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扶老太太被讹100万,老太太发誓说谎死全家,儿媳却说漏嘴

衣在配不在贵哦 2025-04-28 20:53:45

从小我们就知道要尊老爱幼,可是当老人“倚老卖老”,他还值得我们去尊敬吗?

比如,四川达州曾发生了一起“扶人被讹”事件,从此将社会信任的口子给撕开。

如今人们面对摔倒的弱势群体,纠结扶不扶,正是拜当年的事件所赐。

一位老太太在路边摔倒了,当时恰好一群小学生路过,见状赶忙将她给扶了起来。

本来是做了好事,不曾想老太太的反应,直接给其中一位小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老太太被扶起来后,她随即抓住了一位叫做江小云的男孩,并假装气愤道:“是你撞得我。”

江小云才9岁,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突发事件,当即就呆在那里,也不知道怎么去辩解。

随着围观群众越来越多,老太太的指责声越来越大,好心的路人则为她打通了江小云爸爸江丕东的电话。

听说儿子撞人了,江丕东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了案发“现场”,直接不问事件经过,当众扇了儿子一巴掌,随后将老太太带去医院做检查。

经过检查,老太太左腿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医生评估治疗费在一万多。

江丕东自知理亏,安抚老太太自己一定会给她治疗好。

可是没想到,老太太的儿子龚春红赶走医院后,直接开口索要100万的医药费和精神损失费。

觉得对方狮子大开口的江丕东才意识到,这事有蹊跷。

于是回家后,他仔细询问了儿子事情的来龙去脉,才知道冤枉儿子了。

为了证明儿子的清白,为了维权,他开始去搜集证据。

很快,有几位在案发现场的街坊站出来说,看到老太太是自己摔倒的。

恰好那个路段有一户人家安装有监控,他向江丕东提供了监控视频。只见视频中老太太摔倒的时候,周围空无一人,一会后才被一群小学生扶起。

有了证据后,江丕东直接报警,可即便是铁证如山,老太太还发毒誓:“我冤枉他我全家死绝。”

随后,老太太儿媳在跟邻居聊天的时候说漏了嘴,也说她是自己摔倒的,直接让事情水落石出。

在所有的证据面前,警方迅速做出反应,以敲诈勒索拘留了老太太儿子10天,罚款500元。

虽然说这件事情最后还了江小云清白,可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是一辈子的。

在他接受到的教育里面,明明是要尊老爱幼,要诚信善良。经过这一闹,他开始怀疑了,为什么自己在遵守,而别人不遵守呢?原本是善良的孩子,可能会变得不再善良。

一旦信任崩塌,那么冷漠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在这个扶人就要被讹100万的时代,扶不扶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争论性的问题。

网络上总是出现一些年轻人帮助老年人的例子,他们总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自己的父母外出,也能得到同样的帮助。”

当越来越多年轻人“签订”了“在外互助父母”契约,这种观念便会植入人心,形成一个默契。

可是一旦有一方不履行契约上的约定,那么信任便会崩塌。

在2025年1月份,有一架从杭州飞往葡萄牙里斯本的国际航班,一位中国旅客晕倒了。

好在飞机上有一位医务工作者,他对病人提供了及时的相助,机组人员也积极参与到救援中,致使旅客后面情况有所缓解。

可在下飞机前,机组工作人员拿出一份记录,要求医生签责任医生字,并要求他提供执业医生证书。

这样做,无非就是为了帮机组撇清关系。若是这位旅客出了事,责任全部由这位医生承担。

明明是做了好事,却被要求承担责任,万幸这位旅客最后安然无恙。

尽管我国《民法典》规定,实施救助导致受助人损害时,施救者不需承担民事责任。

可现实中依旧存在许多救人反被讹的情况,如此一来,社会上的爱心行为越来越少。

当一个善良的人做了好事,反被讹,或者是要求签订责任书时,那么她的心便会慢慢凉下去,总有一天,再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便不会上前,成为冷漠的看客。

可这个世界不能缺少善意,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在哪一天也需要帮助。所以,即便社会如此冷漠,我们还是要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但在帮助别人之前,一定要留好证据。

0 阅读:10

衣在配不在贵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