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刑侦史上,有这样一起案件,从1988年案发到2016年凶手被抓,破案过程长达28年,历经8任公安局长,前后调集上百位刑侦专家皆无法破案。
此案让几代民警活在这起案件的阴影下,甚至不好意思穿警服,凶手最后却被一种意外的方式抓获,这就是当年曾造成巨大社会恐慌的,被称为世纪悬案的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

此案还要从1988年说起,这年5月26日的傍晚时分,白银市公安机关接到报警,称永丰街有人死在家中。
接到报警,警方迅速赶到现场,现场惨不忍睹,家中被翻得乱七八糟,被害人为女性,长裤被扒,倒在床边,脖子上被砍了一刀,几乎要断掉,床上到处都是血迹,有一个跟着一块出现场的刚入职的新刑警看到这一幕,转身跑了出去,哇哇直吐。
经查,死者白某,某公司23岁的女职工。
此案一经传出,震惊全省,省里高度重视,公安厅立即派人前往。
在现场,侦查人员发现受害人左腿内侧有个血手印,门把手处也有一处指纹。
现场显然被清理过,足迹很模糊,凶手离开得很从容。
两枚指纹成为现场唯一能够找到的直接线索,紧接着,一切的侦破工作都围绕着这枚指纹在进行。
当时没有什么指纹识别技术,就靠人工没日没夜的一枚一枚的比对,几乎把全城查了个遍,但却没有任何结果。
谁也没想到,这个案子一查就是六年多,除了那枚血指纹之外,没有发现凶手的任何踪迹。
时任白银公安局副局长冯明强为了此案不知耗费了多少心神,但直到1994年退休,他也没能亲手破获此案,最终在无尽的遗憾之中离开了公安局。
公安干警们并没有放弃此案,一直在查找线索,而就在干警们继续努力寻找线索之时,时隔六年,白银再次发生凶杀案,且杀人手法与六年前何其相似。

1994年7月27日,白银警方接到报警,一名年仅19岁的女职工惨死在白银供电局的单身宿舍内。
警方来到现场之后,眼前的一幕惨不忍睹,被害人颈部被切开,上身刀伤高达36处。
警方立即将两案并案侦查,“白银连环强奸杀人案”的专案组因此成立。
警方全力破案,铺天盖地的排查,警队使尽了当时可以采用的一切手段,大家骑着自行车,犄角旮旯的村子都没放过,可最终结果一无所获。
此案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恐慌,有的搬家了,没搬家的,晚上也都不会出门,即使要出门,也是成群结队。
躲在暗处的凶手似乎特别喜欢看到这种紧张的氛围,或许是为了更加刺激,1998年他又开始作案了,并且一年之内作案四起,有两起甚至只隔了三天。
并且,最严重的是此时的凶手已经不满足于强奸杀人了,已经有被害人的身体组织开始缺失。
多案未破,多案又起,凶手的残酷与反侦察能力几乎让办案陷入了愤怒与抓狂之中。
先不说前面的,就说1998年这接连四起杀人案,让人民群众陷入深度恐惧之中的同时,也对公安机关的破案能力提出了严重的质疑。
当时面对舆论,警方也没有办法,虽然把凶手的特点总结的非常到位,虽然破案需要的足迹、痕迹、指纹、DNA等都有现成的,但就是破不了案,大家只能顶着老百姓的骂继续工作。
在当时,很多公安干警大多穿着便衣上班,因为都感觉身上的那身警服太沉重,甚至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对不起身上穿的这身警服。
此时的白银城,已经陷入了一种非正常的状态,满城皆是恐怖氛围,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身边没有几个人陪的都不敢出门,更不要提穿什么漂亮衣服了。

老百姓急,警方更急,迟迟破不了案,上级的问责倒是其次,人民群众的问责才是最扎心的,人民群众保护神的形象正在一点点的坍塌。
而就在人民警察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逐渐失去公信力的时候,凶手似乎在暗处正在幸灾乐祸的看着这一切。
他决定再加把火,火越旺,他似乎越兴奋,于是,在2000年、2001年、2002年,他又连续作案三次,此时的警方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了。
14年时间,连续九起命案,刑警队换了一批又一批队员,局长换了一任又一任,竟一件未破,连凶手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从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间,白银市共有9名、包头市有名2名,共计11名女性陆续在家中被残忍杀害,受害人中年龄最小的才8岁。

警方从现场行凶的特点来看,皆是一人所为。
但自从2002年之后,凶手再没出现过,也没有再出现过凶杀案。
警方推断,他的收手,或许跟警方开始大规模排查、录指纹、重金悬赏有关,也就是说警方的一系列行为,让凶手慌了,不敢再出现了。
从这以后警方并没有停止追查,但年年追查,年年失望。
期间公安部曾调不下于百名的刑侦专家参与此案,但最终都毫无收获。
曾经参与此案,负责此案的老公安老刑警,有的退休,有的离世,有的退休后连做梦都在指挥大家找线索,有的在弥留之际还在问案子的进展。
可以说此案不知制造了多少遗憾和无奈,制造了多少心酸与不甘。
他们似乎很不受老天的眷顾,追凶十几年,但凶手始终是仿如泥牛入海,不让他们发现半点踪迹。

