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作者金庸先生说道:张无忌一生只重视别人的好处,宽恕别人的缺点,甚至是根本忘记。像张无忌这样的人,纵使武功再高,终究做不了政治上的领袖。当然,张无忌也不想做,就算勉强做了,最后也必定失败。
金庸先生还说道:中国政治史上,成功的政治领袖,都具备这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敌人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个条件是极强的权力欲望。而张无忌,半个条件也不具备。
因为小说历史背景和主角张无忌的性格原因,他最终并没有成为皇帝,甚至卸下了明教教主之位,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张无忌性格软弱,做事优柔寡断,比较被动,没有主见,他不是一个好的政治领袖,更像是一个普通人。
身为明教教主,张无忌的能力的确有点欠缺,但他其实很称职,成就和功绩都不错,在明教历代教主中,无人能比。
明教源于波斯,也叫“摩尼教”,因为历来反抗朝廷,因此也被称之为“魔教”。实际上,明教的教义是行善去恶,众生平等,追求光明,他们在一起,是为了抱团取暖,反抗剥削。
明教教主是否称职,不能以成功政治领袖的标准去评判,因为这是一个教派,不是政治势力,他们的领袖,应该是宗教精神领袖,而不是成功的政治领袖。
明教与明教义军,虽然是上下级,但他们之间其实互不统属,而且注定是要分道扬镳,最终可能成为敌人。
在《倚天屠龙记》中,杨逍便曾说过:不管兵革战阵,明教光明干净!
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教义军在各地起义,杀官造反,战阵有败有成,他们不向总坛禀报,总坛也管不着他们,他们不受明教教规约束,只能任其自然,但绝不能任由他们来争夺教主之位,进而掌控明教。
明教教规规定,凡是明教教徒,不得当官,更不能做皇帝,因为身居高位,就无法体会底层平民的疾苦,无法为民请命,光明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凡是明教教徒,功成之后,必须急流勇退,回归平民,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民请命。
朱元璋等义军首领,其实后来都退出了明教,而且他当上皇帝后,为了防止明教造反,还大肆屠杀明教教徒。
所以,一位合格的明教教主,应该只是宗教精神领袖,而不是政治领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明教永远光明干净。
再说张无忌,他担任明教教主期间,是明教最强盛的时期,这与当时的天下局势有关,但也离不开他的努力。
张无忌这人,武功高强,宽厚仁慈,不贪权,对手下之人非常信任,知人善任,而且他识大体,知道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明教能推翻元廷,他功不可没。
在张无忌担任明教教主之前,明教因为群龙无首,四分五裂,而且一直在内斗。张无忌的出现,拯救了明教,也团结了明教兄弟。
明教中能人众多,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张无忌知道自己年轻,能力有限,因此他反而放开了权力,宽厚待人,给予手下人绝对的信任,让他们都能发光发热。
从张无忌担任教主,到最后卸下重任,期间的大事虽然都是他决断的,但很多主意都是手底下的人出的,一些繁琐之事,也是手底下的人处理。张无忌的任务,就是引领明教群雄走上正道,限制他们作恶,以大局为重。
在杨逍、范遥、殷天正、韦一笑、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等人的帮助下,张无忌这个教主做得既轻松又称职。
在张无忌的带领下,明教不仅走向了兴盛,还融入了中原武林,与六大派等传统江湖势力和解,而且还与波斯总教缓解了关系,迎回了“圣火令”,最后还推翻了元廷。
其实明教群雄都很拥戴张无忌,因为他是纯粹的宗教精神领袖,没有政治领袖的权谋之术和勾心斗角,更没有政治领袖的权力欲望,他始终初心不改,只要他还在,明教就永远光明干净。
朱元璋曾多次逼宫张无忌,想要当明教教主,但明教群雄都不干,因为一个政治领袖,会玷污明教,这是他们这些忠实教徒所不愿看到的。
明教群雄以大局为重,不会伤害义军首领,但他们也不会任由义军首领来争夺教主之位,掌控明教。因此最后杨逍、范遥、韦一笑、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等人一致决定,不管义军如何,只保总坛光明干净,大事一成就功成身退。
张无忌肯定不是一位成功的政治领袖,甚至都算不上是政治领袖,但他无疑是一位合格的宗教精神领袖。
身为明教教主,张无忌是非常称职的,不论是功绩还是成就,他都可以算是明教史上最伟大的教主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黄老邪,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真正的领导,合格的领导是很清松的,一般只抓大事,要紧事,自己拍板做决定,让自己的属下去干所谓的具体的事。领导是掌舵的,如果过分的参与所谓的小事,就失去了领导真正的含义,眉毛胡子一把抓,那还要自己的属下有何用。
领导手里的属下,其本领有高有低,有强有弱,当领导的就是一条绳子,把自己的属下串联起来一起共事,否则水火互侵,金木相战,必然会四分五裂。当领导的就是要严格的约束自己的属下不出格,团结各种各样的属下,使大家的力一块使,拧成一条绳子干大事,领导就是公关部长,发挥各种人的优势,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