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真”苦行僧:63年不食油盐,曾割肉救母,当地人称他老师公

削桐作琴 2024-11-21 11:25:05

文|削桐作琴

编辑|削桐作琴

人的命,天注定?

1938年,5岁的陈多兴正坐在自家门前的石板上看着来往的行人。

云游的僧人却眼睛紧紧地盯着陈多兴,随即告知陈母,这个孩子与佛有缘。

一语定乾坤,14岁陈多兴开始茹素,16岁剃度出家,法号释觉定。

年过八旬依旧坚守初心,63年不食油盐,以个人之力在废墟上重建寺庙,被当地人称为“老师公”。

割肉喂母

自古以来,出家之人不得干扰红尘世俗,但是皈依佛门之后的释觉定并没有放下自己的母亲。

母子相依为命十几年,释觉定自认自己并不能舍弃所有的七情六欲。

在征求了寺庙的同意之后,释觉定成了寺庙中唯一的“走读生”。

白天在寺庙中学习精深的佛法,晚上回到家里照顾母亲。

常年的劳累,让陈母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

担忧母亲的释觉定经常会托人打听周边的名医,期望能够让陈母恢复如初。

事与愿违,即使有了儿子的照顾,陈母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

心急的释觉定为了留住唯一的亲人,选择“割肉救母”。

将自己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漫天神佛上。

在陈母看不到的厨房中,释觉定将自己的衣袖挽起,从胳膊上取出一块,忍着疼痛,处理好伤口之后。

释觉定将做好的饭菜送到陈母的桌前。

也许是母子连心,看到碗中的饭菜,陈母的脸色就是一变,连忙扯开释觉定的衣服。

看到伤口后,陈母一下子放声大哭。

也许是有了儿子的爱的支撑,也许是心中有了信念,之后没多久,陈母的身体逐渐痊愈。

而“割肉救母”这一段佳话也在当地流传。

年迈的释觉定对于自己曾经的选择始终不后悔,相比较身体的伤痛,母亲更加重要。

直到陈母离世之后,释觉定才斩断与世俗的联系,成为游走在世间的苦行僧。

菩萨托梦

1980年,42岁的释觉定已经是一名佛法精通的僧人。

常年一个人在外游行的日子让释觉定的内心十分宁静。

隐居大山,不接触人群,释觉定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这样的生活伴随的是生存的艰难,没有粮食,找水困难。

但是释觉定安之如怡,他觉得:苦难是一种修行,苦行是一种锻炼,经历过了才能得到解脱。

坚定的向佛之心也给释觉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天夜里,释觉定做了一个梦,梦中观音带着他到了一座山,之后指着那座山对着释觉定含笑点头。

梦醒后,释觉定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按照梦中的样子,释觉定找到了那座山:安徽太湖金龙山。

这座山上曾经有一座寺庙,由于一场火灾,全部便成了灰烬。

来到这里之后,释觉定就决定在废墟之上重建寺庙。

办理好相应的手续,释觉定开始了寺庙的重建。

深知重建寺庙是一个耗时很久的工程,释觉定在开始之前就先搭了一个居住的棚子,之后还开垦了几块田地,满足吃喝。

花费了自己曾经的所有积蓄,释觉定请了周边的村民帮忙打地基。

之后的修建全靠释觉定的一双手。

一个人,从清晨到夜幕,除了吃饭和睡觉,他从没休息。

建造寺庙用的材料也是释觉定一个人从很远的地方用小推车拉回来了。

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43年。

寺庙建成之后,释觉定将其命名为正觉寺。

这里也成了周围的人最爱来的地方。

袅袅的烟气和古朴的钟声让每一个到来的人都感到周身的宁静。

43年的努力,换来了3500平米的寺庙群,看上去庄严大气。

如今的正觉寺香火旺盛,里面的一砖一瓦都是释觉定的心血。

也是他修行的见证。

苦行僧的生活

寺庙建成之后,就开始接收想要学习佛法的弟子。

严于律己的释觉定对于寺庙的规定也是十分的严苛。

整个寺庙中的僧侣完全按照清规戒律生活,不允许杀生,不要追求外在物质,要注重修行。

对于自己,释觉定也并没有放过,直接对外宣布自己在80岁之前会自力更生,不接受供养。

上行下效,整个寺庙中的人团结一致,追求极致的修行。

除了白天的功课和学习佛法之外,僧侣们会用自己其他的时间开垦良田,种植粮食,自给自足。

释觉定一生研究佛法,相信众生平等,因此不愿意伤害任何的生命,即使是蚊子,也是要求弟子们不能拍死。

他对自己的饮食更加苛刻,食材均是来自于他亲手中的瓜果蔬菜。

为了锻炼心智,他甚至坚持63年不吃油盐,只有简单的白水煮菜。

看上去寡淡无味,但是对于释觉定而言,却是最能饱腹的东西。

释觉定的一生格外的简朴,一双鞋子可以穿40多年还不愿意丢弃。

节俭的意识似乎刻在了他的灵魂中,身上的百衲衣也已经陪伴了他40多年。

他也有过大方的时候,每年都会将庙中的余粮捐给周边有需要的人。

大爱无疆,得到帮助的人都对释觉定十分敬仰,称呼其为“老师公”。

苛待自己,但是却广施善意不求回报,这是怎样的功德?

面对询问,释觉定却觉得:“出家人慈悲为怀,不求回报是应该的。”

释觉定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不远千里赶来。

或是寻求帮助,或是追求片刻宁静。

2021年7月31日,87岁的“老师公”圆寂了。

留下的弟子和信徒依然坚守在寺中,坚持着释觉定生前的习惯:一日不耕一日不食。

真正的修行在于修心,在于对生命的尊重,在于不忘初心。

虽然身穿最破旧的袈裟,但是他却有一颗最虔诚的向佛之心。

信息来源:

1.抖音账号:安庆太湖正觉寺

2.抖音账号:不二藏石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