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张学良听说儿子要回大陆,再三嘱咐:务必先到北京,再回东北

纵横话史 2024-11-11 22:41:0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1994年,张学良在台北,得知儿子张闾琳,即将回大陆探亲,特意叮嘱他:“务必先到北京,再回东北”。

这位晚年漂泊的老人,为何在儿子回乡之际反复强调这一顺序?他的心中,又藏着怎样的故土情怀和历史包袱?

张学良与家族的坎坷历史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军安插的炸弹暗杀身亡,张学良也因此,成为东北军的统帅。

一切来的猝不及防,张学良身负丧父之痛,愤怒交加。

日本觊觎东北的野心愈演愈烈,张学良决意与日本撇清关系,宣布“东北易帜”,将东北地区名义上,归入南京的国民政府。

以此摆脱了日本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张学良一心抗日的决心坚定,形势却并不乐观。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策动“九一八事变”,迅速侵占沈阳,逐步控制整个东北地区。

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安排下,撤退至山海关以南。

张学良饱受内外压力,屡次试图挽回局面,却未能抵挡住日军的扩张。

从那时起,东北沦陷,家乡的山河,在日军铁蹄下支离破碎,张学良对此深感痛心,内疚自责。

1936年,张学良为救亡图存,决定联合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这场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的举动,为当时的中国打开了联共抗日的局面。

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虽逼蒋成功,却因事变之故,使得他人生发生重大转折。

事变后,蒋介石将张学良软禁,不再让他返回东北。

张学良的生命中,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囚禁生活,直到1990年才真正获得自由。

这一段囚禁岁月,令张学良远离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失去了掌控家乡命运的权利。

张学良年复一年地,盼望东北的消息,或是期待有朝一日,能够踏上家乡的土地,祭奠父亲张作霖,也能再看看那片生他养他的故土。

现实终究未能如愿,这份未了的乡愁便在他的内心愈发深刻。

张闾琳的成长与父子重逢

张闾琳,1930年出生在天津,是张学良与妻子赵一荻的唯一儿子。

父母却并未能在他成长的岁月中陪伴左右。

张学良被软禁后,赵一荻毅然选择陪伴丈夫,张闾琳则被送往美国旧金山,由好友伊雅格夫妇照顾抚养。

这一送别便是漫长的岁月,张闾琳在异国他乡度过了童年、少年,直到成年。

在美国,张闾琳接受了系统的教育,长大后就读于加州大学,学习航空工程,并在毕业后成为航天工程师。

少年时的张闾琳,与父母相隔万里,对家族的历史充满好奇,从未见过那片家乡的山川河流,却始终记得。

母亲曾在信中对家乡的描述——那是一片广袤的土地,有丰富的物产、辽阔的森林和奔腾的河流,是一片让人怀念的故土。

1956年,张闾琳首次前往台湾。看望被软禁中的父母。

终于见到了这位久闻其名的父亲——一个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满头银丝却目光坚定。

父子之间虽多年分离,但相见时,二人却没有过多寒暄。

张学良拍着他的肩膀,用欣慰的眼神注视着他,轻声说了一句:“好,好孩子,你长大了。”

他们在一间小屋里聊了整整一夜。

张学良对儿子讲述了家族的历史,讲述了祖父张作霖当年抵抗外敌的往事,也讲述了他在“九一八”事变中的无奈与内疚。

张闾琳静静地聆听,脑海中逐渐构筑起,那个从未见过的家乡,以及从未亲身经历的那段充满波澜的历史。

短暂停留,给父子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张学良欣慰地听着儿子讲述,在美国的学习生活,和他在航天事业上的成就。

也为儿子的成就自豪,也心生遗憾,未能陪伴其成长,他缓缓地说道:“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回家看看,看看我们的土地。”

离别时,张闾琳与父母依依惜别,心中满怀对家乡的向往。

父亲说的“回家看看”让他久久不能释怀,在之后的岁月中,由于历史的复杂原因,张闾琳的回乡之愿始终无法实现。

1990年,张学良终于获得自由,解除软禁,已是近九十高龄的老人,体力渐衰,无法亲自踏上归乡之路。

消息传到美国,张闾琳内心波澜起伏,心中燃起了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替父亲回大陆看看故土,去完成父亲的心愿。

