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方小城里的平凡少年
1985年,我出生于广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家世代住在那里,一直以种地为生。村子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临近著名的阳朔县,景色秀美,可惜我们一家人太过穷困,无暇欣赏。
我的父亲黎兴旺,一个憨厚老实的农民,整天在田里辛勤劳作。妈妈叫黎秀英,个头娇小,皮肤黝黑,手上常年满是粗糙的老茧,和父亲一样也是勤劳能干的农妇。他们年轻的时候生活刚刚好,后来我妹妹黎小花出生后,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
尽管家境贫寒,父母却极为重视我们的教育。每当我和妹妹放学回来,妈妈总会准备好一份热腾腾的爱心午餐。她曾对我说:"桂儿,穷不穷关键看知识,有了知识就能改变命运。"爸爸也常常拿着朋友们的孩子与我们作比:"你看人家小明家虽然也不富裕,但他儿子那么聪明,前途不可限量啊!"
5岁那年,我终于能上小学读书了,全村人都为我们家高兴。当时的学校离我们村有7里多路,每天上学我都要步行近2个小时。那条小路盘山而上,夏天酷热难熬,冬天泥泞难行。但我从没喊过累,因为我知道,只有坚持读好书,将来才能为家里改变现状。
如此生活了6年,在我们村里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孩子了。12岁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被临桂区重点中学录取,从此离开家乡,住校读书。妈妈为我备好几件旧衣物,嘱咐我要勤奋好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
二、北上打拼的大学生活
2003年,阳光明媚的8月,我自临桂区重点中学顺利考入北京一所师范大学。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遥远的北京大都市。
开学前的那个暑假,我第一次坐上了火车。从临桂到桂林,再从桂林转车到北京,整个行程足足需要30多个小时。火车上,我见识到了外面广阔的世界。从平原到山地,从乡野到都市,一切都是那样新鲜有趣。
终于在8月27日中午抵达北京西站,我拖着两个大皮箱就出了站。空气污浊而干燥,很不一样的感觉。叫了一辆出租车,来到校园里才感觉好多了。树木葱郁,鸟语花香,宽敞的操场,错落的教学楼,给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感觉。
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我过得相当拮据。靠家里寄来的几百块生活费维持着温饱。幸好学校为家境特别贫困的同学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我在食堂打工,每月可以挣到400元钱。我把这笔钱的一半寄回家,剩下的部分就勉强维持着在京生活。
记得有一次,我拿着该月仅剩的60元生活费,在外面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份8元钱的煎饼果子,心里美滋滋地想,以后挣大钱了,每天都请客吃这个。看着街边熙熙攘攘的行人,我暗暗发誓,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大学四年,我过得十分节俭。出于对金钱的敏感,我有一本小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分钱的去向。有时候周末,我会去学校西门的理发店,给别人修剪头发赚些外快。尽管如此,我仍拥有了大学生活的快乐,结交了很多好友,激情参与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毕业那年,我心怀梦想进入了一家知名公益组织实习,开启了崭新的人生阶段。
三、机缘巧合踏上公益之路
2008年5月12日,那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天。一场8.0级特大地震突然袭击了四川汶川,导致无数房屋倒塌,大量生命财产损失。当时我正在公司实习,电视里不断滚动播放着灾区的惨状,我被深深震撼了。
第二天一早,公司里组织了一批志愿者前往灾区救援。我毫不犹豫就报了名,临时加入了这支队伍。我们小分队由5名员工和3名实习生组成,分配到的任务是赶赴北川中学救援。
20日上午,我们乘坐大巴辗转几百里来到北川。一路上,看到的全是废墟和断壁残垣,到处躺着遇难者的遗体,场面极为惨烈。北川中学也被完全夷为平地,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区仅存一地碎砖瓦砾。
我们在现场立即展开救援,先是用机器不停开挖,然后靠人力一点点翻掘。工作非常危险和艰苦,我们常常要在烈日暴晒下连续作业数小时。但是一有发现生命体征的迹象,大家就会暂时忘记疲惫,拼尽全力营救出失踪者。
直到5月25日,在我们这个小分队的辛勤付出下,总共成功救出了17名被困学生和4名老师,其中包括一名女孩儿被埋在废墟中长达7天。她被救出时奇迹般还有一口气,但却告诫失去了双腿。
