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狐幼崽断奶与养殖要点
北极狐是一种很特别的动物,它毛色在冬季多为白色,夏季则出现黑灰色毛尖等,非常美丽。在养殖中,北极狐幼崽断奶是个重要阶段。在内蒙古养殖北极狐,昼夜温差很大,这对幼崽断奶后的养殖影响不小。
就拿我一个朋友在内蒙古开的北极狐养殖场来说吧。以前他们直接给幼崽断奶,结果幼崽应激很大,很多都出现了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后来了解到需要有个两个月的过渡方案。这个过渡方案可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首先是食物的选择。在断奶初期,可以给幼崽提供一些稀糊状的专门幼崽饲料,这种饲料营养丰富,容易被幼崽消化吸收。就像南方有些地区养殖的小香猪,刚断奶时会吃一些米糊加少量的瘦肉碎混合的食物,让肠胃慢慢适应固体食物一样。对于北极狐幼崽,在30天左右开始尝试给一点肉糜混着幼崽饲料。到了2个月的时候,肉糜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这时候可以参考养殖场的养殖环境,如果是比较传统的散养方式,幼崽有足够空间活动就比较好,但如果是封闭的养殖场,就得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
说到温度和环境,不同植物的耐温能力就体现出来了。比如玉簪,在寒冷的北方可以耐受零下的温度,它生长较慢,叶子宽大,在野外常常是成片生长。还有金盏菊,它比较耐寒,能适应内蒙古这种昼夜温差大的地方,种子在低温下也能较好萌发。相比之下,热带植物散尾葵,它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生长才好,到了北方寒冷干燥的环境就容易生病。在北极狐养殖上也是如此,内蒙古冬季干冷,要特别注意养殖场的保温。如果是养殖场的养殖,需要在养殖场的屋顶做好防风措施,墙壁也不能太薄。像在北方寒冷的黑龙江省,有的养狐养殖户在3年前的冬天,因为没有做好养殖场保温,很多幼崽都冻死了。
幼崽居住的地方也很关键。保温箱的配置是有很多要点的。保温箱的材质最好是那种隔热性比较好的材料,像泡沫板就很不错。它的厚度大概要在5厘米左右,这样可以有效阻挡外界温度的变化。保温箱的大小要根据幼崽的数量来确定,一只幼崽至少要有30厘米见方的小空间,就像网上有养殖博主分享的,他发现如果幼崽在保温箱里太挤,相互之间容易拥挤打架,影响生长发育。而且保温箱内部要设置一个小平台,方便幼崽休息,高度大概10厘米就行。
在断奶后的两个月内,还要注意幼崽的健康状况。定期给幼崽检查身体,查看是否又寄生虫或者疾病。这就如同我们在家里养绿植,要时不时看看有没有病虫害一样。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就像有个北方的北极狐养殖户,他发现一只幼崽有点精神萎靡,还拉肚子,马上就带去看兽医,原来是误食了一点不干净的东西。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可能就影响幼崽后面的生长发育了。
北方和南方在北极狐养殖上确实有很多差异。南方湿热的气候,养殖北极狐在保温方面的重点就和北方不同。南方更多是要防止高温高湿环境下细菌滋生过快,保持养殖环境的通风干燥。而北方干冷的关键是保暖。像云南有些地方,气候比较温和,虽然不适合大规模养殖北极狐,但如果有小规模尝试的话,对温湿度等环境的把控要更精细。
另外,在北极狐幼崽断奶后的两个月里,光照也很重要。适当的光照可以让幼崽更加健康活泼。如果是全封闭的养殖场,可以安装合适强度和时长的照明设备。这就像室内种植一些花卉,比如长寿花,充足的光照它会开花更旺盛。但是在自然散养的环境中,也要根据季节调整放养时间,比如夏季日照长,可以让幼崽适当多晒晒太阳,但冬季日照短还得考虑保暖。
北极狐幼崽成长到1年的时候,会有一些成长的变化。它的体型会更接近成年狐,毛发的颜色和质地也会更加稳定。这时候的饮食结构也要适当调整,要增加一些富含矿物质的饲料,像少量的骨粉之类的,可以促进它骨骼的发育。而在南方养殖的狐狸可能会发现,因为当地的食物资源比较丰富,它们可能会对一些新鲜的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有偏好。
在养殖场中,幼崽之间的社交也很重要。就像养一群小狗狗一样,它们要有互相玩耍和互动的机会。但是如果发生争斗行为,要及时分开。有养殖户分享,他的养殖场里有一对北极狐幼崽经常打架,把对方都打伤了。后来他把它们分开在不同的区域,等它们长大些再混养观察。这就告诉我们关注幼崽间的关系也是养殖的一个要点。
到了3年左右的时间,北极狐就基本成年了。如果在幼崽期和成长期的管理都比较好,成年狐会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繁殖能力。内蒙古的一些养殖多年北极狐的农场,会总结经验把优秀的北极狐挑选出来作为种狐,这就像农业上选育优质的种子一样重要。
关于北极狐幼崽断奶后的养殖,有很多细节值得深入研究。比如不同季节饲料里水分含量的调整,冬季水分少点,夏季水分多一点,这就像在北方冬季种植耐寒的菠菜,浇水量要比夏季少,而在南方种植夏季多雨时,要注意排水,否则菠菜就容易烂根。那大家对于北极狐幼崽断奶后的饲养管理还有什么独特的想法或者经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