凶手画像
就当所有人认为这起案件终将会成为一起悬案的时候,2015年下半年,案子突然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转机。
此时,一名姓高的男子因行贿罪被抓,期间采集了他的血样和DNA。
可是没想到,当警方在数据库中将他的样本与当年命案现场留下的生物痕迹进行了比对以后发现,二指之间竟然高度吻合。
这不禁让干警们一阵紧张和激动,难道查了这么多年,凶手终于现形了?
但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发现,此人并不是杀人凶手,这不免让所有干警们瞬间有些失落,难道线索就这么昙花一现就断了吗?难道案子永远都破不了了吗?
但是基因有基因的特点,一个人的基因和整个家族的基因是基本吻合的,也可以说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基因谱系,这个是不会改变的。
既然凶手的基因和一名高姓男子的基因吻合,那就说明凶手很可能和这名男子是一个家族的。
那接下来只要查一下整个高氏家族所有男性成员的DNA就可以了。
所有干警都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20多年了,他们从来没有感到过离凶手这么近。
最终,经过一个个排查,有一个叫高承勇的进入了警方的视野,并随即对其展开调查。
经查,高承勇原籍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人,有5个姐姐,和1个哥哥,他排行老七,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从小性格孤僻,和哥哥姐姐们的关系都不好。
据他的堂哥高承科回忆,高承勇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高承勇和妻子张某结婚时,没有什么仪式,草草摆了几桌酒。结婚后,夫妻俩的经济状况也没有改观。
张某坐月子时,高承勇本应在家照顾妻子,照看农活,但他却消失了。张某没得吃,也无人照顾,只好扯着噪子叫一墙之隔的堂嫂,勉强要点馍馍饱腹。
据他邻居高俊伟回忆,那一段时间高承勇经常出门,每次出去都是好几天。回来后就给他发烟抽,还在晚饭后给大家讲述白银市区发生了什么样的杀人案,把哪里割了等等。当时谁也没去多想,他怎么那么清楚。
一些邻居也都曾听过高承勇讲述白银“杀人狂魔”的故事。
在邻居们眼里,高承勇除了与哥哥姐姐关系不好之外,虽然话不多,却是一个孝顺稳重的人,对妻子也特别好。
他家庭美满,两个孩子都很有出息,大儿子研究生毕业,任职于一家科研单位,小儿子本科毕业,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像这样的人会是杀人凶手吗?
2016年8月26日上午,警方在白银市工业学校的小卖部里,第一次见到高承勇。
警方在来抓高承勇之前,想到了各种他反抗拒捕的情形,可当他真看到警察的时候,去平静的吓人。

在审讯的时候,他没有任何狡辩,非常冷静的如数家珍似的讲述着每一起案件的细节,脸上毫无波澜,语气少有起伏。问他什么,他就说什么,绝无半点隐瞒。
以至于干警们都不习惯他这种说话方式,很长时间才适应过来。
他向警方说第一起案件的动机是因盗窃未遂,被受害者撞破才杀人。
参与审讯的干警说:“你想象不到他那种冷静,人过分冷静,其实已经是一种机械性的麻木。”
2017年7月法庭审理此案时,高承勇在庭上表现的很平静,显得很木讷。
直到看到受害者家属流着泪陈述时,他有所感触,才面对家属三鞠躬,说了句“对不起”。
法院审理查明,高承勇于1988年5月至2002年2月,先后在甘肃省白银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共作案11起,其中实施抢劫作案4起,实施抢劫、侮辱尸体作案4起,实施抢劫、故意杀人、强奸作案2起,实施抢劫、故意杀人、侮辱尸体作案1起,共致11名女性被害人死亡。
2018年3月30日,高承勇一审被判处死刑,并当庭表示不上诉。

这起跨度长达28年,曾一度被称为“世纪悬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起案件曾给太多人留下遗憾,作为此案曾经的经办人老刑警张国孝,曾经破案无数,获奖无数,唯独白银连环杀人案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当年为了破获此案,他曾面向全国公布自己的号码作为线索征集热线,此后睡觉就习惯把手机放在枕头边,以防遗漏任何一条线索,追凶的20多年,因为满脑子都是这个案,甚至连做梦都在指挥大家找线索。
但他苦苦追凶20多年,却没有一点结果。
2006年,他得了癌症,妻子在医院陪着他时,只要一提到白银连环杀人案,他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摇头,甚至为自己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抓住凶手而痛哭失声。
临终前,他说他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看不到凶手被绳之以法,但他坚信他去世后这个案子肯定会被破,凶手肯定能够归案。
高承勇被抓后,他的妻子摸着他生前的警官证,动情的说:“老张,这回你可算踏实了,再也不用惦记了,你苦苦追了二十年的人终于抓到了。”

虽然高承勇作案11起,涉及人命11条,罪大恶极,判死刑都不足以平民愤,但是在我国的法律中死刑已经是最重的刑罚了,无法再判处他更重的刑罚了。
28年的时间,正义虽然来了,但来的太迟了,它已经完全无法弥补受害人的悲剧以及受害人家属们的创伤了。
唯愿悲剧不再重演,逝者永远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