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棺材一头大一头小,一头高一头低?不得不说老祖宗心思太密了

晨泽说家居生活 2024-10-10 17:56:55
导语

中国的丧葬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习俗。

在古代,人们一直认为人不能死无葬身之地,而是应该为死者准备合适的棺材让其入土为安。

丧葬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民族感情、风俗习惯等,棺材的形状则体现出古人的智慧与审美。

棺材的形状往往是一头高一头低,一头大一头小,这其中蕴藏着什么样的古老传说呢?

又或者这是什么样的禁忌?

棺材的高低大小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意义?

而丧葬文化又有何特殊之处呢?

棺材高低不平 八足大体。

棺材又被称作棺,也就是将死者放在一个板做的空间里,该空间一般由四面墙及盖子、底板组成。

古代将尸体装入棺材埋葬,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习俗,那这习俗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从上古时期来看,由于地面环境比较恶劣,夏虫冬蛰,常常会出现洪水等自然灾害。

同时,上古时期并没有像我们现在一样有明显的纪年制度,甚至连文字都是后来才有的,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常用石器来作为挖墓工具。

从而制成形如现在标准棺材的样貌,但那时候也就只是个大致的样子,并没有特别固定下来,而且也没有木质棺材。

直到后来晋朝时期,有一种叫做“八足大体”的木质棺材该出来了,这个木质棺材是如今比较常见的类型。

随着时间的演变,四周大、上面小的棺材也就逐渐成为了商周时期,贵族和王侯之间丧葬普遍用的一种大号方形或长方形的类似于盒子的形状。

而且经商周时期考古发现,晚商早周时期早已出现比较标准化的大型木炭,殷商贵族所用的大型圆木炭坟墓,是围绕用木板加以修饰而形成的,这就是我国早期大型方形木炭墓型的一种起源。

此外,秦代曾经出现过一种用木料制成的类似于现在棺材形状的高型尸椁,这种尸椁不仅体现出古代人先祖对自然界无比敬畏的一种表现,也是古代人会采取这种形式埋葬以及在墓坑上用夯土等严密封闭手段保持土壤原有湿润程度。

这样的一个过程最合理、也最简单的方法,然而在汉代尸椁就很少见了,汉代多用木棺,也有高型木棺,这种高型木棺实际上是一种叠高木盆,底层是较深的大盆,上层是较小的小盆,所以就产生了一头高一头低的现象。

其次,汉代武帝时发展强大,为了富国强兵,从国家税赋上获得极大的利益,并征兵入伍,打下更广阔土地,同时鼓励百姓开荒种地,为国敛财功勋卓越。

就因其武帝身体一直健康强壮,没有得过什么大病,一直到去世,留下了遗体,所以汉朝盛世下之百姓殉葬热情高涨,随之大型金属棺材登场。

汉武帝时,也出现了第一代尸卧天子,尸卧天子是指皇帝死后,安息在金属薄板做成精致豪华的镏金或鎏银小盆内。

现如今我们常见的“八足大体”这一棺材都是后来形成,追溯历史可深远至战国中后期,当时还是标准方形和长方形框架。

为了增加它的稳固性和抗压性,在框架基础上加多一些尺寸比较小的一些木框,用来夹角,再用木板或皮革将空隙封住,这这种不同材料制作而成的夹角框架系统,就是后来我们常见的骸骨架,也被称作五尺身。

棺材设计 与文化内涵。

根据古代人们对死者的敬重和爱对于死者做出身后殡葬,进行安置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死者受到外邪干扰等产生一些灵魂上的牵挂。

所以经过各种各样的考量之后决定用一种合适于葬送新亡者,也就是人去世后,用棺材盛好尸首后再进行埋藏进墓中保存尸体的一种形态。

因而这种葬送方式同时也被称作“柩”,柩和棺材同义,不同之处在于柩一般是在死者去世后二天之内就会开始进行制作。

甚至通常在死者家七天内就会制作完成进行安葬,所以设计便成为了柩中最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过程。

因为不同阶级对于柩款式要求和规格都是不一样,所以根据这些也可以将当时社会不同阶级进行划分。

因此,在柩设计方面也包含了太多文化内涵,为了增加自身威望或者是象征性的意义,同时在历史传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或者教训进行总结所形成的各种禁忌。

这都不得不说老祖宗则是真的很细心,而从现存下来的古书中多可以见到对柩有详细说明,并提出很多生产上的注意事项。

例如,古书明确指出棺盖分内外三层,一般来说哪一层需要使用何种规格,何种材料,就有特殊详细规定,同样就连四面墙上的刻画纹路都有详细规定。

可以说关于古人的棺材设计真的是细节满满,在设计理念上就是防水,不然水对尸体来说可是非常不吉利,非常影响死者安眠质量的一件事情。

所以在将柩制成后还需要对柩进行涂抹防水油,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卧在宽敞舒适的床上,无论是谁都觉得舒服,但是谁都会愿意睡在一个十分狭窄封闭的小空间里呢?

起码一般人都是拒绝这种行为,所以由此可见,人们对于身体或灵魂的空间是有所讲究,并不是因为空间过于狭窄造成体家的空间过于狭小导致死亡,而是随着这种传说产生了该理念。

由于灵魂需要一定空间如果要放进一个宽松些大的体内,会导致身亡者反射得不到应有尊重,所以在这样的理念下,就形成了高一头,小一头。

土葬是否适合?

如今很多人觉得土葬方式不是很好,因为这会造成耕地资源浪费,但也许不知道,我们最早一直以来都提倡大家养活自己,要考虑中国人的饭碗。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意见》,提到进一步严格农用地管理,提高耕地保护制度建设,在耕地划定制度方面进一步加强土壤质量监测、评价和保护耕地质量制度建设,将耕地质量纳入重要生态系统保护补偿机制。

随着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凑,再加上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我国现在实行了减少土地资源占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项措施,不再建造墓园,而是修建公墓,也就是墓穴是一个接一个,不再独立分开建造墓园方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省土地资源。

但是我们却发现国内许多地方还是有人会继续土葬,甚至一些地方都专门有一些捆绑土葬的人,他们以此发家的原因是土葬费用高达几十万元,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暴利行业,这就不得不说时代真的在前进,思想依然停留在传统观念上。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中国每年3.5万人的死亡人数,每年约需要22.5万平米面积作为墓地,占用40万平米土地资源。

然而我国每年的耕地面积仅为9亿多亩,不仅如此,我国人口数量还在上涨,这必然导致我国市场需求供不应求,这样需要占用土地资源甚至超过耕地面积。

所以我们的农业前景也不容乐观,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发展我国农业,我们为了避免因耕地面积不足造成粮食欠缺。

是否应该将根深蒂固、潜移默化植根人心的陋习更换为现代文明,让人们能够更好接受,同时不会因为土葬等问题先影响到农业发展。

结语

虽然我们的祖先笃信那些流传下来的陋习,但是细想下来会发现我祖先无论哪一点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同样生死之间也不是我们能够掌管的生死有命我们不能操控,同时他们设想到的问题办不到也不是我们该去评论指责他们的。

0 阅读:2

晨泽说家居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