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波,有点意思莫迪这回服软了?对,你没听错。在那个烧了230亿美元、搞了四年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彻底扑街后,印度似乎终于想明白了:跟中国对着干,性价比不高。这计划本来是想把在中国的工厂都搬到印度去,结果四年下来,连个响儿都没听到。“印度制造”跟“中国制造”比,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莫迪估计心里也犯嘀咕:这钱打水漂了?
这不,前脚刚叫停计划,后脚就派了个豪华天团来北京。外交、国防、内政、移民,一个部门都没落下,浩浩荡荡就来了。说是开什么第33次中印边境事务磋商会,我看啊,醉翁之意不在酒。两边官方的声明都挺冠冕堂皇的,什么“积极”“建设性”,反正场面话嘛,都得说。重点是,这回印度的态度跟以前不一样了,明显软了不少。
以前在边境问题上,印度那叫一个寸土不让,现在居然开始谈合作了?还要重启凯拉什-玛旁雍错朝圣路线、共享跨境河流数据、促进边境贸易?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别急,还有更精彩的。印度媒体放风说,政府正在考虑放宽甚至取消之前对中国搞的那些贸易和投资限制。签证要求、关税,能松的都松。一位印度官员说得更直接:中印在生意上的和解是迟早的事,就差个合适的时机了。这话说得,跟算命先生似的,神神叨叨。不过仔细想想,也挺有道理。印度现在内外交困,经济发展不给力,疫情后遗症还没缓过来,哪还有心思跟中国较劲?
再说了,中国这边的态度也一直很明确: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咱们又不是非得跟印度过不去,大家一起发财不好吗?当然,边境问题还得接着谈。这第24次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估计很快就要安排上了。毕竟这才是两国关系的症结所在,一天不解决,一天就别想彻底消停。不过话说回来,这次印度的态度转变,确实是个好兆头。莫迪之前还把中印之间的矛盾比喻成“家里闹别扭”,看来是真想把这个别扭给解开了。
中印这两个亚洲巨人,要是能好好合作,那绝对是1+1>2的效果。别的不说,就说这市场规模,全球还有谁能比?所以啊,印度这波操作,我个人觉得还是挺有诚意的。至于以后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但至少现在,这扇合作的大门,算是重新打开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咱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