此后,我再也忘不了这次经历。我亲眼目睹了大地震带来的无情摧残,同时也看到了人们用生命维护生命的顽强意志。尤其是那名伤残的女孩,她对生的渴望让我备受感动和鼓舞。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要投身公益事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离开灾区时,我专门拜访了自己曾在那里工作过的学校,校方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由衷感谢。他们为我们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送仪式,全体师生高呼"英雄万岁"。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刻我终于懂得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四、支教生涯的艰辛与成长
2010年9月,大学毕业后的我加入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启了我的支教生涯。首个任务地点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小村庄。
记得很清楚,9月6日我乘坐绿皮火车从北京前往昆明,大概需要两天一夜的时间。天公不作美,一路上就下起了绵绵小雨。到达火车站时,我的两个大箱子都已经被淋湿了。当地会有协会的工作人员在站口接我,他开着一辆10年车龄的越野车,颠簸了4个小时方抵达目的地。
云村,就是这个阿妈村的名字,位于红河州东南部,地处偏僻。进村的路很是艰难,到处是陡坡泥泞,走起路来常常绊个跟头。来接我的工作人员,就是本地的年轻人阿速,个子很高大,说着一口淳朴的彝族口音。
第二天上午,我就开始了支教工作。我被分配到村里的一间茅草棚教室,这里19个3-6年级的小朋友正在等我。他们身着很是破旧的校服,眼睛汪汪的,充满好奇地盯着我看。我先向大家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开始给他们上第一堂数学课。
上课时我发现,孩子们学习的劲头很足,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我只好从最基本的内容重新开始教授。我利用身边的一切,用实物教学,如用小石子学习加减法等。我发现孩子们对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很感兴趣,个个都很容易理解。
除了课堂上的知识授课,我还着手收集了村里每个孩子家庭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渐渐地,我发现这些孩子们家境普遍十分贫困。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每年只能勉强糊口。想要供孩子上学,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于是,我暗下决心,不仅要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还要想办法资助他们的学习,让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改变命运。从那时起,我除了上课,还时常给村外的热心人写一些实况,呼吁赞助和关注。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有了一些善款送来。
我在云村呆了两年,和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有的叫我"查理老师",有的叫我"桂叔叔"。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下地干活,有时一起到村外的小河边游泳捕鱼。在这期间,我感受到了彝家人朴实质朴的生活方式,以及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
我牢牢记住了一件事:有一天,一个小女孩捧了一大捆鲜花送给我,笑得很甜,说是因为跟着我她再也不用担心上学的事了。从那时起,我更加坚定了要把公益事业这条路走下去……
五、资助贫困学子的决心
在云村支教两年后,2012年我回到北京,加入了"绿之韵"这个专注于农村教育公益的基金会。作为一名项目官员,我的主要工作是联系贫困地区的学校,评估当地的教育状况,然后为有需要的学生家庭提供资助。
最开始的一年,我负责的是四川阿坝州的几所偏远山区小学。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们一起驱车前往理县,那是一个地处大小凉山深处的藏族乡镇。我们要走一条盘山公路,路途遥远而崎岖。
沿路风景秀美,群山环绕,但路况极其糟糕。有一段大概20多公里的路面完全是泥石路,我们的车在上面驾驶了近3个小时,几乎都要抛锚了。到达目的地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在理县,我们拜访了当地的重点小学和几所乡村学校,和校长们亲自交流,详细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有的孩子,父母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元;有的更糟,只有一个残疾爷爷在拉家后,孩子无人照应;也有一些家庭遭遇了重大变故和意外,导致一贫如洗。
