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诸多将领中,虽不乏有如刘峙、胡宗南等志大才疏、能力平庸之辈,但也并非尽是无能之人。
单论军事能力和指挥水平,像张治中、卫立煌,乃至薛岳、胡琏、黄百韬等,都算得上是在国军将领里较为出类拔萃的。
而除这些人外,还有三位的军事水平,可位列国军名将前三。
一、排名第三王耀武
王耀武能在诸多国军将领里位列前三以内,并非浪得虚名。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就曾在一次谈话中评价过王耀武的指挥才能,称他很会打仗,“顺仗逆仗都能打”。
除了粟裕,毛主席也曾评价过王耀武,说他是“最会带兵打仗的人”。
能得到这两位的高度评价,已经十分能说明王耀武的军事能力不错,事实上,出身黄埔的他,还真的“有两把刷子”。
首先是国军王牌主力之一的74师(74军)。
74师(军),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最强劲一个对手,两淮、涟水数次战役,74师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先是在两淮战役中,74师采取疑兵之策,使山野未能集中主要兵力于主要方向,最终导致74师找到了进攻两淮的可乘之机。
而涟水之战,第一次战役期间,74师对上的华中野战军6师,要知道苏中七战七捷,6师居功甚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但面对74师,6师却打的极为艰苦,期间一度伤亡极大。
最后还是华中野战军主力的大部队赶到,这才让74师暂时退却,战后清点,我军伤亡6000余人,还牺牲了一个纵队司令员(10纵谢祥军)。
到了二战涟水,74师采取声东击西策略,最终成功打下涟水。
有人就说了,74师能有如此战绩,是时任师长张灵甫的功劳,诚然,这里面张灵甫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有一点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不是74师战力强悍,那张灵甫再运筹帷幄也不行。
而74师之所以能如此强悍,王耀武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初74师(军)刚创建之初,在国军诸多部队里并不算最显眼和最优秀的,而在王耀武接手之后,74师(军)开始脱颖而出。
万家岭战斗、上高会战,王耀武硬是带着74军带出了一连串的辉煌战绩。
正是在他的手里,74军成为了扬名天下的“铁军”,也正是这支铁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没少让华野头疼。
哪怕是74师最终覆灭在孟良崮,但重建后照样战力突出。
济南战役中,王耀武就是凭借重建后的74师的几个连,愣是让华野的攻坚部队在邮电大楼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能把一支部队打造成战力强横的“铁军”,并能带领这支部队取得不断胜利,甚至能在不掌管这支部队的情况下,该部照样战力不减,这就是王耀武。
除了统兵、带兵能力强外,王耀武还有个鲜有人注意到的强项,那就是御下。
御下二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如果仅仅停留在利用等级和权力去压制,让部下听话,那不算什么,真正能让部下甘愿出生入死的,才叫水平。
而这种情况,在王耀武身上发生过不止一次。
还是以济南战役为例,当时王耀武苦于济南空虚,一直希望能把老部队74师(当时已重建)空运过来。
但由于刘峙的推诿扯皮,王耀武一直未能如愿,还是最后被催的没办法了,这才勉勉强强的把74师58旅172团的7个连运到济南。
带领这7个连的,是172团团长刘炳均,他在明知道济南必将丢失的情况下,依然毫无保留的执行了王耀武的命令,选择与华野死战到底。
还有74师的师长张灵甫,都知道此人向来自大,但在每次给74师训话时,都恭恭敬敬的提到,“不要忘记我们是王佐公”一手训练出来的部队“。
再说那个刘炳均,济南战役后,他与王耀武同样被俘,而多年后在他的回忆录里,提到了当时见王耀武的情景。
当时由于分开看管,因此刘炳均担心将来再也见不到老长官了,所以就在申请后,得到了一次短暂的见面机会。
而在见面结束时,刘炳均在踏出房门之前,又回头“深深的望了王耀武一眼”,然后在回去了路上,“黯然缀泣了一路”。
也只有对王耀武怀有深深的感情和尊敬,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通过这些细节就能看出,王耀武在御下这方面要比国军很多将领好太多,加上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所以算得上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将领了。
但王耀武也并非没有缺点,而他的优点和缺点是并存的。
以抗战期间王耀武的战绩为例子,他能取得如此成绩,有一大部分原因是他能在战略上做主,万家岭战役就是很好的例子,王耀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指挥才能和战略部署能力。
但如果是不能再战略上做主,比如解放战争时期,老蒋的频频微操,就会让王耀武无所适从,解放战争时期老蒋让他死守山东就是证明,由于必须死守,王耀武能操作的空间就不大了。
而这,也是他为何排在第三的原因。
二、杜聿明只能屈尊第二
对于杜聿明,他之所以只能屈尊第二,源自他的缺陷。
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能力自然是有的,但同时呢,他身上也有很大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注定了他只能排第二。
先说优点,杜聿明的优点很多,主要体现在练兵、带兵和用兵上。
第一是练兵,古语有云,“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意思是,把没有好好训练的士兵拉到战场上,就等同于把他们放弃了。
所以,练兵这种事,不仅在古代重要,在近代的热武器战争,尤其是除了常规步兵之外,又有了机械化部队之后,练兵更显得无比重要。
如果不练兵,或者练不好,光是各种兵种之间的配合就成问题。
而杜聿明练兵,首先最基本的就是各兵种必须严格按照操典上的原则执行,要求无比熟练掌握,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实战。
举个例子,比如打吧,杜聿明就会玩出很多花样,除了各种空靶、对地靶、活动靶之外,他常常要求必须实弹演习。
甚至为了磨合部队的步、炮、战车的默契度,杜聿明还会亲自坐着装甲汽车在演习场上指挥。
除了注重实战,杜聿明练兵还有个特点,那就是练兵先练官,他的标准就是,作为一名军官,自己都不知道各种战术的原理和运用,还谈何去教育士兵?