张闾琳并未等太久,1994年,终于迎来机会。

这一年,北京航天局向他发出邀请,邀请到北京参与学术交流。并参观航天科研机构。

张闾琳接到邀请后,不禁激动不已,这是他首次以专业人士身份回到祖国。

消息传回台湾,电话那头的张学良,长时间没有说话,许久后,张学良才低沉地说道:“这回,你真能回去了。”

内心五味杂陈,张学良仍十分冷静,他郑重叮嘱道:“闾琳,这次先到北京,记住,先到北京,再回东北。”

嘱托中的期许与情感

张闾琳有些疑惑,问父亲为何如此安排。

张学良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北京是中国的心脏,你要去看一看,看看国家的发展,再回家乡东北看看”。

带着一种殷切和深远的意味,张学良并未详细解释,儿子隐约明白:父亲希望他在北京见证一个时代的变化,看到祖国的崛起,看到北京的现代化,理解祖国的强大是如何牵系着家乡的命运。

带着父亲的嘱托。和对家乡的向往,张闾琳踏上了。从美国到大陆的旅程。

到达北京的那一刻,心潮澎湃,既是重返故土的激动,也是见到亲人的激动。

站在天安门广场,遥望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注视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内心涌起一股自豪和激动。

对于这片土地,这座城,张闾琳虽未曾长期生活,却深深怀有家族的情结和父亲的托付。

张闾琳走访了故宫、长城等名胜。

每到一处,都会静静驻足,仔细打量着这片。他与父辈们隔绝已久的土地。

北京的繁华、活力、现代化。程度令他惊叹不已,尤其是在航天局参观时,被国家在航天事业上的发展,和科研实力深深折服。

站在现代化的航天基地,不禁想起父亲张学良的眼神:那是对国家未来的期许,是一个见证过动荡时代的老将军,对新时代的渴望。

参观结束后,张闾琳与航天局的科研团队交流,他问道:“你们这些年都是在这里从事火箭研发”?

对方工程师笑答:“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这一路不容易啊!现在已经可以自主发射卫星,未来的目标更远大”。

张闾琳听后,深有感触。

这让他看到了一个,充满信心和活力的新中国,这片故土不仅在繁荣,也在追逐更广阔的星空。

北京之行,也真正理解了父亲的安排。

张学良是要他看到家乡的辽阔,还要他亲眼见证。中华民族的复兴,看到这个。曾被战火摧残的国家。焕发的生机与力量。

这是父亲未能实现的愿望,是张学良几十年坚守的期许:渴望自己的国家强盛,渴望看到生他养他的故土走出战乱,走向崛起。

张闾琳的北京之行。圆了父亲的部分愿望,心情更加激动不已,北上的行程也因此多了几分沉重和光荣的使命感。

东北行,完成父亲的夙愿

结束了北京的访问行程后,张闾琳便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了东北之旅。

离开北京的火车一路向北,穿越山河湖泊,张闾琳的思绪也如车窗外的景色般飞速掠过,心中有些忐忑,又带着深深的思念。

小时候母亲在信中,对家乡的描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父亲对故土的那种,无法回归的遗憾,更是让这段旅途格外沉重。

到达沈阳后,张闾琳第一站,便是前往父亲的出生地辽宁海城。

参观了海城的张氏公馆,抚摸着老宅的门框,仿佛触碰到了父辈生活的印迹。

公馆内每一件遗物,每一处陈设,都仿佛在诉说着。张家在东北那段辉煌岁月:这里见证了张作霖的发家史,见证了东北军的发展,也记录着张学良接手父业、肩负起保家卫国重任的决心。。

离开海城,张闾琳前往父亲一生未能亲自踏访的地方——张作霖的陵墓。

这里是父亲魂牵梦绕之地,每当提到东北,父亲总会沉默,或低头叹息,站在陵前,张闾琳轻轻抚摸墓碑,心中无数情感涌上心头。

父亲未能亲临,他便在此为父亲表达无尽的哀思。

跪在张作霖的墓前,张闾琳长时间静默。

几日的北京之行和一路上见到的家乡变化,对父亲的情怀有了更深的理解。

张家不仅是家族的姓氏,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风雨。

东北的山川风物、家乡的家族历史,这一切曾经让父亲骄傲,而今,自己终于替父亲见证这一切,完成父亲的未竟心愿。

离开东北的那天,张闾琳带上了一抔家乡的黄土,回到美国后,将其交给父亲,张学良捧着黄土,久久不语。

那黄土寄托了他半生的家乡思念,也是他与故土的最后牵系,也是对家乡的最深情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