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期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战争,广义上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
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攻下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差一点就打到了越南的首都河内,一个月之内便宣布取得胜利。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破坏,之后撤出越南。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我军只打了28天就撤兵,笔者来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讲一下这场战争为何会爆发。
在笔者看来,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中越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对越南是有巨大帮助的。
越南抗法战争中,中国与北越都反对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政权,中方曾支援北越。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中,中国和苏联都向北越提供了援助,共同对抗美国。
但是,在中苏关系交恶之后,一切就都变了。
1969年3月,中苏爆发珍宝岛冲突。此后,中国与苏联持续处于敌对状态。
而越南认为苏联的“大腿”更粗,所以果断加入了苏联阵营,并对中国进行牵制。
之后,中越关系急剧恶化。

1958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明确指出:
“这项规定适用于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
9月14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照会周总理,表示: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8年9月4日关于领海决定的声明。”
1974年,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学校九年级《地理》教科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课中写道:
“从南沙、西沙各岛到海南岛、台湾岛、澎湖列岛、舟山群岛,……这些岛呈弓形状,构成了保卫中国大陆的一座‘长城’。”
也就是说,这时候越南政府是承认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是属于中国的。
直到1978年9月起,越南开始指责中国军队越界,并侵占中国南沙群岛96%以上的岛屿。

1975年,越南取得越南战争最终胜利统一越南之后,越南国内的排华事件频频发生,有大量华侨、华裔惨遭越南杀害。
华侨、华裔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直接导致大量越南华侨、华裔返回中国。

1978年12月25日,10万越南精锐向柬埔寨发动进攻,并在1979年1月7日攻占了柬埔寨的首都金边,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建立了傀儡政权。
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尤其是中国。
中国当时担忧越南的行动不仅侵犯了柬埔寨的主权,也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边境的安全,中国决定采取行动。

“为了支援柬埔寨人民反对越南侵略扩张的正义斗争,打击越南的反动气焰,牵制越南侵略行动,争取我国边境的和平稳定”,中方最开始打算“用3到5天时间歼灭越军1到2个师,速战速决,震慑越南的气焰”。
在越南发动大规模侵略柬埔寨战争后,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扩大对越作战规模,将“进攻目标由边境县级城镇升级到省会城市,时间延长到15-20天,消灭越军3到5个师,加大对越南的有限惩罚力度。”
1979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军委下达《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命令》,决定于2月17日拂晓,从广西、云南方向同时发起对越作战。

战争爆发后,我军可以说是一路莽过去,仅用10天时间就攻打到了河内的门户凉山市。
2月27日,我军开始攻打凉山,用两天时间基本扫除了外围的防守越军,直逼谅山市区。
3月1日,我军东线55军集结了19个炮兵营的306门火炮,对谅山市内33个重要目标展开了强烈的火力急袭。

在短短30分钟内,超过9900发炮弹纷纷飞射而出,谅山市区的军营、火车站、汽车站、发电厂、政府大楼、公安厅等主要建筑物遭到了严重的损毁,使得谅山市完全陷入了瘫痪状态。
战后,有越军回忆起这场战役,仍然感到心有余悸:
“敌人从上午开始猛烈地进行炮击,无法想象他们的火力是如此强大,炮声震耳欲聋,这样激烈的炮火场面我以前从未见过。炮弹不断地轰击着,数量多得无法计数,他们封锁了所有的道路,我们简直无法抵挡,只能爬山逃离。”
炮击停止后,中国军队向谅山市区发起猛攻,战至3月2日中午12时,全部攻占了谅山北市区。
3月5日,中国军队东西两线深入越南境内40公里,越南北部一系列重镇被攻克,越南首都河内完全暴露在解放军的眼皮子底下,战略目的已经达到。
从3月6日起,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开始撤退。

