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特朗普与普京的第二次通话,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国际双簧”,表面上打着结束俄乌冲突的旗号,实则暗藏刀光剑影。乌克兰的三条红线—不承认领土损失、加入北约欧盟的自由、军队非军事化限制——在这盘大棋中,仿佛成了美俄谈判桌上的砝码,随时可能被“切香肠”式地削薄。而欧洲,则像被踢出牌局的看客,只能对着美俄的“私聊”干瞪眼。
特朗普急着和普京“哥俩好”,倒不是他突然成了和平使者。这老兄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一来,战争拖得越久,美国“战略收缩”的成本越高,欧洲盟友的韭菜也割不动了;二来,若能促成停火,既能在国内捞个“外交胜利”,又能腾出手来对付其他地缘对手。于是,他一边喊着“有八成把握结束战争”,一边和普京讨论如何“分割特定资产”——比如土地、发电厂这类“硬货”。扎波罗热核电站成了焦点,这座被俄军控制的核电站若归俄罗斯,乌克兰将失去全国20%的供电,而特朗普轻飘飘一句“分割资产”,简直是把乌克兰的家底当菜市场白菜摆弄。
普京呢?嘴上说着“谨慎乐观”,心里却门儿清:俄军刚拿下库尔斯克州战略重镇苏贾,前线优势明显,谈判桌上自然要价更高。他要的是北约永不东扩、乌克兰永久中立,还要西方解除制裁,甚至逼泽连斯基下台。这哪是停火?分明是要把乌克兰的命脉捏在掌心。难怪乌克兰外长瑟比加的三条红线,在美俄夹击下,听着像纸糊的城墙——第一条“绝不承认领土损失”,可俄军已控制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近20%的领土,连美国国安顾问沃尔兹都松了口:“难道要把每个俄罗斯人都赶出乌克兰?”若美俄私相授受,默认俄占区现状,泽连斯基的“主权不容谈判”就成了空话。
第二条“加入北约欧盟的自由”,更是被普京一棍子打死。俄罗斯副外长格鲁什科早已放话,和平协议必须确保乌克兰“中立”,北约得白纸黑字拒绝接纳乌方。而特朗普政府为了尽快抽身,大概率会拿这条红线当交易筹码——毕竟,他早说过“乌克兰比俄罗斯更难搞”。至于第三条“军队不能自废武功”,普京的条件之一便是限制乌军规模,而美国提出的30天停火,被俄方质疑是给乌军“喘息重组”的机会。一旦停火延长,西方军援若被美国卡脖子,乌克兰的“防务自主”恐怕名存实亡。
最憋屈的当属欧洲。美俄绕过欧洲单聊,马克龙气得跳脚,连夜召集德、意、英等国开峰会,扬言要建“反美联盟”。可欧洲的腰杆早被特朗普打折了——防务靠美国、能源靠俄罗斯、经济还被美国收割。欧盟27国外长连400亿欧元援助都谈不拢,马克龙喊破喉咙的“北约脑死亡”,换来的只是特朗普一句“军费涨到GDP的5%”。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和俄罗斯谈解除制裁后的“历史性经济合作”,一边对欧洲盟友摆出“爱莫能助”的嘴脸。欧洲的抗议?在特朗普眼里,不过是“无能狂怒”。
泽连斯基的处境,活脱脱像被架在火上烤。他虽咬定“主权不容妥协”,但美国已暂停情报共享施压,甚至要求乌克兰“换总统”。若美俄真达成协议,乌克兰要么咬牙拒绝、独自面对俄军铁蹄,要么吞下苦果、沦为地缘博弈的牺牲品。难怪泽连斯基一边接受美国停火提议,一边警告欧洲“别依赖美国,赶紧建军”。可这话听着,多少带点悲凉—毕竟,欧洲连自己的谈判桌都挤不上去,哪还有余力拉乌克兰一把?
红线的命运,全看谁更“不要脸”。特朗普要的是“速战速决”,普京要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乌克兰和欧洲,不过是牌局上的筹码。若真如俄媒所言,美俄已“联手瓜分乌克兰、收割欧洲”,那这三条红线,怕是要被美俄的“现实主义”碾得粉碎。历史的教训早说过:“与虎谋皮者,终成虎口食。
乌克兰的三条底线,不过是泽连斯基政府在国际政治泥潭中最后的倔强。当美俄的谈判桌上摆满了领土、能源和战略利益,乌克兰的“红线”不过是纸面上的悲鸣。北约早已明示“乌克兰入盟不在议程”,美国暂停军援、欧洲自顾不暇,而俄罗斯的坦克仍在推进。所谓的“绝不承认领土损失”,在俄军实际控制下成了笑话;“加入北约的自由”被西方亲手掐灭;“军队自主”更是在美俄的夹缝中名存实亡。乌克兰的挣扎,不过是困兽之斗;三条底线,终究是弱者在强权博弈中无力的哀嚎。历史的剧本早已写好,乌克兰的“英雄主义”,不过是砧板上最后一声鱼尾的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