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两年,美国军工频频遭遇挫折,六代机“难产”、F-35升级成本飙升、造船业“瘫痪”,如今,新洲际导弹又被叫停!
这让咱们摸不着头脑,中方多年追赶,才造出东风-41、三航母、六代机,就这样还害怕远远落后于美国,可谁知,美国却“停摆”了。
美国军工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咱们的东风41是被忽悠出来的?
美国军工“祸不单行”
2月11日,美国“空天力量杂志”报道,国防部已经撤销了“哨兵”导弹的开发,主要问题是项目严重超支,空军也没有暗示什么时候可能解除禁令。
“哨兵”洲际导弹,曾被寄予厚望,用来替换老旧“民兵-3”,如今却成了美国军方的一块心病,国防部表示,“哨兵”的预算一路飙升,从最初的850亿美元,直接涨到了1400亿美元,涨幅高达81%。
惊人的超支,让美国军方直呼“玩不起”,而且,这笔钱大部分都花在了修建发射井,导弹本身的研发却十分缓慢,如今,“哨兵”被紧急叫停,意味着美国未来几年可能面临陆基核威慑力量的“空窗期”。
中国为了研发洲际导弹,倾尽了全力,就怕追不上老美,但从结果来看,咱们的“东风41”成了被美国忽悠出来的,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美国的六代机也“难产”了,美军原本计划用NGAD来取代F-22“猛禽”,可事与愿违,战机的研发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研发进度一拖再拖、首飞时间多次推迟,美国空军望眼欲穿,却什么也等不到。
接着,成本也开始失控,据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透露,NGAD的单价可能会是F-35的3倍左右,但经费却是一年比一年少,负担实在太大。
无奈之下,美国空军决定,“从头开始”审查第六代战斗机项目,这意味着,六代机的研发要陷入停滞,首飞时间可能要推迟至2030年,甚至更晚,真是未来可“欺”!
再来看看海军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这款被吹得天花乱坠的“未来战舰”,现在却成了美国海军的烫手山芋,当初设计的时候,美军觉得它能在未来的海战中大显身手,但现实狠狠地打了它的脸。
这艘战舰贵得离谱,单艘造价高达44亿美元,如果算上科研经费,平均每艘的成本更是飙升到79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比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还贵!
要知道,航母可是海上的“巨无霸”,朱姆沃尔特级只是一艘驱逐舰,价格居然能超过航母,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然而,花了这么多钱,战斗力却没跟上。
这艘船在设计上就有点“眼高手低”,原本主打的对地攻击功能在现代战争中根本派不上用场,显得特别尴尬。
再说说它的“舰炮系统”,听起来挺先进,但用起来却让人头疼,每发炮弹的价格高达80万美元,比战斧巡航导弹还贵,这哪是用炮弹,简直是在烧钱,美国海军就算再财大气粗,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更糟的是,这艘船的动力系统也不靠谱,动不动就全舰断电,搞得船员们焦头烂额,只能频繁回港维修,如今,三艘驱逐舰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停在港口里“吃灰”,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美国军工的产能日益不足,美军曾说:计划每年生产3艘攻击核潜艇、1艘战略核潜艇,但2025财年,只采购1艘攻击核潜艇,造船能力大大削弱了海军的战斗力。
海军的F/A-XX项目更惨,2023年,国防部给了它15.3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到了2025年,直接缩水到5382.8万美元,降幅高达97%。
与美国军工的“步履蹒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中国军工迎来大爆发,海军、空军的武器越来越先进,比如福建舰航母,成飞、沈飞疑似“六代机”的首飞,“鹰击-21”反舰导弹,还有东风-41。
美国军工的问题
接二连三的失败,绝不是偶然事件,归根结底可能还是他们的军工体系出了大毛病。
军工承包商得背大锅,在美国的军工体系中,承包商们为了多拿钱,经常把项目吹得天花乱坠,好像啥都能搞定似的。
比如“哨兵”洲际导弹,刚开始的时候,为了拿下这个项目,承包商故意把成本和技术难度说得轻描淡写,给军方画个大饼,说预算合理、研发周期短,结果一上手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问题一个接一个冒出来,成本蹭蹭往上涨,最后预算超支得一塌糊涂,可这时候承包商已经舍不得放手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要钱,结果项目越拖越久,钱越花越多,成了一个无底洞。
更气人的是,这些承包商拿到钱后,心思都花在了怎么给自己多分点利润上,真正用在项目研发上的钱反而没多少,这项目能顺利推进吗?质量能过关吗?显然不行。
国会的政治斗争也添了不少乱,国会议员们在决定军费预算和军工项目时,往往不是从实际需求出发,而是先考虑自己的政治利益。
议员们来自不同的选区,每个选区都有自己的利益集团,这些集团为了自己的好处,会拼命游说议员支持他们的项目。
比如某个军工企业在一个选区里是大户,那这个选区的议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肯定会力挺这个企业的项目,哪怕这个项目技术上根本行不通,或者对国家战略没啥实际意义。
结果就是,一些没啥用的项目因为政治原因拿到了大把的钱,而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却因为没人撑腰,连口汤都喝不上,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军工项目的混乱和低效。
再说说美国军方的问题,它的管理是是有漏洞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很多项目在启动时就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军方和承包商之间也没有清晰的权责划分,出了问题就互相推诿。
比如F-35战斗机项目,号称是“史上最贵的武器项目”,结果研发过程中问题不断,交付时间一拖再拖,军方虽然也意识到了问题,但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只能眼睁睁看着项目一步步走向失控。
更离谱的是,有些项目明明已经失败了,军方还硬着头皮继续投钱,美其名曰“不能半途而废”,实际上就是怕丢面子,这种管理上的混乱,直接导致了军工项目的低效和浪费。
美国的军工体系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利益分配模式,谁都不想打破平衡,军工企业靠着政府的订单赚得盆满钵满,国会靠着军工企业的支持保住自己的地位,军方靠着项目维持自己的影响力。
这种利益链条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稳固,但实际上却严重阻碍了军工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很多项目明明已经过时了,但因为利益集团的阻挠,还是得硬着头皮继续搞下去。
结果就是,美国的军工体系越来越僵化,创新能力越来越差,项目失败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如果美国不从根本上改革,类似的失败可能还会继续上演。
毕竟,一个靠利益驱动的体系,是很难真正为国家战略服务的。
结语
美国贵为“世界第一”,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特朗普上任后,已经在改革了,对于军费的问题,他已经授权马斯克去审查了国防开支,发现存在“财务黑洞”,1.9万亿美元“下落不明”。
这可能就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至于特朗普要如何改革,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仍要警惕,毕竟“君子不利于危楼之下”!
信息源:由于过度超支 美军下一代陆基洲际导弹项目暂停 观察者网 2025-02-12
信息源:美国空军“从头开始”审查第六代战斗机项自 观察者网 2024-09-06
信息源:特朗普:已指示马斯克审查美国防部支出 新京报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