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西游记的最后一个取经团队是如来佛祖,其实不一定。大闹天宫的队伍中,最有说话权的是谁?这一点至今还众说不一。如来自称“行者”,为佛教教主,可是却没得到过什么特权和承认;取经团的其他人都是佛门弟子,却是神仙;如来的地位不低,但仍要带领团队向前走,而其他神仙似乎都成了佛教的“假佛”。
那么如来自称行者,最后一个取经人该如何理解呢?我们一起看。孙大圣是猴妖转世其实并不准确,应该是唐僧的二号人物。唐僧的前世便是六耳猕猴,也就是孙悟空的变体。在封神榜里,六耳猕猴的存在仅以一句:悟能。就能让读者明白其原因。六耳猕猴的原型便是孙悟空。在封妖榜上,妖怪妖精全被佛门定为六耳猕猴,而孙悟空的原型却被定为六耳猕猴的二号。
只要说起六耳猕猴,一般人都会想起孙悟空,是个人人避之不及的妖怪。但是在《西游记》里,原作者根本没提六耳猕猴这号人物。原文中六耳猕猴的原型是孙大圣。原著第十六回:“行者闻言,大怒道:‘你如何在此混帐行者处?你如何打死我?’’只见悟能叫道:“不得,不得!大圣饶命!’”只有在佛门中,有这么一号仙子时,人们才会把六耳猕猴这个名字,当成她原型。
因此,西游记中,孙悟空才会说:“我乃猕猴王也”。六耳猕猴是二号人物,所以才能被如来授以封神榜上的“大圣”神位。大闹天宫的队伍中也有四大天王和六耳猕猴,他们都是佛门正神。唐僧是孙悟空的转世之身,被如来授以封神榜后,才成了如今的六耳猕猴。对于这一点,并不知道封神榜中的六耳猕猴真不真。一切都是传说,不管是孙悟空的二号人物,还是悟能六耳猕猴这样的六耳猕猴,都是真实存在的吗?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历来与外国传统文化交流密切。西北、华北、西南和粤东等地都有少数民族,甚至还有几百年前便与我国建交的蒙古族,如今我国依然保留有少数民族村落。但是,这些村落不一定都有自己的主体民族,它们不属于真正的少数民族村落,而是某个地方的土著民族村落。而且很多土著民族村落因历史、种种原因,已然消失。我国目前正在建设一批保护真正的少数民族村落村落群。
在江苏常熟市溧阳镇,就有一处名叫“古漪村”的村落,位于常熟县永嘉乡境内。古漪村虽然名为村落,位于永嘉县境内,但是实际上它建于宋代!它在这座村落中的地位与其他村落不一样,因为它是中国唯一一处中国的土著民族村落。古漪村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当地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且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