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参考消息》的报道,在库尔斯克突袭行动七个月后,乌克兰已全部撤出在当地的军队。英国媒体报道指出,一些撤退的细节逐渐显现,显得颇为无序乃至混乱。在R200公路上,这条连接乌克兰与俄罗斯的交通要道上,由于桥梁遭到炸毁,士兵们不得不徒步返回乌克兰境内。加之无人机袭击的持续风险,他们只能在夜间行进。截至目前,最后一批乌克兰士兵已从库尔斯克的最后一个据点撤离完毕。
这意味着,乌克兰曾一度占据的俄库尔斯克地区部分土地的历史篇章已翻篇,乌总统泽连斯基在与普京交涉时失去了一个重要筹码。同时,乌克兰军队近期对俄另一边境城市别尔哥罗德的攻势也已遭遇挫败,他们在付出大量兵力和装备损失后,一无所获。随着库尔斯克问题的解决,俄军得以将精力重新投入到顿巴斯地区的军事行动中。据俄罗斯国防部近日的通报,俄军占领了扎波罗热地区的三个定居点,并动用高精度武器精确打击了乌军的军用机场、无人机装配设施等战略目标。由此可见,乌克兰在谈判桌上失去筹码,顿巴斯战场上同样难以扭转颓势。这预示着,乌克兰当前除了寻求和平谈判,似乎已陷入绝境。实际上,俄军在库尔斯克的迅猛推进,能在短时间内驱逐乌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国的“助力”。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导致乌军全面撤离库尔斯克的另一关键因素,乃是美国决定中止情报交流。显然,失去美国的情报援助后,乌克兰不仅“海马斯”火箭弹因精度问题而谨慎使用,前线乌军亦如盲人摸象,无力抵挡俄军的凌厉攻势。
事实上,任何有洞察力的人都能察觉到,美国在俄乌冲突的立场上,其行动无形中更偏向俄罗斯一方。由于美国暂停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及情报共享,俄军在库尔斯克前线的攻势变得无可阻挡。此外,美国通过对欧洲盟友加征关税及撤回安全保证等手段,扰乱了欧洲国家的战略规划,致使他们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陷入纷扰与分歧,这同样成为俄军在库尔斯克战役获胜的重要因素。故而,一旦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胜出,普京或应考虑向美国总统授予一枚“荣誉勋章”,以此象征对其“间接”协助俄军的“深深谢意”。出乎普京预料的是,美国在幕后助力乌军取得库尔斯克战役胜利之时,又在外交舞台上给他抛出了一个“意外之礼”。环球网讯,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近日在接受美国知名媒体人卡尔森的访谈时宣称,俄罗斯“百分之百”无意入侵欧洲,有关莫斯科可能攻打北约的论断显得“极为荒谬”。此前,部分欧洲领导人曾指责俄罗斯意图在未来数年内对北约成员国发动攻击。针对此类言论,普京当即予以驳斥,称之为“毫无根据的言论”,并强调俄罗斯对此毫无兴趣。
威特科夫代表美国总统发表前述言论,实则助普京回击欧洲政客,意在揭露其关于俄罗斯“欲攻北约”的虚假说法。普京或许从未预想,美国某日会成为他在欧洲舞台上的“声誉捍卫者”。此外,维特科夫此言还蕴含另一层深意,即宽慰欧洲盟友,使之安心,有美国坐镇,俄罗斯不会对北约发起攻击。其目的正是促使欧洲国家解除对普京的戒备,勿在解决冲突问题上与美国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