在此期间,中国军队一方面将大量中国无偿支援越南的物资运回国,同时有计划地摧毁了越南北部地区的大量基建设施,并且在撤退路线上铺设地雷,导致越军无法发动大规模追击行动。
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战争结束。
为什么我军只打了28天就撤军?严格说来,我军都没有打28天这么久,毕竟从3月6日就开始撤军了。
那么这场战争把越南打服气了吗?
并没有,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十年边境冲突了。
那么为什么只打了这么短时间呢?
在笔者看来,理由有以下三点:
一、此战暴露出我军很多问题不论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军队历来是以弱胜强,所使用的战术就是穿插、迂回、包围等,以此来抵消对手的火力优势。
但是,中国和越南的战争却与以往不同。中方的武器装备其实优于越南,尤其是火炮方面。但中方在战争初期依然选择以往的战术,并没有选择火力压制的方式来进行战争,造成了大量伤亡。

同时,我军中下级军事指挥官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参与战争,普遍缺乏实战经验。另外,我军又在十年浩劫时期缺乏训练,导致军事素质倒退。所以,在这场战争中存在指挥失当、协同失调、编制缺理与军备不配套等问题:
因为长期没有战斗,解放军部分军官军事技能不强,在作战时指挥不力;
59式、62式坦克不适合在山地配合步兵作战,在战斗中被击中损失数量极多;
56式半自动步枪在丛林战和近战中火力不如越军装备强大;
没有军衔制导致部队在战场临时重组时不能迅速确定指挥关系;
缺少能够保护步兵的装甲运兵车和步兵战车,使得步兵不得不搭载坦克外表代步行进因此易受攻击等问题都在战争中暴露出来。
不过,这场战争也让我军充分认识到这些不足,并在战争中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在随后的十年边境轮战中,既培养了军事人才,又改善了军事装备。

中方在撤军时,运走了大量物资,破坏了越南的大量基础设施,同时埋下了大量地雷,导致越南在多年以后依然受此影响。
此外,中方打乱了苏联和越南的战略部署,借此战争争取到了改革开放的宝贵时机。
同时,这场战争也表明了中方“联美抗苏”的决心,使得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快速进入一个近十年的黄金时期,中国获得进口大量西方投资和技术的时机。
另外,因为这场战争的爆发,越南在柬埔寨的军队被迫回返,中方“围魏救赵”的策略达成,牵制了越南的侵略行动。

上文已经说过,中方只是想打击越南的嚣张气焰,并且最初只是想歼灭越军的1到2个师而已,并没有爆发全面战争的想法。所以,即便中方已经快要打到越南的首都河内了,依然选择了撤兵。
其实,越南并没有宣布战败。在中方宣布撤军的时候,越南随后就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表示要抵抗到底。同时,越南在柬埔寨的精锐部队即将返回国内。如果中方继续作战,那么很有可能与越南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争。
所以,越军曾说出这样的狂言:
“中国军队得幸亏他们撤得早,不然他们没有好果子吃!”
另外,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爆发之前,为了防止苏联对越南的支援,中方在北方的四大战区(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及新疆军区)也已经进入临战状态。但是,苏联对中方依然形成了巨大压力,中方撤军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与越南的关系才开始缓和,直到1991年11月,中越关系才实现正常化。
为了不刺激越南,中方对这场战争没有过多宣传,而参加这场战争的解放军战士也仿佛已经被人遗忘。
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付出了太多太多!
认识好几位参加过轮战的老兵,有的去过两次,非常崇敬这些为保卫国土献身的老兵。老兵的故事可能会被遗忘,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都在!
胡说八道!名字就叫对越自卫反击战……
那些在越战中牺牲的英雄们不应该被人遗忘!
应该占领越南!恢复对越南的统治!这样就没有越南在西沙群岛的领土争议!
当时就该灭了越南,我想美国肯定乐意见到了的
撤退是对的,看看现在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就知道了,一旦苏联介入,到时候退也不好退了
再进攻又怎么样,中国打的反击战,而越南是想入侵中国,中国不像美日印越等西方国家,中国只想发展…
黏住了可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