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根据《若干措施》可知,杭州从五个方面,提出14条具体措施,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在算力方面,《若干措施》明确指出,鼓励企业开展算力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市级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支持,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加大融资贴息支持力度,单个企业享受贴息金额每年不超过1000万元;每年“算力券”总额提升至2.5亿元,单家企业每年“算力券”申领不超过800万元。
去年7月,杭州已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当时的文件提出算力支撑、模型生态、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四个方面工作任务,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算力+强算法+大数据”的产业生态。
其中可开放算力规模在使用半精度输出输入(FP16)下达到5000千万亿次浮点指令/秒(PFLOPS)以上,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60%以上。
今年年初,杭州市新春第一会杭州市委书记刘捷两提Sora大模型,杭州此次发布《若干措施》,也增加了不少对于培育模型开放生态的支持内容。
鼓励企业自研模型申请模型备案,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支持模型开源社区建设,给予每家企业20万元—100万元分档奖励。
当下,杭州拥有的大模型包括阿里云的通义大模型家族,西湖心辰的西湖、宇视科技的梧桐、恒生电子的Light-GPT、蚂蚁集团的贞仪、新华三H3C的百业灵犀、实在智能的塔斯、网易伏羲的玉言等,这些为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赋能实体经济方面,杭州征集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制造业细分领域的示范应用及解决方案,奖励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根据《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杭州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660亿元以上。
目前,杭州的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城西科创大走廊、萧山及滨江区双核集聚,余杭区、西湖区、钱塘区、临安区、上城区、拱墅区、富阳区等多点布局的态势。
《2023年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杭州纳入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统计体系的企业达548家,营收2487亿元。根据《2023-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3年杭州在中国人工智能城市评估排行榜中列第二位,仅次于北京。
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这里不仅汇聚了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龙头企业,以及正元智慧、申昊科技等上市企业和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而且智能网联驾驶测试与评价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浙江中心)、杭州市无人机运行管理服务中心、无人驾驶产业大脑等综合研发试验平台成功落地。
这些企业在芯片、智能计算、人工智能终端场景等“AI+”融合领域展开创新,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铺设了“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助力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表示,杭州要把高水平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作为深化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首要任务,积极培育“高算力+强算法+大数据”的产业新生态,全力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输出源地、数据共享高地,拿到开启杭州发展下一个“黄金二十年”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