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才曹原:曾拒美国绿卡扬言回国效力,为何现在留美任职

军事黑侠客 2024-12-08 01:28:13
前言

2024年盛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迎来了一位史上最年轻的助理教授——曹原。

消息一出,网上讨论就像炸了锅,人人热议。

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扼腕叹息,更多的是不解和疑惑:那个22岁就两次登上《自然》杂志、被誉为“石墨烯驾驭者”的天才少年,那个曾坚定拒绝美国绿卡、被视为爱国典范的青年科学家,怎么就悄无声息地留在了大洋彼岸?

一时间,各种声音接踵而至,有人猜测、有人质疑、有人惋惜、有人指责……

学霸的养成

曹原,1996年出生在四川,来自一个普通家庭。

3岁那年,他随父母南下深圳,这座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也成为他人生的起点。

和许多同龄孩子一样,曹原也喜欢摆弄玩具。

他不喜欢玩具是因为好玩,而是对玩具的内部构造特别好奇。

拆卸、组装、改造,成了他乐此不疲的游戏。

电子产品是曹原的另一大爱好。

他对各种电子元件特别着迷,总是想搞清楚它们是怎么工作的。

深圳是中国电子科技的前沿城市,为曹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成长环境。

他就像鱼在水里一样自在,尽情吸收着知识的营养。

曹原的与众不同,很快引起了家长的注意。

他们意识到,孩子对科技的兴趣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热爱和天赋。

于是,他们尽其所能为曹原创造条件,支持他探索科学的奥秘。

2007年,11岁的曹原考进了深圳耀华实验学校,成绩非常优秀。

这所学校以培养超常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而著称。

在这里,曹原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都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少年,对知识充满渴望,对未来充满憧憬。

耀华实验学校的学习节奏非常快,课程难度也远超普通学校。

曹原却游刃有余,只花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

2010年,14岁的曹原以669分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还进了被称为“天才摇篮”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这个班级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物理学苗子,他们将在未来引领中国物理学的发展。

进了大学后,曹原没有因为以前的成绩而骄傲自满,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渴望学习新知识,对科研也保持着满腔的热情。

他学习起来就像饿了好久一样,经常顾不上吃饭睡觉。很快,他在物理学领域就小有名气了。

2012年,曹原成了第一批去美国密歇根大学交流学习的学生。

第二年,牛津大学又看中了他,邀请他去那里做两个月的科研实践。

在国外学习期间,曹原接触到了世界一流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这对他今后的科研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4年,曹原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之后去了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

他跟着物理学家帕勃罗·加里略-埃雷罗学习,加入了埃雷罗的石墨烯实验室,开始在石墨烯领域展开研究。

从“门外汉”到“驾驭者”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这些碳原子以六边形的结构排列,形成了类似蜂窝的网格。

它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例如超高的导电性、导热性、强度和透光性,被誉为“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的制备和应用一直是个大难题。

科学家们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控制石墨烯的性能,但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7年,曹原当时在读博士,对石墨烯特别感兴趣。

他敏锐地意识到,石墨烯领域蕴藏着巨大的科研潜力,如果能够攻克其技术难题,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然而,曹原并非石墨烯领域的“科班出身”,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相关研究。

但这并没有让他停下探索的脚步,反而让他更加好奇,求知欲更强了。

曹原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石墨烯的相关知识。

他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讨论会,向专业人士学习请教。

他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实验,试图找到控制石墨烯性能的突破口。

曹原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终于找到了灵感。

他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特定的角度堆叠时,会产生一种奇特的现象——超导电性。

这个发现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曹原的研究方向。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找到了开启新世界的钥匙。

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曹原开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日夜不停地工作,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经过六个月的艰苦努力,曹原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他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1.1度的角度叠放时,能在零电阻的情况下导电,实现超导效果。

2018年3月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两篇文章,报道了曹原的一项重要发现。

消息一出,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22岁的曹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成为该杂志149年来最年轻的首位作者,也因此被称作“石墨烯驾驭者”。

曹原的发现不仅破解了物理学界长期存在的难题,还为石墨烯的应用打开了新的大门。

曹原一下子成了科学界的大红人,荣誉和掌声接连不断。

不过,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依然保持冷静和谦虚。

他知道,科研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着他去发掘。

面对鲜花和掌声,曹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知道,自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祖国的培养和支持,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十字路口的选择

曹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就像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他收到了许多世界顶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邀请,其中也包括美国的。

美国,作为世界科技的中心,拥有着世界一流的科研环境、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优渥的科研待遇。

对每个科研人员来说,美国都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地方。

对于曹原来说,美国同样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地方。

一方面,美国在石墨烯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更加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更加成熟的研究体系。

如果能够去美国继续深造,曹原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前沿的科研成果,与更多顶尖科学家交流合作,这对于他未来的科研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另一方面,美国也能给曹原提供更好的待遇和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在美国,科研工作者的社会地位非常高,收入也非常可观,而且还有机会获得绿卡,享受与美国公民同等的福利待遇。

这对任何一个年轻人都很难抵挡。

尽管美国伸出了橄榄枝,曹原并没有马上答应。

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他:你是中国人,你的根在中国,你的未来也在中国。

最终,曹原没有接受美国的邀请,决定回到祖国,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2018年,曹原回国了,加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了一名年轻的教授。

消息一出,国内一片欢腾。

人们纷纷赞扬曹原的爱国情怀,称他是“当代钱学森”,是“中国青年的榜样”。

沉默的转身

时间来到2024年,距离曹原拒绝美国绿卡已经过去了六年。

六年间,曹原在石墨烯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成为了国际上炙手可热的青年科学家。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期待着曹原能够带领中国石墨烯产业走向世界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2024年7月,曹原正式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助理教授。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有人指责曹原“背叛”了祖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人惋惜中国痛失一位顶尖人才,是“科研环境的悲哀”;也有人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曹原的选择是“理性”的,是“无奈”的。

结语

曹原的经历让我们开始思考人才留与去的问题,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珍贵的资源。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最近几年,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大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效果很明显。

相信未来,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增长和科研环境的提升,会有更多像曹原这样的优秀人才选择回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

《他是美国留不住的天才!14岁以669分考进中科大,22岁突破世界百年物理学难题,拒绝美国绿卡选择回国效力,直言:我是中国人!》——中国国情

0 阅读:0

军事黑侠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