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身弱之娃,易患多动症!需向大地借能量

冰双阅览养护 2024-10-30 09:27:28

我从20岁就开始跟随恩师学习,不仅仅学习各种医理,更学习做人的道理。

我们中医有个特点,就是看病看的不是单一的症状,而是认为脏腑之间互相影响,只要揪出出现症状的“祸根”,辨证论治,一治一个准。

我从医后,一直跟随恩师研究了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这些疑难杂症。

恩师常说:一个人一辈子把这一种病研究透了,也算成功了,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也不至于中医没落。

他慢慢的把一生的经验都教给了我,在往后行医的40余年,让我受益匪浅。

前一段的时候,门诊有个多动症小患者,一家三口从山西跑过来,我给这个小男孩把脉的时候,他一会儿抠桌角,一会儿翻桌子上的东西,迫不及待想要离开。我跟家长沟通期间,他在诊室漫无目的跑来跑去。

家长跟我诉苦:孩子在教室里也这样,上课不听讲,经常在桌子地下玩,脾气暴躁,晚上睡觉总是翻腾。

关于怎么治疗多动症,我专门请教过恩师,他说: 身弱之娃易多动,要向大地借能量。

这里的“身弱”从中医的角度讲,就是“肾弱”。

患儿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失调;自身体弱,容易因为外邪引动内风而致肝风内动。由是阴津暗耗、筋失所养,故多动。

中药是自然之物,看似一株普通的植物,它的五气四味却隐藏着生命的奥秘,历经几千甚至上万年却没有被大自然淘汰。

说完,还给了我一个益肾平肝的方子:珍珠母、生牡蛎、枸杞子、柏子仁、女贞子、石菖蒲、益智仁、天麻、远志、大枣、核桃仁。

我把这个方子用在了小患者身上,一周后再给他看,晚上睡眠不再翻腾了,老师表扬孩子了,认真听讲的时间能坚持更久了,做作业也能投入更多精力。

这是什么道理呢?

肾为先天之本,主技巧和智慧,至脑中为髓海。肝藏魂,肝气调达则孩子的精神活动正常。

肝肾同调,则孩子聪颖敏慧,机智果敢。

0 阅读:17
评论列表
  • 中医好历害借能量.中医四大圣人的孙思邈在巜大医精诚》说德不近佛不可为医.但是在明知药有效并且吃的越多效果越大情况。而非要限量(目前沒有一本中医书有說明吃多少会出现什么样毒反).做着明明可以一天治好旦并要治个十天半月.這就是所谓中医四大圣人所标榜的近佛。当然这不算什么.科技水平低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今天中医们还振振有词,自以为是的了不起。中医5000年历史。上亿名中医从业人员没有一位能说出自己如何定药量(包括四大圣人)。药决定能不能治病。而药量更是关系着病人多久能治好。病人需要承受多久的病痛还不夠重要吗。为了标榜中医写着药量又说药量是中医之秘。当是又说不出药量如何来.说临床的.但是中医临床只是表示用这个方子治过病最多证明次个方子有效。而证明不了这个方子的药量达到最大值𡿨已经考虑了有效和有毒〉因为中医沒有一次记录过服用后有什么反应。你怎么证明你考慮过有毒性.西医临床是決定药能不能继续上市。而不是确定药量。西医药量由药企決定。西医生只有选择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