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大妈拿金条去银行换钱被捕,牵出19年前造币厂黄金失窃案

明朝打更人 2022-08-08 05:37:01

1980年4月25日清晨,沈阳街道上冷冷的,人影稀少。只见一位中年妇女行为古怪,用手环绕着身体,好像怀里揣着什么重要的东西。

她一路上,左看右看,来到了一家银行门口便停下了。

眼看着早上8点就要到了,她的心情变得紧张起来。

银行一开门,她便迈着匆忙的步伐迈了进去。

她坐到柜台前,十分小心地拿出一块黄金,要求银行柜员换成现金。

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中年妇女没过多久便被警察带走了,丈夫也被带走。

19年前,沈阳615厂的一起黄金盗窃案真相也就浮出了水面。

原来,这名女子叫黄淑珍,她的丈夫是关庆昌,他长相和蔼,穿着朴素,为人友好。

亲戚朋友对他评价都不错,连周围的邻居都很尊重他。

翻查他的档案,毫无案底,他一路从普通科员升到干部级别,曾获得厂的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谁都没想到,这样一位和善、老实、优秀的普通工人,却是这起黄金盗窃案的主谋。

他偷了厂里800克的黄金,还在人群中隐匿了生活19年竟无人知晓!

想要了解整起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必须清楚关庆昌的工作经历。

关庆昌工作的沈阳615厂,并不是普通的工厂,而是一所造币厂。

他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是当时出了名的印钞厂。

新中国成立后,便对这所工厂进行了改造,开始生产流通硬币,硬币的币额从一分到一元。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遭受了三年困难时期。

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大量不足,百姓生活举步维艰。

而此时,新中国正处于建设时期,国内资金不足,便向苏联借了不少的外债。

但后来,中苏关系发生了变化,苏联要求我国,及时偿还外债。

中国为了偿还这笔外债和解决国内粮食短缺的问题,不得不想尽办法制造黄金。

1961年,国家将这一项重大的任务交给了沈阳615厂。

615厂,需要将从民间收集到的黄金和白银进行重造。

由于任务特殊,为防止被盗,国家要求615厂保密进行。

于是,工厂便给黄金起称号为:“100号”,白银的称号为:“200号”。

工人私底下都说代号,而不说黄金或白银。

这样外界并不知道,615厂在制造黄金和白银,其安全性也就大大提高了,可谁曾想,千防万防但“家贼”难防。

而当时厂里的设备并不完善,大量的黄金和白银缺乏堆放的仓库。

为了解决黄金和白银存放问题,厂里的工人便用木板临时搭建了几个仓库。

那时的防盗设备很落后,没有监控,只有不多的看守工人,因此,厂里的防盗性很差。

那时厂里的工人思想单纯,很少有人动歪脑筋去偷黄金。

但谁也没想到,平时老实的关庆昌却惦记着这些黄金。

此时的关庆昌已是生产科科长,他想要窃取黄金具有很多便利之处。

况且早年间,他曾在为政府工作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早已让他熟悉官场作风,他善于与人打交道。

1961年3月18日,这一天是周六,天气不好,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工厂里也阴生生的。

再加上第二天是周天,工厂里要放假,许多工人一到下班时间,便立刻离开了。

包装组的组长郭家惠也不例外,他也想干完活赶紧回家。

加快速度清点仓库里的黄金数量,金块被放在一个个小木箱里。

这些装满黄金的木箱堆积得十分整齐,郭家惠很轻松清点完。

只有最上面的一个箱子很特殊,里面装着四条黄金,这给郭家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点完之后,郭家惠便锁上了仓库的门,离开了工厂。

谁也没想到,关庆昌已经谋划好了一切。

提前准备了一把羊角锤,一双皮手套,他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被别人发现。

好在此时的工厂里,大多数工人都回家了。

关庆昌一路上没有看到一个人影,他顺利地来到了仓库门前。

紧接着,他环顾四周,确定安全后,便用锤子敲开了仓库的墙。

走进仓库后,映入眼帘的便是装着黄金的木箱子,他打开了最上面的箱子,取走了里面的两块黄金。

窃取黄金后的关庆昌,急忙地把它隐藏了起来。

为了制造不在场的证据,他便换了一身衣服,不一会儿便出现在工厂俱乐部的聚会上。

为了给别人留下他来过的印象,他跟聚会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打过招呼。

到了晚上九点半后,聚会就结束了。

他回到了家中,突然想起来,鞋底粘上了泥土,为了毁灭这个证据,他让妻子换掉了鞋底。

作案时所用的工具羊角锤,也被他扔到了一个粪坑里。

关庆昌和妻子黄淑珍知道这件事情迟早瞒不住,他们必须编出一套说辞,来摆脱自己的犯罪嫌疑。

不出意外的话,周一工厂的人上班才会发现此事,因此,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周一到了,工厂里的工人回归到了正常的上班节奏。

