要选人的时候,也得掂量一下他的号召力了。
而这也不是个例,这两年大量的流量演员想要通过拍摄电影升咖,可能够真正做出成绩的人却少之又少。
比如王俊凯、王源,定位一直不准确,什么都想要尝试一下,可实力不允许啊,哪怕是被前辈带着走都走不动,烂片倒是接了一大堆。
对比一直混迹于电影界的易烊千玺,这差距是一目了然。
不是说导演们不能选择流量演员,而是要谨慎考量其能否真的扛得住作品,若是实力、口碑皆不行,被流量反噬也是必然。
影版《射雕》虽然延期下映,还要在电影市场苦苦挣扎一段时间,但我想最后的效果也不会太好,毕竟电影票房靠得不是粉丝,而是依靠品质所吸引来的大量路人,只有拿出真本事才可以获得观众的一张电影票。
而且但凡它有这个潜质,影院自然也会提升排片量,有钱谁不想赚呢?
赵本山有一句话说得好:“怎么你到哪里,哪里就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呐?”
人不行就别怪路不平,与其找各种借口,不如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这部武侠片差评满天飞。
这几年武侠题材确实不是市场的主流,可观众心中还是有一个武侠梦的,希望有愿意用心制作的导演将资金花费在提升内容上,而非找流量演员走捷径。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
——END——
说实话,肖战是谁我现在都不认识,只知道名字[笑着哭]
会有脑残粉2刷3刷的[得瑟]
在等粉丝的下个月工资[捂脸哭]
这个剧其实也没那么难看!最主要的是与电影名字不匹配。叫《射雕前传》都应该比现在的票房好;看了半天就是郭靖在找黄蓉,最后一场打戏对白来个侠之大者就算完事了!!整个看下来就感觉跟电影名字不对版。
如果金庸先生还活着,绝对不会把射雕的版权买给徐克!这部电影不是演员的问题,再好的演员也拯救不了!
看过书或电视的都知道,纵观郭靖一生,最为称的上为国为民的两场战役,一是跟神雕大侠杨过一起打退蒙哥,二是原著都没描述的国破身亡的这两个襄阳守卫战,这都是郭靖中年以后的,得知要拍青年郭靖,就知道电影好看不到哪里,更何况徐克拍不出侠,更不用说侠之大者了,拍江湖片,身不由己的倒是不错的。但跟侠之大者,能力超凡却献身人民是完全冲突的,更不用说还用了啥也没沉淀的流量明星来拍了。
[赞][赞][赞]
可能是想再割一茬粉丝们3月份的工资吧。
射雕连最大反派杨康都没有,演个什么?东拼西凑,耍酷郭靖,村姑黄蓉。徐老怪的电影还是90年代的好看。
最好笑的雀刀门传奇是个武林题材的类似情景喜剧的片子,人家武打可是玩票啊,你专业的跟人家随便玩玩的都比不过[晕]
别的影片密钥延期,他是视而不见。这是死磕射雕做文章!做人不能太双标!心不黑,没法挣钱!
看了电影,公正来说,我对肖某没有成见,电影的特效整体来说还是可圈可点的,而电影的票房失利问题主要还是在人物塑造上,以及导演在对“侠之大者”的理解上。“侠之大者”的核心是“为国为民”,结果电影中郭靖的表现几乎体现不出这个核心,更像是恋爱脑上头的圣母……难道反个西毒欧阳锋就算“侠之大者”了吗?
和演员有关系吗?根本就没有。主要是剧情和武术特效不精彩。无论换谁,都一样,或许还不及肖战带来的票房。
不甘心没有骗到老百姓的钱[哈哈笑],不明白老百姓为什么这聪聪的?[得瑟][得瑟][得瑟]
想看没有影院排片
看名字就没什么兴趣
好像其中四五亿的大头还是靠首映前两天靠骗靠偷袭得来的[吃瓜]
四字哥和王传君现在演技爆炸。肖战和王一博只能靠粉。
没有剧本了吗?人懒惰炒冷饭还要人去为你买单?
这么辣眼睛的电影,竟然还有人能看完?牛逼![呲牙笑]
2025过年期间,武侠电影巅峰之作。
这点票房估计不够几个演员的出场费
武侠就武侠,武功怎么扯都可以,但是扯上报效国家这种高度,就是扯淡。。。
射雕剧情太熟悉了,没啥好看了
标题党
连排片都没有的破玩意延期就是个笑话
请问哪部电影没有密钥续约,十几二十天就下架的?有的续4个月也没见你说,其他几部不也还在上映吗
其他电影也延期下映了,为什么只盯着射雕?
王晶徐克之流越怕武侠越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