听着他们的遭遇,我痛心万分。作为曾经的穷酸孩子,我太理解这些家庭的无助和绝望了。当时我就暗下决心,要想办法全力资助他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无后顾之忧地上学读书。
回到北京后,我立即着手启动一个针对这些地区的"希望工程"。我不遗余力地宣传、募捐,向亲朋好友伸手,再通过网络和线下渠道呼吁更多人加入。慢慢地,有越来越多的善款汇集起来,助学基金也渐渐壮大。
2013年初,我们正式启动了这个项目,资助理县及周边乡村地区的200余名贫困学生,资助内容包括了学费、食宿费、生活费等。其中有几个家庭的情况特别困难,我们更是为他们承担了全部的教育费用开支。
随后的几年间,这个项目逐步覆盖到了甘肃、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区。无数贫困孩子得以免于因家境穷困而辍学,可以继续完成学业。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给我写过充满感激的家书,我看了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小就梦想当老师的我,现在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为成千上万个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我暗下决心,要把这件事做大做好,为越来越多人带去教育的希望之光。
六、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
通过几年的公益事业,我渐渐影响并带动了身边的亲朋好友,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这条公益之路上。
2015年的春节,我回到了家乡广西临桂老家过年。按照家乡的传统,初一至初三是拜年的日子,亲戚们会挨家挨户互相拜访。
大年初一这天,我随父母去拜访我们最亲近的一家叫做黎和平的远房亲戚。和平伯伯是我父亲的表舅,也是我们村最有钱的一户人家。他们家有几百亩良田,家境殷实。
一进门,我就被他们宽敞的新房给震惊了。两层小楼,外观考究大方,室内装修豪华别致,透着一股子暴发户的奢侈气息。但令人更吃惊的是,他们竟然还请来了一支9人的老年鼓乐队在家中现场伴奏演出!
我们落座后,乐队便开始表演起来,昂扬激昂的鼓声响彻屋顶,尽显腾腾的喜气。我见和平伯伯慢慢打开一个精美的木盒,从中摸出一支上好的名烟,有滋有味地抽了起来。一张张百元大钞被他往乐队的锣盆中一股脑塞去,我目瞪口呆。
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有意为之,和平伯伯突然主动向我打听起我在北京的事业。待我讲完公益事业的点点滴滴后,他竟然爽朗一笑,说我是一个"做有益于民的好事的人"。说完便又将一沓钞票往锣盆里一塞。
那天的谈话让我颇有感触。北漂多年,我身边的朋友大多也是事业有成的人。但其中很少有人能体会到我们公益事业的意义和价值,更遑论主动加入了。然而家乡的这些世世代代在田地里劳作的老人,看似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却能直白表达对公益的尊重。
几天后就是大年初五,我们村里有个传统习俗,也是全村最热闹的时候。这一天,村里会举办大型的菜饭宴会,整个村子男女老少无一幸免,全体出动在村头的大操场上欢聚一堂,一边品尝各家各户带来的拿手菜肴,一边载歌载舞作乐。直到午夜时分,年轻人们还会在操场上点起篝火继续狂欢。
就在这个盛大的宴会上,出乎我的意料,和平伯伯再次主动把我拉到人群中央,向全村人介绍起我们所做的公益事业,字字诚挚,声情并茂。说完,他当即宣布向我们公益基金会捐资10万元,震惊了全场!当时,就连我自己都感到难以置信,没想到曾经我们村里最富有的人,竟也深受公益事业的感召。
此后,通过我的循循善诱,越来越多的村民也逐渐加入到了公益的队伍中。有的捐出一分余钱,有的则通过自身的力量参与其中。短短几年间,家乡这片小小的土地上竟然孕育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公益力量。我为此而自豪,更坚定了我们事业的意义。
七、大家携手并肩同行
受到家乡亲朋好友的鼓舞和支持,我在北京也渐渐凝聚了一股公益力量。2017年,我们正式成立了"益路同行"公益组织。
这个组织最初由我和5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创办。我们各自在不同的公司和行业任职,分属程序员、会计师、建筑师、医生和记者等不同职业。大家或多或少都参与过一些公益活动,虽然只是零星的合作和努力。
直到有一天,我们恰好相聚在一家餐馆聊天,话题不知怎么就谈到了社会问题和公益等方面。大家发现,虽然每个人的出发点和参与方式或有差异,但最终的目标和理念是极为相近的。于是,我们达成了建立一个独立的公益组织的共识。
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招募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我们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很快就汇集了二三十人的规模。为了凝聚大家的热情,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确立了一批负责管理的核心骨干分子。
