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用人,很多人都会想到《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在总结夺取天下的经验时说的这么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知人善任,用人之长,补己之短,刘邦的用人策略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
关于用人,唐太宗李世民也曾有过一段经典的论述。
有一次,唐太宗问房玄龄和萧瑀:“隋文帝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他们的答案是:“隋文帝非常勤勉,朝会经常开到午后,还经常在大殿边吃边和官员议事,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唐太宗却不完全认可这一说法:
“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这个人,不太精明,但是对别人要求又很细、很苛刻。不精明对事情的了解就不够透彻,对别人太苛刻要求太细就会对人不放心,所以,他很勤勉,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做决定,不放手让别人去做。但是,国家大事一件件数不胜数,不可能每一件都能做到合理处置。臣子们知道了皇帝的秉性,就不会主动思考来做事,而是等着接受命令、迎合皇帝的心思,也不会有什么劝谏了。天下之大,事务繁杂,一个人独断难免有失偏颇,所以,我选择天下贤能之人,委以重任,人尽其才,各尽其用,天下才能大治。”
这就是李世民的管理之道:以人为镜,以史为鉴,用人以长,人尽其才。
所以,管理要懂用人,不能事无巨细大包大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