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原著:牡丹娘家财大气粗,为救女儿散万金!

乐晴看剧随笔 2025-01-13 11:49:00

这几天一边追剧,一边看了《国色芳华》的原著,发现改动还是挺大的。

原著中,女主何惟芳虽然出身商贾之家,但父母却极其宠爱她,何家也一直都是她坚实的后盾,在和离一事上,也给了她很大的底气与支持。而在电视剧中,可能为了更多的体现女主的自强,将女主娘家这个设定上,还改动挺大的。

01何惟芳嫁刘家,主导权在何家。电视剧中,何惟芳嫁给刘畅, 也是两家的一场各有所图。何家是为了给母亲换得刘家的紫犀丸来救命;而刘家一方面是为了拿到何家的很大一笔钱,另一方面是算命的说牡丹的八字旺刘家。电视剧中,虽说他俩成婚也是一场交易,各取所需,但究其根本,这场交易的主导权在刘家手上。刘家想娶牡丹就要娶,否则,刘家大可以开出天价直接卖掉紫犀丸便可。在这件事上,很明显,何家是那个“听凭吩咐”的一方。这也就决定了,牡丹在刘宅根本不受重视的命运。而在原著中,这场交易则显得平等了许多,甚至可以说何家才是这场交易的主导方。“谁叫我身子不好,竟然需要冲喜呢?其实我也想,如果我生在一个贫寒之家就好了,哪里有那么多钱来给我糟蹋呀?”牡丹体弱多病,何家为了给牡丹冲喜治病才选择了刘家接亲,恰逢此时,刘家因为贪污急需补上一笔巨款,何家就正好作为交换条件,给刘家付了这笔巨款,条件是刘家要迎娶牡丹。

所以在原著中,尽管牡丹商贾出身,但刘家对她明面上还算过得去,因为他们还要指望人家何家的钱财,另外也有把柄在人家手里,还有就是何家人也没那么软弱好欺,又是将牡丹视为掌上明珠。“岑夫人的心一阵揪痛,这就是自己娇养的女儿,含着怕化捧着怕摔的心肝宝贝,在家里的时候,病着时她就最大。”原著中,刘畅和郡主(县主)的事儿传出去以后,先是表哥气愤不过和刘畅打了一架,接着第二天,何家一大家子一大早就上门来为牡丹讨说法了。我还是比较喜欢原著中牡丹娘家这个设定,让人感觉女子也是有家的,少了那种女子嫁人了就没有家的漂零感。02为何牡丹坚信,自己能凭借养牡丹花的手艺立足?电视剧中,其实对这块的交代比较模糊。为何牡丹敢和离,并且离家的时候,仅仅拿了一点钱,就直奔长安,为何她如此确信自己能靠着养牡丹花的手艺在长安立足?

原著中,交代得很详细。牡丹和离并不是逞一时之快,而是蓄谋已久,她一定要赶在秋季前和离。因为那会是牡丹的花期,她可以借此大赚一笔。而牡丹花之所以在当时很盛行,是因为当今圣人偏爱牡丹,所以长安显贵都热衷于搜罗牡丹花。渐渐地牡丹花就成为当时的一种身份象征,人人家里都以拥有牡丹为傲。由此,牡丹就很确信,自己一定能凭借养牡丹花的手艺在长安立足,并且,牡丹也不是到了长安以后才发现商机,而是她一直就知道一定要抓住这个花期。“牡丹对李荇说道‘如果可以,今年秋天之前我就想搬出去。’秋天是牡丹花的繁殖季节,那个时候搬出去,正好实施她的计划,不然平白又要耽搁一年。”原著中这块的描述,我觉得会更突显牡丹的经商头脑,不是临时起意,也不是走一步看一步,而是早就盘算的很清楚。电视剧这块的改编,我觉得稍稍逊色了一点。写在最后。电视剧中,将女主家世这块,改得凄惨了一点,母亲早逝,姨娘当家,父亲为了弟弟的前途只能选择对刘家隐忍低头。而原著中,牡丹的爹娘很疼她,并且因为在当地人脉甚广,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牡丹的父母去刘宅为女儿撑腰时,刘畅的娘还是得看看人家脸色的。“你养得好儿子!这是要折磨死我的女儿么?可怜的,被你们折磨成这个样子,见了娘家人都不敢说!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当初你是怎么答应我的?你就是放任他这样欺辱我女儿,放任你家里的奴才这样骑到她头上去,冷菜冷饭,冷言冷语,诅咒打骂?我看你当年也算个人物!怎地敢做不敢当?遮遮掩掩,连真话也不敢说一句?”牡丹的娘一顿输出后,刘畅的娘也得委曲求全、做小伏低。我觉得电视剧把牡丹母亲这个人物的戏份拿掉,好可惜啊!

这一顿台词输出,我一下就想起了《知否知否》中奶娘常嬷嬷在院子里叫骂康姨母那段,简直不要太爽好吗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