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卷疯”了?这6大真相让你看清申请变难的底层逻辑!

育宸塾课程 2025-03-26 18:04:37

海投百封套磁信,回复寥寥无几;精心打磨的研究计划书,沦为教授收件箱里的‘电子尘埃’。现在申请东大计算机专业如果不是985,本专业教授回复的都少;医学专业冈山、熊本这类都卷的不行,就更别提帝国类大学了,这场愈演愈烈的‘日本留学寒冬’,早已撕碎‘保底选项’的幻想。究竟是什么让日本留学从‘捷径’变成了‘修罗场’?"

1.大学院(研究生院)申请:教授邮箱被“挤爆”

套磁信石沉大海:热门专业(如计算机、传媒)的教授平均每天收20+邮件,回复率不足10%。套磁过程中发现很多教授反馈就是人太多,所以教授现在对于GPA都严格卡了。

2.亚洲生源“神仙打架”

以东京大学为例,24 年留学生数据显示,中国人占比达 67.8%,此数字之惊人,可想而知。中国每年考研之学生数以百万计,出身 985、211 重点院校以及国外世界排名前一百院校的中国学生随处可见。考研录取率偏低,故而众多学生开始将目光转向日本申请,遂形成“神仙打架”之局面,条件优越的学生数量众多,致使教授的要求亦随之节节攀升。

3.疫情后的反弹

疫情期间被延缓的留学计划于 2022 年后集中涌现,致使申请数量急剧增加。

4.信息透明化

鉴于社交媒体与留学平台的广泛普及,有关日本留学的申请流程愈发透明,众多留学前辈亦会于网上分享申请流程,学生获取信息愈发轻松便捷,在了解申请流程后觉得颇为简单,加之自行 DIY 能够节省一笔中介费,于是自行联系教授。然而,终究因自身经验匮乏,所发邮件给教授留下的印象欠佳,故而教授不愿回复。

5.政策与经济因素

近年日元汇率走低,进一步降低了留学成本,对工薪家庭更具吸引力。相比欧美国家,日本学费较低(国立大学年均约3-4万元人民币),且允许留学生每周合法打工28小时,经济压力较小。

日本为缓解劳动力短缺,推出“特定技能签证”和延长留学生求职期限(“留学”签证可转最长2年的“特定活动”签证),促使更多人将留学视为赴日工作的跳板。

6.名校情结

很多同学觉得既然是出国了,那我肯定是要去好的学校,不管自己原本条件如何,一上来就是我要上东大,可是要知道,东京大学也不是想上就可以上的,放弃名校情结,合理定位自己的院校,那么肯定会有适合的学校。

就日本申请而言,难度增大乃必然之势,不过即使在卷,申请政策与申请要求在变,倘若自身综合条件出众,那么赴日留学,必定能够升入一所理想的院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