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陆上将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开国上将,但关于他的资料一直都很少,所以大家听到他的名字都很是陌生。赵尔陆上将的脾气和彭老总有点像,为人处世老实厚道,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不为人知的是,当他被授予上将之后,却不愿意穿“将军服”,女儿也直言:起先我也不理解。后来,才知道父亲不愿意穿军装的真正原因。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对自我要求严格赵尔陆作为一名开国上将,享受着国家部长级待遇,每个月都会有一点点招待烟、茶的补助;家里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到管理部门去领取;开会时,他的随行人员的餐费可以报销。
但,赵尔陆从来都不允许工作人员去领取这些钱,他说道:“国家给我比老百姓高得多的工资,这些开销应该包括我在自己的工资里了。”
1964年,赵尔陆外出视察三个月之后,管理部门的人感觉到他的住处太破旧了,于是,决定给他的住房修缮一下。没想到,刚刚把他办公室的墙壁喷好,刷好门窗和走廊,赵尔陆就回来了。
当他看到被修缮一新的住房,他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主动找到管理后勤的同志,阴沉着脸说道:“你们拿公家的钱送人情倒很慷慨!这房既不破更不漏,有什么可修的!”
他和大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一样,十分心疼老百姓的钱,不希望把钱花在自己的身上。于是,他到财务部门清算了材料成本,列出材料费和工人工资,拿出了两千元垫付了这次修缮的费用。
而那些空调、收音机、轿车等大件物品,全部被赵尔陆清出了家门,一件都不允许留下。他说道:“拿回去可以搞个陈列室,做样品保留起来,都摆在我这里算什么!”
赵尔陆在二机部任职期间,几乎很少在北京,大部分都住在基层,这样也能更好地工作。
第二机械工业部刚刚组建,他先到有着军事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东北,深入了解工厂的各个情况。
经过细致的调查后,他提出,首先要对简陋的兵器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尽快试制出一批制式装备提供部队。
他经常呆在工厂里,听取参与研制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意见,然后和他们一起具体研究、确定方案。在这过程中,赵尔陆全部都亲力亲为。
因为不回家,妻子专门为他买了一只大号搪瓷碗和一把大饭勺。赵尔陆经常拿着这两件物品,在工厂食堂等候买饭。
当时许多的工人都不认识他,却认识他的搪瓷碗和大饭勺。他吃的东西和工人碗里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在那个年代,大家众志成城,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对老厂的技术改造,制造出一批新型陆军武器,改善了部队装备,后来还在朝鲜战场上派上了用场。
在这之后,赵尔陆又直接组织领导试制了陆用双管炮、舰艇用四联高炮等一系列轻重武器。1959年,我国自己生产的战鹰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的阅兵式,也得到了国内外的好评和赞赏。
赵尔陆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孩子也一样。
赵尔陆的侄子在部队工作,赵尔陆也经常会通过他来了解部队和基层的情况,了解官兵的生活情况。
一次,侄子前来看望他,和他谈了许久。两人在一起吃饭时,赵尔陆问侄子有没有入党。侄子说道,他的单位政治空气不浓厚,所以还没有入党。赵尔陆却严肃地说道:
“党的大门对每个人都敞开着,不会向任何人关闭,你自己努力不够为何不检讨自己,还去找客观原因?你应该好好检查自己,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赵尔陆的女儿回忆这件事时,仍历历在目。她表示:“很少见父亲那么生气,简直是把他们吓坏了。那个挨批评的哥哥更是紧张得不得了……”
那一次吃饭大家不欢而散,但也为侄子指明了道理,后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入了党。
20世纪50年代,赵尔陆家里有六七个孩子,在读书期间,大家都是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后来当大家都工作之后,赵尔陆仍然告诉他们:
“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至于到什么地方工作,要由组织去分配,我不能给你们安排。无论分到哪儿都要服从,而且要努力工作。以后的路就要靠自己了……”
赵尔陆始终认为,如果没有党和人民,他们不会过上安稳的生活,所以当他们有了工作的能力,也要为人民服务。
每当女儿赵珈珈说起父亲脸上的表情也非常复杂,长大后的她对父亲似乎有了更多的理解。
父亲不愿意穿上将服赵尔陆曾参加过南昌起义和长征,也曾担任八路军总供给部副部长、冀晋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后勤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参谋长等职位。可当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后,却很不愿意穿上将的军服。
赵尔陆的这一做法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就连赵珈珈也说道:
“起先,我也不太理解父亲的这一做法。后来,父亲对我说,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了千千万万的战友,救下了无数无辜的同胞。父亲不愿意穿将军服,就是因为他见到这一身衣服,就想起了牺牲的战友们……”
从那以后,她才知道这个原因。她也观察到,父亲除了授衔时照的标准像和几张戎装照之外,只和家人们拍过一张穿将军服的合影。
她还记得那一次从照相馆出来,一回家父亲就赶紧把将军服脱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见到父亲穿过将军服。
新中国成立后,赵尔陆的名字和我国国防工业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我国非常著名的“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也是赵尔陆带领的。
1956年赵尔陆参加了中国代表团去苏联访问,经过询问他才知道苏军给中国的武器都是早就被淘汰的。他才知道,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是有所保留的。
回到中国之后,赵尔陆下定决心要改变中国国防工业的落后面貌。在他的带领下,我国在短短几年就建起了一批专业研究所和产品设计所。
1958年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成立,赵尔陆担任部长,主管民用机械工业和国防工业。1959年,赵尔陆迫切的 发展着机械产品特别是军工产品的质量问题。
而在1958年,当毛主席提出要研制、试验核武器的任务时,他说道:
“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1961年11月,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成立,罗瑞卿为国防工办主任,赵尔陆为常务副主任。
国防办成立后,提出了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规划。为此,赵尔陆带着工作组奔波于北京、甘肃和青海的核武器研制单位。在当时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下,赵尔陆和他们同吃同住。
经过三年日日夜夜的努力,他们终于决定试爆第一颗原子弹,于是给周总理写了一份报告,汇报了当前原子弹试爆的准备情况。周总理立即将该情况上报给毛主席,毛主席也很快同意。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毛主席非常高兴。后来在会见赵尔陆时也问了他一些问题,赵尔陆都作出了准确的回答,毛主席赞扬说道:“你现在也是内行了。”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在氢弹、导弹上也都有了重大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就这样,赵尔陆建议加速展开人造卫星的全面研制工作。
但,赵尔陆为我国国防工作了半生,却没有看到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67年2月2日前一晚,赵尔陆对当前的研究仍然心急如焚,他半夜悄悄地回到办公室,坚持工作着。但此时的他已经心力交瘁,他患有心脏病和哮喘病。
2月2日早上九点,大家看到他还没出来,走进办公室查看才发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他坐在小床上,身体前倾,头垂在膝盖上,手里夹着一支香烟,燃烧的想要把他的手指烧得焦黄,可他却始终没有感觉到。
就这样,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军在岗位上逝世。为了国家的发展和未来,他努力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拳拳之心,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