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快看张同学
近期法国新上任的总理刚刚宣布过访华,中国商务部这边释放了一个非常微妙的信号,商务部认定欧盟构成贸易投资壁垒,间接性的导致中企损失76亿元项目。
那么欧盟当时做了什么?未来中国会造成什么影响?
中国商务部的调查
中国商务部历时数月的调查,最终落下帷幕,其结论直指欧盟在贸易投资领域设置壁垒,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这项调查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严谨的调查程序进行的。
中国商务部于2024年7月10日启动了这项调查,旨在回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申请,并查明欧盟在运用《外国补贴条例》对中国企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构成贸易投资壁垒的行为。
为了确保调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调查机关采取了多种方式收集信息和证据,他们不仅深入一线,对受欧盟FSR调查影响的铁路机车、光伏、风电、安检设备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详细了解企业遭受的具体影响和经济损失。
还通过问卷调查和意见征集等方式,广泛收集了各利害关系方对FSR调查的看法和意见,力求从多角度还原事件真相。
欧盟对于中国的针对性调查,对中国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害,间接性的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之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说是非常夸张的,这也让中国产品的国际影响力降低了很多。
根据官方报道,由于调查的影响,中国企业被拍放弃了价值76亿元人民币的投标项目,其他受到影响的项目总体价值,更是近乎100亿人民币,其他零零散散的赔付等支出也是达到了近亿元。
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欧盟的FSR调查对中国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受影响的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进出口领域,这一领域对中欧贸易关系至关重要,也使得此次摩擦的意义更加重大。
欧盟行为及法国角色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的行为,正是此次贸易摩擦的导火索,这一举措被中方视为构成了贸易投资壁垒,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
而在这场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贸易战中,法国扮演了关键的推动者角色,法国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使得欧盟最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了高额关税,加剧了中欧贸易紧张局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总理贝鲁内选择访华,其目的和意图引发了诸多猜测,一方面法国可能希望通过此次访问,缓和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中方在贝鲁访华前夕公布调查结果,无疑给法国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让贝鲁此次访华之旅显得格外尴尬,中方的这一举动,被解读为向法国,乃至整个欧盟发出的明确信号:中国不会对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坐视不理。
贝鲁访华前夕,中方公布调查结果的时机选择,无疑是一个精心策划的策略。这不仅让法国在谈判桌上处于被动地位,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和能力。
面对欧盟的贸易壁垒行为,中国并没有选择被动承受,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精准的反制措施。这些措施并非随意而为,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旨在对那些支持对华加征关税的欧盟强硬派国家施压,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代价。
中国对欧盟的乳制品、白兰地和猪肉产品实施贸易限制,就是其反制措施的具体体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分别指向不同的欧盟国家:白兰地主要来自法国,猪肉主要来自意大利等国,而乳制品则主要来自荷兰等国。
这些国家都是欧盟通过对华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主要支持者,通过反制措施,中国精准打击了这些国家的核心利益,迫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行为。
中国的反制措施,不仅体现了其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也展现了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时,经常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先发起制裁,然后在后续谈判中以此作为筹码,争取谈判的主动权。
而这一次,中国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策略,在法国总理访华前夕公布调查结果,并暗示可能采取进一步的反制措施,从而在谈判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未来,中欧贸易摩擦可能会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局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会更加频繁,涉及的领域也会更加广泛。
另一方面中欧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等领域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空间。
中欧双方需要保持沟通对话,增进相互理解,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避免摩擦升级,同时,双方也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稳定、健康的中欧关系,为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交织在一起,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提高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维护自身权益,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国际贸易体系。
信源:
观察者网01-07《马克龙:法国新任总理将访华,寻求干邑贸易争端进展》
观察者网01-09《“中企被迫放弃76亿元投标项目”,商务部认定欧盟构成贸易投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