“100号被偷了”,一个名叫高兴贵的人大声喊道。

这一下立刻惊动了包装组的组长郭家惠。

“应该是没上封条的那四条黄金吧?”郭家惠心想。

她一路小跑,急忙赶到了仓库。

她发现仓库的木墙被撬开了一个洞,一个装着黄金的木箱子被打开了,里面有两块黄金不在了。

事情果然和关庆昌所猜想的一样,周一来到工厂上班的他,便听见工人们在讨论黄金失窃的事情。

但为了摆脱嫌疑,便说道:“黄金没有入库,工厂监看又不严,黄金很容易被盗窃”。

此话一讲,在场的人都认为他的说法很有道理。

郭家惠立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刻禀报了领导。

这是个特殊的三年困难时期,这两块黄金重达800克可以解决很多人的温饱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到如今,这是第一起重大的黄金偷窃案,周总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表示,这起案件影响恶劣,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当地公安局很快组成了专案组,前往案发地点调查。

这一行动几乎动员了整个公安局的人,警察决定采取全撒网、细调查的方式,每一名警察负责审问十名工人。

专案组来到工厂后,决定对工厂进行全面搜查。

而关庆昌早就知道,警察会搜寻他的办公室,因此他并没有将黄金藏到这里。

不一会儿,警察便开始对关庆昌的办公室进行搜查。

为了方便查看,办公室里面的座椅被清空出去,警察对每一个角落都仔细查看,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关庆昌对此,便暗暗庆幸。

紧接着,厂卫科让所有的工人报告,自己36小时之内的所有活动,重点盘问了当天晚上的活动。

关庆昌便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告诉了厂卫科。

他表示,自己五点下班,下班后在6点去澡池洗澡,洗完便离开了澡堂。

六点半自己到工厂俱乐部参加舞会,九点半舞会完了之后,自己大约在十点左右和邻居相伴回到家中。

关庆昌的这一套说辞,逻辑严密,全都有人证,便排除了他的犯罪嫌疑。

最后,调查结果出来了,发现了两条重要的线索。

一是盗窃者使用的工具为羊角锤,二是盗窃者当晚所穿的鞋是布鞋。

专案组首先怀疑这是一起内部工厂人员盗窃案。

随后,对工厂里的所有人进行排查,让他们一一上交了羊角锤,并比对了他们的脚印。

但始终没有找到犯罪嫌疑人,使得这起案件变为了一个谜案。

关庆昌成功躲过了这一次调查,但警方列出了三个主要犯罪嫌疑人:郭家惠、高兴贵、贾清吉。

第一个便是郭家惠,她是包装组组长,她对黄金的基本情况十分清楚,黄金被盗后,她难辞其咎。

但她并不是真正的盗窃者,因此当她面临警方和厂长的询问时,她认真交代了她所知道的所有情况。

但他们并不相信,她也感觉到有苦说不出,有理无处说。

这时的她是预备党员,因为这件事情,她被开除了党籍,还撤掉了她的职务。

第二个被怀疑的便是发现黄金被偷的第一人——高兴贵。

警方认为,就常理而言,第一个发现黄金被盗的应该是郭家惠,而不是他,可能高兴贵是在“贼喊捉贼”。

警方通过一系列盘问,并没有问出任何结果,但还是把高兴贵和郭家惠关了禁闭。

第三个被怀疑的是工厂保卫科的贾清吉。

因为他对工厂的情况十分熟悉,他曾经在公共场合说过:“这个黄金不入库,迟早会被偷的。”

不过在案发前两天,他被调到车间工作,没有机会接触到黄金。

警方对他们三人进行询问后,并没有发现什么结果。

便怀疑到厂长李榆身上,因为厂长对黄金的情况也很熟悉,警方不可能放过一丝线索。

警方搜查完李榆的办公室和家后,并未发现半丝线索。

警方便怀疑是李榆将黄金藏到了他母亲的坟里,警方决定对此处进行排查,但仍旧未找到线索。

这样毫无头绪的搜查,自然一直没有进展。

就在这时,一位老兵站了出来说,“黄金是我偷的,你们抓我吧!”

