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监为啥不强迫皇帝退位,这样就能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监皇帝?

远易爱提问 2025-04-25 17:07:30



太监当皇帝,当是能当,但是被后世称为昏君的概率太大了,任何一人篡位者恐怕都不是奔着当昏君去的,与其被后世称为昏君,还不如不篡位。

首先,太监天生无后,无后的皇帝,当昏君的概率非常大。

没有亲生儿子,死后都不一定能进皇陵(朱祁钰),自己的政策也肯定延续不下去,好处没你的,坏处拿来背锅, 朱厚照(明武宗)、刘骜(汉成帝)、载淳(同治帝)、载湉(光绪帝)都是这个下场。反正死后没有人撑腰(假设还有后继者),哪怕是从小就收养的继子,也不排除把本家抬出来,忘记太监养父(参考范仲淹,本名朱说)。

其次,唐代太监权力虽然很大,但是想取代皇帝,那也是篡位,正统性不足。

宦官是皇帝天生的盟友,是皇帝权力的延续,一旦取代了皇帝,这个盟友没了,统治合法性也堪忧。王莽和胡亥之流,篡位之后被推翻,那就是永世不得翻身。尤其是胡亥,同时满足了篡位者+无后两大debuff,但就是这样,胡亥也比“指鹿为马”的太监赵高名声要好一丢丢。

最后,太监本身的问题。

很多太监就算获得了很大权力,也没有篡位的意愿。最典型的就是郑和以及他的继任者王景弘。他们都可以称为“海外天子”了,也基本没有篡位的意愿。理论上说,他们的船队在海上拥有绝对权力,明朝的皇帝想再组建一支同等规模的舰队是很难的,发来的圣旨可听可不听,只要舰队在海上飘着,皇帝就奈何不了他们,但是,这两人都是太监,都没有一点篡位的意愿,按理说,天时利敌人和都具备了。

总结,太监当皇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为了自己的名声好看,甚至为了保命(王莽、胡亥的下场),还是不要篡位当皇帝的好。毕竟,拥有权力不一定非要当皇帝。

公众号:【尼布尼布】,感谢关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