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众还在惊叹AI生成的毛线猫特效时,短视频巨头已悄然布局下一战场。抖音九五二七剧场春节推出的《无名特工队》,用港式无厘头风格验证AIGC动画的娱乐价值;快手《新世界加载中》则以七种画风演绎单元剧,黏土风与赛博朋克混搭彰显技术野心。
《山海奇境之劈波斩浪》《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图源:微博)
这场竞赛背后是工具生态的角力。即梦AI打造创作者社区,用户可浏览3.8万条AI作品并实时互动;可灵AI专注影视级画面,联合李少红等名导探索艺术表达。技术迭代速度令人咋舌:去年AI视频还像动态PPT,如今已能生成2分钟流畅叙事,OmniHuman-1模型甚至实现数字人全身动作捕捉。
《中国神话》(图源:@央视频)
商业化曙光初现,《兴安岭诡事》60万成本换30万收益虽不算亮眼,却为行业指明方向。文旅融合的《美猴王》、品牌植入的《代码与尾巴》,证实AI内容既能承载文化传播,亦可打通商业闭环。当技术门槛持续降低,这场生态之争或将重构内容生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