但这位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应该不会干此事。

经过警方的调查,果真跟他没有关系,警方努力搜查没有结果,这一件盗窃案最后便不了了之。

关庆昌能躲过这一次调查,早在意外之中。

因为他本身的心理素质较高,早年间便撒过一次谎。

他能够在这个工厂工作是因为他隐瞒了一段历史,他曾任职于伪政府的警卫队。

在自我鉴定这一栏,他毫不要脸地写下“忠诚老实”四个字。

但最终他隐瞒的这件事,却被领导知晓。

领导鉴于他平时表现良好,工作认真,任劳任怨,便没有开除他,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就这样骗得了别人对他的信任,但他并没有抱着一颗感恩的心,重新做人,而是走上一条犯罪道路。

从小历经苦难的他早就知道金钱的重要性,他对金钱一直有着浓烈的欲望。

这三年困难时期,更加坚定了他的欲望,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钱,便可以度过一切困难。

因此,他对工厂里的黄金,早就有了一颗觊觎之心。

早年间,他便计划让妻子黄淑珍盗取黄金。

但妻子黄淑珍是出了名的爱财,左邻右舍都夸奖黄淑珍会过日子。

妻子十分节俭,连冰棍上的木棍都不忍心丢掉,而是拿回家当柴火。

夫妻俩都是爱财如命的人,正所谓臭味相投,当然对于关庆昌的想法,黄淑珍十分认同。

黄淑珍在电解车间工作,受工作的限制,她只能在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顺走一些黄金制品,如金耳环等。

关庆昌,看着妻子盗取回家的黄金制品,他心情变得十分愉悦,同时也感到不满。

这些黄金量太少,根本值不了太多钱,如果黄淑珍一直盗窃下去,总有一天会被别人发现。

他得想另外一个办法,窃取更多的黄金。

一个大胆的想法油然而生,他决定盗窃仓库里密封好的金块。

但是每天都有人清点黄金数量,而工厂里的人总是来来往往,他必须做一个周密的计划,确保作案成功。

为了使盗窃计划万无一失地进行,他必须提前调查清楚金块的位置。

案发前一天,他委派妻子到仓库探寻黄金的基本情况,确认仓库里是否放有黄金。

以他的职权,出入仓库应该很方便,但他为什么要派遣妻子前往呢?

关庆昌心思十分缜密,他知道平时自己不大出入仓库,如果贸然前往,一定会引人怀疑。

而妻子是女人,如果她前往包装组的车间,找工友聊天,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会引人关注。

黄淑珍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一会儿便打听到,仓库确实存放黄金。

回家之后,便把这个重大消息告诉了丈夫关庆昌。

关庆昌便确定了作案事件,选择了周六晚上在工厂下班之后。

当天,他从家里拿好了一把羊角锤和一双手套,带到了他的办公室,并隐藏了起来。

下班之后,他和平常一样,到工厂的榆浴池洗完澡,为了制造不在场证明,他和工友们打了招呼。

洗完澡后,他便迅速地回到了办公室,拿上他的作案工具,穿上雨衣来到了作案现场。

紧接着便出现了上文描述的场景,看到这,大家都不禁感叹他心理素质太强大,作案技能高。

躲过一劫后,关庆昌便把黄金放到了烟囱里,但他害怕被邻居发现,便拿了出来,用木板包住,做了柜垫。

但这件事却被关庆昌的父亲发现了,在父亲的追问下,他说出了实话,但父亲并没有举报他。

由于这个黄金纯度太高,关庆昌一直不敢把黄金拿去花掉,总藏着黄金不花也不是一回事。

他想着用化学方法降低黄金纯度,却始终未成功。

1980年,黄金的价格开始涨了,国际金价折合人民币约32.67元人民币,800克黄金可值不少钱,大概能换到2.6万元左右。

而此时,离盗窃案已过了19年,他认为已经安全了,便决定和妻子去银行换钱,这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关庆昌被抓后,法院判处了他无期徒刑。

关庆昌在监狱中表现良好,刑期依法予以减少,变为了有期徒刑,刑满后顺利出了监狱。

出狱后的关庆昌,以卖牛奶为生,重新走上了一条正常的道路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犯了罪,迟到会得到惩罚,法律不允许的事,一定不能干。

最后,笔者想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完-

参考资料

文汇网:《新中国最大的黄金失窃案惊动周恩来,掘坟挖墓都没能破,19年后终于真相大白》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