随后的几个月,整个队伍加速壮大。我们利用网络新媒体做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吸纳更多的有识之士。一时间,竟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志愿者主动加入。有人通过网络加入,也有人是通过朋友介绍而来。
就这样,我们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分子,既有资深从业人员,也有年轻有为的新生力量,阵容强大与日俱增。
2018年4月,我们正式注册成立"益路同行"公益组织,从此踏上了一条新的征程。借助大家的合力,我们的事业版图不断扩大,公益项目越办越多,资金和物资来源也越来越丰富。
我们设立了11个分会,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全国主要城市,主要负责线下的项目执行和活动。总部则统筹规划全局,寻求合作、募捐,并通过网络和新媒体等宣传我们的理念。
分会的成员们个个都是忘我奉献型的工作狂。他们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服务于公益,充分发挥各自的所长。比如上海分会的负责人梅婷婷,她是一位获得过数学奥赛金牌的数学博士,现在全心投入到了资助贫困学子的工作中。成都分会的张朝阳,原是一位热爱生态的园林设计师,如今专注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工作。北京分会的纪腾飞,一位著名的医学博士,经常利用工余时间为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义诊服务。
大家纷纷放下自己的事业,携手并肩,同心同行。我们曾被问及,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做公益?我们的回答是:这不是牺牲,而是快乐。能够用自己的一分力量,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八、继续前行的理想与决心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在公益路上走过了十余载。回首这一路的艰辛与收获,我百感交集。
2022年的秋天,我受邀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为新入学的师范生们做了一场题为"我的公益之路"的演讲。
那是九月的一个周五下午,金秋九月,天高气爽。我提早来到学校,重新踏上了熟悉的操场,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大学时光。饱经沧桑的我,不禁感慨万千。
下午2点,报告会正式开始。会场座无虚席,近千名新生以及部分老师们鱼贯而入。我受宾至如归的热烈欢迎,久久无法平复内心的激动之情。
我以幽默诙谐的语气,讲述了自己二十余年来在公益路上的种种故事。从最初的贫困生活,到偶然加入公益的缘由,再到后来遍及全国的公益事业,一幕幕、一桩桩,娓娓道来。
我也列举了公益之路上的艰辛与汗水,如何在山高路陡、家徒四壁之时,仍然咬牙坚持、矢志不渝。还分享了我亲眼目睹的一些动人场景,比如贫困母亲含着眼泪将孩子送到学校、小朋友拖家带口卖力支持妈妈上学等等。
最后的总结阶段,向年轻的师范学子们发出了熊熊的号召: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扶危救困、造福人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的新型人民教师!
会后,很多学生纷纷上前索要合影,并与我分享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其中一名女生对我说:"桂老师,我也曾在家乡支教过,希望有一天能像您一样,为更多人带去希望和知识的力量。"一名男生则如是说:"我以后也要从事公益事业,但不知从何做起?能否加入您的团队?"
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我的心中百味杂陆。是啊,二十年的风雨路,我终于将理想传递给了下一代。我希望他们能比我走得更远、做得更多,用双手和心灵去温暖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就在不久前,2023年2月,我们"益路同行"迎来了十周年庆典。这十年间,我们的队伍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上万名志愿者。我们在全国各地开展了数百个公益项目,受惠人群超过200万。我们的名字也随之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小有影响。
可是,我们并不满足于此。对于我们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让公益的种子遍播世界每一个角落,让爱与希望的阳光温暖每一个生命。
我已年过半百,但对于公益事业的热情却从未有过半点消减。相反,它在我的内心熊熊燃烧,比年轻时更加炽盛。我会一如既往,矢志不渝,只为把这份温暖传递得更远、更广。因为这就是我、我们的理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