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司都不要超过35岁的人?

自由鱼你同在 2025-04-05 22:26:41

你有没有发现,职场就像个大型游乐场——35岁前是VIP通票,过山车、摩天轮随便玩;35岁后突然变成“限时体验”,连旋转木马都开始查身份证。前脚还在给新人培训,后脚就收到“组织优化”通知;昨天刚庆祝升职加薪,今天发现招聘软件自动屏蔽了你的年龄。更荒诞的是,连小区物业招保安都写着“45岁以下优先”。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集体魔幻现实:当人均寿命突破78岁的今天,中国人的职业寿命却被提前判了死刑。

一、招聘广告里的“潜规则”:35岁以上,连简历都投不出去

随便打开一个招聘软件,写着“月薪过万”“主管岗位”的工作,十有八九会加一行小字:“要求35岁以下”。这条规定像一道隐形的墙,把中年人死死挡在门外。

有人试过把简历年龄从34岁改成36岁,投了50家公司,连一个面试电话都没接到;

有人当了十年经理,失业后去应聘基础岗位,HR直接说:“你超龄了,我们只要95后”;

就连送外卖、开滴滴都开始卡年龄,某平台骑手招聘明确要求“45岁以下”。

35岁到底招谁惹谁了?年轻时有公司夸你“经验丰富”,35岁后却嫌你“老油条”。就像超市里快过期的牛奶,哪怕质量没问题,也要被贴上“打折处理”的标签。

二、公司算的明白账:为什么宁可要嫩韭菜,不要老姜?

老板们嘴上说着“年龄不是问题”,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

便宜好用:25岁小伙月薪8000能加班到半夜,35岁老员工月薪2万还要准点接孩子;

听话肯拼:年轻人被骂了低头改方案,中年人可能直接拍桌子:“我当年带团队的时候…”;

不怕换血:00后干两年就跑路?没关系!反正年轻劳动力一茬接一茬。

更扎心的是现实:

公司搞直播带货,更愿意要会玩梗的00后,而不是做过传统销售的中年人;

连工厂都开始用智能机器,干了二十年的老师傅,可能不如会编程的小年轻吃香。不是中年人不够好,而是这个时代换赛道的速度,比我们换工作的速度还快。

三、35岁的双重暴击: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刚好卡在人生最难的时候

如果你25岁失业,可以理直气壮“躺平”,但35岁失业的人,连哭都不敢出声:

房贷不会停:每月雷打不动还8000,银行卡余额只够撑半年;

孩子正在花钱:幼儿园学费比大学还贵,暑假兴趣班一报就是三个月工资;

父母开始生病:上周带老爸检查心脏,刷卡2万没了,医生还说“要定期复查”。

最难受的不是没钱,而是**“丢脸”**:

同学聚会听说你失业,立刻有人“好心”介绍超市理货员的工作;

老婆天天刷手机对比:“人家老公又升职了”;

孩子天真地问:“爸爸为什么天天在家?”

一位网友留言:“35岁失业后,我每天假装上班,在公园坐到下午6点才敢回家。”

四、过来人的血泪经验:这三件事越早做越好

和100多个35岁失业又翻身的普通人聊过后,我们总结出三条救命锦囊:

1. 别把公司当靠山,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白天上班做会计,晚上学习做短视频,两年攒下20万粉丝;

程序员考下新能源工程师证,转行去车企工资翻倍;

哪怕在工地搬砖,也抽空学无人机操作,现在成了技术领班。

记住:公司随时可能抛弃你,但你学的本事永远跟着你。

2. 别和年轻人拼体力,要和他们比“心眼子”

35岁被裁员的产品经理,专攻“中老年社交App”,拿下千万投资;

被淘汰的银行柜员,转行做“家庭财务规划师”,帮人管钱比上班赚得多;

甚至有个大哥,靠教00后“怎么和领导打交道”,做成知识付费爆款。

你的弱点可能就是财富:中年人懂养娃,就去搞亲子教育;被房贷压过,就去教人省钱。

3. 放下面子能保命,生存比脸面重要

前总监摆摊卖炒饭,一开始怕被熟人看见,后来想通了:“我凭劳动赚钱,丢什么人?”;

女白领失业后当保洁,发现给网红做收纳整理,一单能赚2000块;

最狠的是个大哥,开了二十年出租车,现在穿着西装领带开滴滴,主打“高端服务”,收入涨了三倍。

中年人的脸面就像冬天的衣服——该脱的时候就得脱,暖和才是硬道理。

五、写给所有在35岁焦虑的人

你可能正在经历这些:

熬夜加班时担心被淘汰,不加班又怕没价值;

看着工资条上的数字,算完房贷学费就叹气;

刷到00后年入百万的新闻,胸口像压了块石头。

但请记住:

35岁不是终点,而是转折点——快递小哥50岁能当站点老板,超市阿姨60岁成了带货网红,你凭什么不行?

焦虑解决不了问题,具体行动才能——每天花30分钟学个新技能,三年后你就是专家;

这个时代淘汰人,但更会奖励“肯弯腰”的人——放下过去的辉煌,从零开始不丢人。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打工就像坐公交车,35岁不过是中途到站。有人被迫下车,那就换辆摩托继续跑;就算只能走路,也好过停在原地哭。只要还在向前走,总有一天能把“中年危机”,活成“中年机遇”。

0 阅读: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