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习以为常的“好习惯”,正在毁掉健康……有人每天都在做

桐乐说健康 2024-12-25 20:10:34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然而,很多人并未意识到,有些习以为常的“好习惯”,竟然可能全是错的,甚至有的人每天都在重复这些习惯!

【误区一】· 冬季泡脚,水越热效果越好 ·

冬季睡前泡脚是个好习惯。在泡脚时,有些人觉得水越热效果越好,不热不烫甚至不算是泡脚。

2023年,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李国菁在“CCTV生活圈”微信公号刊文提醒,如果水太热,即使你不觉得烫,长时间浸泡也会引发低温烫伤,出现发白、红肿、脱皮或水疱等情况,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组织坏死。

成年人的泡脚最佳水温在38℃~43℃左右;儿童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年人对温度感觉迟钝,二者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8℃~40℃左右,并应当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误区二】· 冬天气温变冷,门窗要紧闭 ·

冬季,很多老人会选择把门窗紧闭,窝在家中“猫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陈运202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这种行为在把寒冷关在窗外的同时,也把“缺氧”的污染空气关在了屋内。实验显示,在10平方米的房间里,如果门窗紧闭,让3个人同时在室内,3个小时后,会使房间内温度上升,二氧化碳、细菌、灰尘数量都会增加。

长时间吸入这样的空气,轻则会出现头痛、头晕、精神萎靡不振、睡眠质量差等症状,重则会诱发或加重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心肺疾病,对健康十分不利。天气晴朗时开窗通风,这是增加室内空气含氧量最好、最有效的办法。

【误区三】· 一勺猪油等于五服药,猪油更营养 ·

和其他油类相比,猪油有着无法替代的特殊香味,能够刺激人们的食欲,让菜更加美味。特别是老人常说:一勺猪油相当于五服药!有些人认为常吃猪油更营养健康。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2024年在“健康中国”微信公号刊文指出,“一勺猪油等于五服药”实属无稽之谈。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脂肪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饮食应以植物油为主,并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让营养更全面。

【误区四】· 经常腰痛背酸,睡硬板床更好 ·

现在很多人都有腰痛的问题,有人对此给出的建议是“回家睡硬板床吧,硬板床对腰好”,于是有些人就撤掉床垫,直接铺一张床单睡在床板上。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纪刚2024年在“科学辟谣”微信公号刊文解释,由于正常人体脊柱存在“S”型生理曲线,仰卧位睡在硬板床会导致人体腰部出现悬空情况,长此以往会导致腰部肌肉无法放松,出现紧张酸痛、脊柱僵硬情况,进而导致劳损或脊柱曲度变直等情况的出现。

建议选择中等硬度的床垫(3:1原则):即每3厘米床垫,用手按压可以向下1厘米。同时,床垫需有可均匀承托人体脊柱生理曲度形态的支撑能力。

【误区五】· 清淡饮食,就是要长期吃素 ·

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医生总会叮嘱一句“注意清淡饮食”。然而,很多人对清淡饮食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清淡饮食就是“尽量吃素,不能吃肉”。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毛之奇2021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指出,长期吃素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身体虚弱无力、面色苍白,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长期营养缺乏,就容易引起老年痴呆等疾病。

所以,即使医生的要求是清淡饮食,也要尽量荤素都吃。日常要注重均衡饮食,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来源和适量的脂肪。在此基础上再提倡口味清淡,做到少油、少盐、少糖。

【误区六】· 刷牙时间越长,牙齿越干净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高雪梅2024年在“健康中国”微信公号刊文指出,刷牙时间超过5分钟,并不能清除牙齿表面更多的牙垢。相反,长时间刷牙还可能损伤牙釉质和形成楔状缺损。

因此,想要达到良好的清洁效果,刷牙时间以2~3分钟为宜。2~3分钟的刷牙时间,足够我们充分清洁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同时又不会对口腔组织造成过度刺激。

【误区七】· 土榨油纯天然,营养更健康 ·

在食用油的选择上,很多人认为自榨油更天然、更安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营养师谷传玲2023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土榨油不像超市卖的成品油,要经过真菌毒素的检测,黄曲霉毒素必须控制在某个限量以内。而土榨油的油料作物和榨油工艺中都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导致黄曲霉毒素超标,有损人体健康。

【误区八】· 定期掏掏耳朵,干净又健康 ·

从小到大,人们习惯性地使用各种工具,如棉签或耳勺,以清除耳道内的耳垢。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保持耳道清洁和舒适的必要措施。然而,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刘玉和2024年在“健康中国”微信公号刊文表示,耳屎又叫耵聍,对鼓膜有保护作用,它能防止异物直接损伤鼓膜。耵聍含有油脂,能保护外耳道的皮肤,防止耳道因干燥而瘙痒。耵聍具有一定黏性,能防止昆虫进入耳道。此外,耵聍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当人们进行咳嗽、咀嚼、吞咽等日常活动,以及睡觉姿势发生改变时,微小的耵聍便会随之掉出耳道。如果耵聍长得很硬很大,甚至堵住耳道,建议去医院取出来。自己操作很容易伤害耳道或鼓膜。

THE END

来源:健康时报(编辑|王楠 审稿|鲁洋)

除了补脑,核桃还有这4大益处!坚持吃6个月,大脑真的可能发生变化

2025年ADA《糖尿病管理标准》发布!更新要点一览

超10万人研究发现,经常喝牛奶,或增加心脏病风险,尤其是…

点分享点收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