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日,中国篮协发布了国家队短期训练营的名单。
具体如下:

赵维伦、郇斯枫、王俊杰(旅外球员)
朱正(上海久事)
冯傲(新疆广汇)
王浩然(深圳新世纪)
姜伟泽、吴昌泽(吉林东北虎)
杜伯超(天津荣钢)
李祥波、刘颜诚、于米提-赛达克(广州龙狮)
王俊杰(宁波富邦)
李金效(四川锦城)
刘金雨(福建浔兴)
隰泰诚(清华大学)
看到具体名单之后,迅速引起了广大球迷的热议。
毫无疑问,对于这份名单里面的内容,和所谓的男篮集训队实在是有点不相匹配。
当然,这里没有任何不尊重这些球员的意思,而是说,中国篮协根本就没有必要组织这一次短期的集训。

首先,这一次集训的时间是在4月7日-4月17日。
正好是赶在CBA季后赛正在进行当中,然而,能够来参加这次短训营的都是球队没能进入到季后赛的球队。
众所周知,在CBA这个层面上,如果说该球员所在的球队,连季后赛的都进不去,那么该球员的水平和能力,也根本达不到国家队短训营的水平。
毕竟,此前20支球队,只取战绩排在前8的球队进入季后赛的时候,可能还有一些实力较为突出的球员成为了“沧海遗珠”。
然而,当现在季后赛的队伍扩大到了12支,还进不去季后赛,那可是真的没有什么好多说的了。

如果有不认可的球迷可以动动手,看一看没有进入到季后赛的8支球队,分别都有谁,然后,想一想这些球队里面有没有自己瞬间就能记起来的球员。
答案大概率就是没有的。
其次,再看一看入选的这些球员,抛开能力和态度先不说,就看一看他们的年龄,很多都是在26岁左右了。
话说,这个年龄段才想起来培养,是不是稍微晚了一点。
这些年,为什么中国男篮始终没有踩准进步的“脉搏”,就是因为对于年轻球员的挖掘力度不够。

每一次的集训队或者正式比赛,总要带上一些“超龄”的球员。
而他们是要能力看不见,要潜力更是忽略不计。
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在国家队这个层面的集训和比赛当中,能力和潜力,至少是需要具备一个的。
要知道,每一次国家队的集训也好,或者是正赛,那都是多方资源的一次集中,看起来感觉没什么,其实,是真的不容易的。

最主要的是,这背后还承载了无数球迷的希望和关注。
鉴于此,无论是所谓的集训还是比赛,那么都应该是认认真真的对待,方方面面的考虑,等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之后,再开始。
反之,那就不如不搞。
当然,也可以理解,搞这么一次短训营是想利用这个“时间差”看看能不能挖掘出来一些更有潜力的球员。
然而,这个真的大可不必,完完全全可以等到联赛全部结束之后,等到所有的球员都没有比赛任务了,那个时候搞一次大规模的集训。
把那些球迷呼声比较高的,年轻具备潜力的,都给吸纳进去,在结合本身实力就已经非常拔尖的老国家队球员。
这样,就算是中国男篮真正的有生力量了。

这样的一批球员在一起,包括在这样的一种氛围和向心力之下,相信,集训的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而最后无论是留下来的还没没留下来的,都能通过这样的一次集训收获到一些内容。
这才是集训应该带来的。
所以,类似这一次这样的短训营,真的是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