这一点,杜聿明做的十分到位,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往往是士兵会什么,自己不但要会,还要精通。
后来同样被关在功德林的郑庭笈就评价杜聿明说,“光亭连一部坦克都能拆开修好,听听发动机声音就知道问题在哪里”。
而在带兵方面,杜聿明比较推崇“宽严相济、心悦诚服”这个宗旨。
在他看来,光是一味的严苛并不够,士兵们可能会一时迫于重压而表明屈服,但却不会心里真正的服气。
而这种心里不服气的士兵,到了战场上,早晚都是隐患。
所以,在他日常带兵时,严格是肯定的,但严格同时也不是不讲人情,而这种讲人情,则是建立在不违背原则和纪律的宗旨上。
这么一来,杜聿明无形中就在军中形成了一定威信,大家对他还是比较服气的,并且,他比较注意以身作则,这与当时的国军其他将领相比,无疑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
当然,练兵也好,带兵也罢,只有到了战场上才算见真章,而杜聿明的用兵能力,也是可圈可点的。
而杜聿明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心思缜密。
1945年9月,杜聿明奉密令解决龙云,而他能在龙云的地盘上,还做到了只用一夜时间搞定,这其中需要想到的细节、步骤和注意事项,另外还有行动的流程,可以说是繁多如牛毛。
但他却做到了,世人都赞叹他闪电般的手段,但这背后,却是算无遗策得出的结果。
既努力、又肯俯身学习、还心思缜密的杜聿明,按理说应该是国军中首屈一指的将领了,但他之所以排第二,是因为他“当断不断”这个弱点。
尤其是在遇到逆风局时,杜聿明这点特别明显。
古北口之战,杜聿明在久攻不下后,已经意识到古北口大概率是守不住了,并且东北军也自行后撤了,正常来说,杜聿明也应当收缩兵力赶紧撤。
但他却心存侥幸,不仅没撤还把兵力延伸,试图再撑一撑,结果就是这个操作,让杜聿明部在后来不得不在居高临下的日军火力下横向运动,最终损失惨重。
要知道战场瞬息万变,临机决断是一个优秀指挥官的基本素养,所以就这点来说,杜聿明还是存在有缺陷的。
至于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当断不断”的例子那就更多了,别的不说,在徐州那会,他是守和跑都不坚决,最终被俘。
三、第一一直有争议
为什么说第一有争议呢?先来看看争议的都有谁。
国军诸多将领,称得上善战的不少,但称得上名将的却不多,除王、杜二位外,也就是傅作义和白崇禧了。
但他们二人,究竟谁更胜一筹,历来看法不一。
先说傅作义,我们都知道,在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后,给我军造成大量杀伤的,同时也也压着我军打的,也只有华北的傅作义一家。
1945年10月打响的绥远包头战役,我军在前期占优势的情况下,最终却以攻城失败告终。
紧接着就是1947年的大同集宁战役,整个作战,我军几乎是处处受制,最终导致大同、集宁两地失守。
而大同集宁的失守,更是导致了后续张家口的丢失。
除了这三场战役,还有满城奔袭战、冀中穿心战,这些战役最终的结果都是傅作义胜利或占优势。
而结果是最能说服人的,能打成这样,已经说明了傅作义的能力。
再说白崇禧,白崇禧最大特点就是战略独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不久,白崇禧开始坐镇九江,专门对付刘邓大军。
而他的策略和战术,是一改之前的防守,而是主动出击,并坚定执行四方围剿、卡住要点的战略,而这就给刘邓大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最终,刘邓大军为改变局势,不得不暂时分兵。
而从傅、白二人的特点上就能看出,论战略布局,白崇禧显然要高于傅作义,但论具体战术,傅作义则强于白崇禧。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究竟傅、白谁能排在国军名将第一的位置,这个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